Workflow
境外化债
icon
搜索文档
绿地控股,有点让人意外
36氪· 2025-08-28 02:47
境外债务重组进展 - 绿地控股对9笔存续美元债券修改赎回条件 其中6笔获得债权人投票通过 2笔未通过 1笔因投票人数不足而延期[1] - 公司宣布按约2折市场价对债券进行要约回购 首批回购总本金额约13.4亿美元 占境外债存续总量34亿美元的40%[1] - 按2折价格计算 本次回购需支付约2.68亿美元 相当于19亿人民币[1] 债务回购具体条款 - 不同期限债券回购比例差异显著 2029年4月到期债券回购比例达47.08% 而2030年3月到期债券仅回购14.6%[3] - 投票通过的债券未来若剩余量低于方案公布时数量的33% 公司可按19%面值价格赎回[3] - 2028年12月到期债券投票延期 当前接受要约回购量已达25.78% 后续通过难度较低[3] 化债策略效果分析 - 通过2.68亿美元资金可削减超10亿美元实际债务 债务负担直接减少80%[2] - 回购规模在2022年后房企债务重组中属行业罕见水平[2] - 公司为化债申请专项资金 且首批回购量超出市场预期[1][2] 未通过债券处置方案 - 2028年6月到期和2030年3月到期两笔债券未获通过 后续取决于债权人抉择[4] - 债权人可能组成"讨债联盟"采取清盘诉讼 或接受公司持续回购策略[5][6] - 时间因素通常有利于债务人而非债权人[6]
绿地,居然开始眉清目秀了
36氪· 2025-08-05 06:06
公司债务重组方案 - 绿地控股提出第四次境外美元债券展期方案 核心条款为修改债券赎回条款 允许公司在未兑付债券数量低于初始总量33%时 按面值19%的价格主动赎回债券 [3][4] - 方案提供1%同意费 结合19%的赎回价格 使现金回收率接近当前市场价的两折水平 显著高于行业普遍表现 [4][6] - 公司存续约34亿美元总额的9笔美元债券 该方案有望削减50%至80%的债务规模 [10] 方案策略与影响 - 通过设置33%的未兑付债券阈值和19%的赎回价 公司既锚定了债券价格基准 又为自身争取了债务化解的时间窗口 [4] - 方案采用英国法框架 通过债权人会议机制实施 首次会议通过门槛为66%债券面值参会且其中50%投同意票 二次会议门槛降至总金额16.5%同意即可通过 [10][12] - 该方案被视作房企境外重组的突破性尝试 提升了行业债务处置的诚意标准 [7][8] 公司动机与背景 - 公司急需应对潜在违约风险 原定7月31日付息的美元债券尚未支付利息 方案旨在获取债权人对现有及潜在违约的豁免 [10] - 作为国有房企代表 公司此次方案展现出不同于此前三次展期的实质性解决意图 避免连续展期失败可能引发的声誉风险 [2][9][10] - 方案设计暗示公司可能已获得专项资金支持 否则难以推出具有现金赎回能力的债务化解方案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