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绿色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从煤城到绿都,鹤岗打造“公园里的家”
第一财经· 2025-08-19 07:35
城市转型与生态建设 - 鹤岗市从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为绿色生态城市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3% 建成23个公园和24个广场 其中32个由采煤沉陷区和棚户区改造而成 [2][4] - 生态修复成效显著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8.5%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59平方米 [5] - 形成"公园里的家"城市新名片 通过拓展绿色空间和完善生态功能持续提升城市形象 [1][4] 旅游产业发展 - 获评"首批国家级避暑旅游目的地"和"中国最佳山水旅游胜地" 夏季平均气温20.2℃ 高温天数仅0.5天/年 [5] - 游客量激增近50% 依托龙江三峡 嘟噜河湿地 原始红松林等生态资源及冰雪旅游项目 [7] - 房车营地等旅游设施完善 出现游客长期驻留现象 最长居住达半年 [1][5] 房地产市场变化 - 商品房销售面积从2019年3.58万平方米升至2024年14.7万平方米 2025年Q2同比增长37.1% [8] - 新建商品房均价从3046元/平方米升至3860元/平方米 中高端楼盘达5000-5500元/平方米 [8][9] - 二手房成交量从2019年6953套增至2024年16304套 增幅134% 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 [8] 人口与投资吸引力 - 外地购房占比从2019年16.31%升至2024年34.05% 套数增长近4倍 每三套交易中有一套属新鹤岗人 [9] - 低生活成本与完善公共服务吸引数字游民和创业者 出现跨省创业安家案例 [9] - 实施"六优惠 六共享"政策组合拳 为新市民落户提供支持条件 [8]
中国城市“颜值”显著提升
人民日报· 2025-04-30 00:03
文章核心观点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发布首期“城市绿色共建指数”报告,分析全国100个重点城市在环境改善、气候行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进展,有三个主要发现并给出相关建议,还上线公众参与平台助力绿色转型和城市建设 [1][2][3] 报告背景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1] -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技术指导和能源基金会支持下构建指标体系并形成报告 [1] 报告主要发现 城市环境改善 - 历经十年治理中国城市“颜值”显著提升,大气污染治理使全国城市PM2.5平均浓度十年间下降57%,降低市民健康风险、提升能见度 [2] - 长期困扰城市的黑臭水体基本消除,2024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断面比例首次提升至90%以上 [2] - 森林覆盖率持续上升,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十年间增长近30% [2] - “指尖上的环保”公益活动收集7年338万张城市影像,显示市民感受到环境改善美好体验 [2] 城市气候行动提速 - 评价融入三年“双碳”指数研究梳理城市实践,海口、上海在新能源车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领跑全国 [2] - 苏州创新标准化垃圾分类驿站建设,动员市民开展社区垃圾分类 [2] 城市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 北京市2023年技术研发投入达2947.1亿元,全球城市排名第3,科技创新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3] - 无锡、南通、南京等城市探索利用前沿信息技术,让城市管理更智慧高效 [3] 报告建议 - 加速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升级,引导环境质量改善和高质量发展 [3] - 将碳排放双控目标分解到城市,完善“双碳”工作约束激励机制 [3] - 培育城市绿色转型创新能力,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智能化运行 [3] - 构建公众参与信息化平台,赋能社会各界和市民广泛参与 [3] 公众参与平台 -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开发上线城市绿色共建公众参与平台,集成多个功能模块 [3] - 平台旨在帮助市民获取相关信息和案例,助力绿色转型和美丽城市建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