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GDP排名
icon
搜索文档
2024全球GDP50强城市:纽约霸榜,上海稳居前五,青岛凭何跻身?
搜狐财经· 2025-09-13 21:04
全球GDP50强城市总体格局 - 纽约以9.1万亿元人民币GDP位居全球第一 其经济规模相当于整个意大利[1] - 上海以5.4万亿元人民币位列第五 是前十名中唯一非欧美城市[3] - 青岛以1.67万亿元人民币首次进入榜单 排名第50位[4] 头部城市经济特征 - 纽约每分钟创造1700万元经济产出 拥有金融 文旅 贸易枢纽四大核心流量[1] - 上海GDP占全国总量4.4% 聚集全国近一半外资法人银行[3] - 洋山港连续十四年保持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第一[3] 中国城市表现 - 北京以4.98万亿元人民币排名第六[7] - 深圳以3.68万亿元人民币排名第十[7] - 重庆 广州 香港 苏州 成都 杭州 武汉 南京 宁波 天津等12座中国城市进入榜单[7] 产业发展支撑 - 青岛依托港口优势 山东港口集团年吞吐量全球领先[4] - 制造业形成海尔 海信 中车三大千亿级产业链 产品覆盖六大洲[4] - 胶东国际机场通航130条国际航线 带动入境游客三年翻番[4] 城市发展战略 - 上海新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头衔 首店与旗舰店数量全球第二[3] - 青岛发布2025冲击2万亿元行动计划 重点发展数字经济[4] - 城市竞争体现资本 技术 人才与流量的长期博弈[6]
2024年全球GDP50强城市排名:纽约第1,上海第5,青岛入围
搜狐财经· 2025-09-13 15:30
在2024年全球GDP50强城市榜单中,用人民币算体量,纽约以9.1万亿元继续称霸,上海5.4万亿元稳居第5,青岛1.67万亿元首次卡位第50。三座城市,一张 榜单,浓缩了世界经济"头部阵营"的中美两极,也写下中国沿海城市晋级全球赛道的最新注脚。 上海守住第5,是中国城市的世界"天花板"。5.4万亿元GDP,占全国经济总量4.4%,也是榜单前十里唯一非欧美面孔。浦东陆家嘴集聚全国近一半的外资法 人银行,洋山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十四年世界第一;今年更添"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头衔,首店、旗舰店数量全球第二,仅次于东京。上海的目标不再是追纽 约,而是把"亚太第一"坐实。 青岛成为第50名,则让山东第一次拿到全球GDP"入场券"。1.67万亿元的体量,放在欧洲可比肩"北欧硅谷"斯德哥尔摩。青岛的底气来自三箭齐发:港口 端,山东港口集团年吞吐量居全球第一;制造端,海尔、海信、中车四方三大千亿级产业链把智能家电、高铁列车卖到六大洲;消费端,胶东国际机场通航 130条国际航线,带动入境游客三年翻番。榜单公布后,青岛连夜发布"2025冲击2万亿"行动方案,明确提出用数字经济再打造一个"线上青岛"。 从纽约的绝对领先,到上海的稳居 ...
上半年GDP30强城市排名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8-04 11:20
| 17 | 济南 | 6674 | 5.4 | | --- | --- | --- | --- | | 18 | 南通 | 6581. 2 | 5.8 | | 19 | 福州 | 6556. 13 | 5.8 | | 20 | 合肥 | 6514. 7 | 6.0 | | 21 | 佛山 | 6366. 87 | 2. 3 | | 22 | 西安 | 6358. 16 | 5.5 | | 23 | 泉州 | 6357. 04 | 5.8 | | 24 | 东莞 | 6067. 84 | 4.8 | | 25 | ■烟台 | 5375. 11 | 6.4 | | 260 | 常州 | 5079. 13 | 5.8 | | 27 | 温州 | 4831.9 | 6. 0 | | 28 | 大连 | 4647 | 6. 0 | | 29 | 唐山 | 4595. 3 | 6. 1 | | 30 | 徐州 | 4509. 3 | 6. 2 | 来源 / 决策杂志 编辑 / 李舒欣校对 /叶静 审核 / 栗亮 日前,随着各地相继发布经济运行数据,2025年上半年城市地区生产总值(GDP)30强排行榜出炉。数据显示,城 ...
揭榜:最新全国100强城市排行
虎嗅APP· 2025-06-14 09:25
城市GDP竞争格局 - 2024年内地GDP百强市门槛提升至3600亿元,较10年前翻倍[5] - 万亿城市扩容至27个,唐山成为河北首个万亿城市[9] - 50强城市门槛突破6000亿,普通地级市占比近半[13] - 百强市守门员从安徽阜阳变为河南新乡,竞争区间集中在3000-5000亿元[18] 区域分布特征 - 东部8省(江苏/山东/广东/浙江/福建/京沪津)包揽百强市半数席位及2/3万亿城市[24] - 江苏实现全域地市GDP超4000亿,连云港(最低)经济规模超部分中西部省会[26][28] - 广东仅10市入围百强,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差距显著,深圳GDP达3.68万亿领跑[31][37] - 中部地区江西5市入围超湖北(3市)、安徽(4市),受益于资源产业均衡布局[41][52] 重点省份分析 - 山东/浙江地级市产业均衡,区域差距较小[29][30] - 江西赣州(稀土)、上饶(铜矿)、宜春(锂电)依托特色产业突围[53] - 四川形成"成都+绵阳/宜宾"副中心格局,内蒙古依赖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包头资源型城市[63][65] - 东北仅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4市入围,沈阳人口924万或成未来千万级城市候选[76][85] 特殊经济现象 - 中西部省会经济首位度分化:武汉35.2% vs 南昌22.8%[46][49] - 贵州遵义凭借白酒产业逼近贵阳,仁怀茅台镇贡献显著[69] - 陕西榆林作为产煤大市GDP居全国第二,神木县跻身十强千亿县[67] - 西部地区15个百强市中,资源型城市与省域副中心占主导[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