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货战略

搜索文档
美印贸易谈判恐陷入僵局
经济日报· 2025-08-12 22:15
贸易政策变动 - 美国对印度输美产品加征25%惩罚性关税 叠加后总体关税税率达50% 印度成为美国在亚洲征收关税最重的贸易伙伴[1] - 美国加征关税理由包括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及长期购买俄罗斯武器和能源 被视为对印征收额外罚款[1][2] - 印度政府称美方做法不公平不正当不合理 将采取一切必要行动维护国家利益[1] 贸易谈判分歧 - 美印贸易谈判因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分歧陷入困境 印度拒绝按美国要求给予农业和乳业关税优惠[1][2] - 双方在农业乳业汽车领域分歧严重 这些领域是印度核心竞争力所在 美国要求印度作出较大让步[2] - 印度面临加权平均关税比亚洲其他经济体高出5至10个百分点 恐削弱劳动密集型出口领域相对优势[2] 结构性矛盾 - 美印贸易谈崩暴露出美国优先与印度优先的结构性矛盾 美国强行推动制造业回流与印度制造存在不可调和冲突[3] - 特朗普多次对印度制造公开表达不满 要求苹果公司等相关产业链供应链回归美国本土[3] - 印度政府心怀让印度成为超级大国的雄心壮志 印度制造是重要国策尽管落实步履艰难[3] 经济影响评估 - 穆迪表示美国对印度商品征收50%高额关税可能严重打击印度制造业雄心并减缓经济增长[3] - 高关税将削弱印度制造业发展 甚至可能逆转近年来在吸引相关投资方面取得的成果[3] - 印度政府敦促企业加码支持国货战略 考虑为出口商提供政策支持并加速推动本土品牌建设[4] 战略调整方向 - 印度开始放下对美幻想 尝试以自力更生求经济发展破局 通过品牌发展计划拓宽国际市场[4] - 印度可能进一步寻求贸易多元化 拓展与亚洲东盟欧洲等国家的贸易合作网络以减缓美国关税政策影响[4] - 美国高额关税加速推动世界贸易转型 改变各国对供应链和物流规划 逐渐转向区域合作就近取材[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