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就业

搜索文档
助高校毕业生走稳就业路
人民日报· 2025-08-13 08:46
政策举措 - 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推出系列增量政策举措 围绕扩岗位、优服务、强指导等方面 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1] - 推动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台地方性增量政策或拓岗位落实举措 结合区域定位和重点产业发展需要 将促进毕业生就业与招才引才工作统筹推进 [8] - 开展东中西部校企大对接活动 面向经济发达地区地级市和就业资源薄弱高校持续开展校企对接会 并在浙江宁波、广东佛山等地举办校企对接会 [9] 就业帮扶 - 依托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开展不断线线上双选会 面向社会需求相对不足专业毕业生加快推进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 [2] - 按在校生规模2‰比例开发管理助理、教学助理岗位 联合举办科研助理岗位供需对接暨直播带岗活动 [5] - 对困难群体毕业生提供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 指导高校开发助管、助教等校内岗位 江西省高校已开发校内兜底岗位1100余个 [3][5] 财政支持 - 在财政部支持下实施"宏志助航计划" 完成培训2025届毕业生10万人 [5] - 河南省将符合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条件的小微企业单户授信额度提高至5000万元 [9] - 江苏省组织5万名毕业生开展就业见习 对留用率达50%以上企业按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补贴 [9] - 甘肃省采取省级财政补贴方式支持1万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按照每人每月1500元标准给予生活补贴 补贴期限3年 [11] 基层就业 - 教育部开展基层就业卓越奖学(教)金推荐和获奖人物事迹宣传 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 [10] - 会同共青团中央稳步推进"西部计划"规模扩容 联合国务院国资委挖掘基层岗位3万余个 [10] - 内蒙古社区民生工作志愿服务计划招募5000人 扩大"三支一扶"招募规模至3000人 "西部计划"新招募1000人以上 [11] - 哈尔滨工业大学超过80%西部就业毕业生投身国防航天、基层治理等领域 [10] 校企对接 - 吉林省实施"三管三促进"政策 明确行业管理部门、属地管理主体和有关部门促就业职责分工 全省开发增量岗位12.1万个 [6] - 吉林省教育厅组织"百校对百县"线上招聘会 500余家企业参与并提供岗位4000余个 [6] - 指导各地教育部门会同人社部门和社会服务机构 在毕业生常住地开展百城职达家门口系列招聘会 [9]
拓岗位、优服务、强指导,系列增量举措相继推出——助高校毕业生走稳就业路
人民日报· 2025-08-13 00:17
政策举措 - 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推出系列增量政策举措 围绕扩岗位 优服务 强指导 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1] - 教育部推动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台地方性增量政策或拓岗位落实举措 加大政策配置和资金投入 [7] - 教育部开展东中西部校企大对接活动 面向经济发达地区地级市和就业资源薄弱高校持续开展校企对接会 [8] 就业帮扶 - 依托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开展不断线线上双选会 面向社会需求相对不足专业毕业生推进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 [2] - 按在校生规模2‰比例开发管理助理 教学助理岗位 联合举办科研助理岗位供需对接暨直播带岗活动 [3] - 实施"宏志助航计划"完成培训2025届毕业生10万人 会同共青团中央组织团干部与困难家庭毕业生"一对一"结对帮扶累计7.1万人 [3] 岗位开发 - 吉林省通过"三管三促进"政策开发增量岗位12.1万个 [4][5] - 河南省将符合条件小微企业单户授信额度提高至5000万元 江苏省组织5万名毕业生就业见习并按留用率给予企业1000元/人奖励 [8] - 内蒙古社区民生工作志愿服务计划招募5000人 "三支一扶"招募规模扩大至3000人 "西部计划"新招募1000人以上 [10] 基层就业 - 教育部开展基层就业卓越奖学(教)金推荐和获奖人物事迹宣传 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 [9] - 教育部会同共青团中央稳步推进"西部计划"规模扩容 联合国务院国资委重点挖掘基层岗位3万余个 [9] - 甘肃省采取省级财政补贴方式支持1万名未就业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按每人每月1500元标准给予3年生活补贴 [10] 校企对接 - 吉林省教育厅组织"百校对百县"线上招聘会 500余家企业提供岗位4000余个 [4] - 各地教育部门会同人社部门在毕业生常住地开展百城职达家门口系列招聘会 [8] - 教育部将在浙江宁波 广东佛山等地举办校企对接会 组织2025届未就业毕业生参加 [8]
助高校毕业生走稳就业路(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在行动)
人民日报· 2025-08-12 22:29
曹 一作(新华社发)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就业牵动千家万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开展校企大对接,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清单式"帮扶,提供 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强化基层就业导向,设立职业生涯咨询特色工作室……一段时间以来,教育部会 同相关部门围绕扩岗位、优服务、强指导等推出系列增量政策举措,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 业。 做好相关帮扶 筑牢就业底线 暑假期间,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就业专任教师孙雅楠依然持续关注着学生们的就业进展。 孙雅楠给英语专业2025届毕业生小张打去电话:"最近有一场企业招聘,职位是电子商务,和你挺匹配 的。你先了解一下相关信息,想参加的话,等会儿我们通话模拟一次面试。" 联系未就业学生,一对一推荐就业岗位;推出暑期"线上公开课""线上咨询"等服务,为学生未来职业发 展答疑解惑;关注未就业学生的求职状态,进行心理辅导……"用心用情帮助每个学生,这是我们的职 责。"孙雅楠说。 目前,进一步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是重中之重。教育部高校学生司(高校毕业生就业服 务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开展不断线 ...
大学生就业,怎样迈出第一步 ——对6所高校49名毕业生的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6-24 22:14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 2024年预计超1200万名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涵盖博士3名、硕士23名、本科13名、专科10名等不同学历层次样本[1] - 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东部/大城市岗位竞争激烈与中西部/乡村引才乏力并存,新兴产业和制造业存在用人缺口[6] - 三线及以下城市就业吸引力上升:2024年签约毕业生中选择三线、四线、五线城市比例分别为15.9%、4.9%、4.6%,均高于2023年水平[6] 求职策略分析 - 目标导向型求职:北京理工大学本科生通过精准定位获4份录用通知(应聘5个岗位)[2] - 实习经验价值:首都经贸大学硕士生凭借多家会计师事务所实习经历顺利入职头部机构[3] - 差异化投递策略:博士毕业生针对不同高校科研岗需求定制简历,成功率100%(3投3中)[4] 基层就业趋势 - 返乡就业案例:新疆籍毕业生放弃北京公务员机会选择家乡岗位,山西籍毕业生通过校招进入太原研究所[6] - 校企合作成效:烟台职业学院"万华班"学生实习留用率达100%,享受正式员工待遇及双导师培养机制[7] - 乡村教育需求:云南山村小学11名教师承担300多名学生教学任务,体育专业毕业生加入支教队伍[7][8] 创业领域动态 - 政策支持力度:上海提供8000元创业补贴+3年税费减免(每年2.4万元),吉林提供最高30万元担保贷款[9] - 创业培训转化:SYB课程使计算机专业学生掌握PPT制作创业技能,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转型社区团购业务[10] - 初期运营数据:水果店创业项目月均人力成本3000元,计划扩展至50平方米实体店+直播带货模式[10] 高校就业服务 - 校企合作成果: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空乘专业就业率超90%,课程设置与证书考核直接对接岗位需求[15] - 职业规划课程:北京工商大学通过业界前辈分享会提升学生求职定向性,但存在低年级学生重视度不足问题[13] - 心理支持机制:导师干预可使考公学生焦虑缓解率提升,校企座谈机制帮助企业定制人才培养方案[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