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链路延伸

搜索文档
“最担心‘00后’没打招呼就不来了”,美凯龙执行总裁谈内卷与破局
第一财经· 2025-08-18 04:38
行业竞争态势 - 家居行业竞争加剧 龙头企业通过观察早餐包子铺价格战现象反映内卷已蔓延至基础消费领域[2][3] - 国际品牌如杜拉维特从陶瓷扩展至花洒 汉斯格雅从花洒扩展至马桶 显示全球行业边界模糊化趋势[8] - 行业结束30多年高速增长期 从爆炸式增长转入存量市场竞争阶段[7] 公司战略转型 - 红星美凯龙在全国拥有400多个家居卖场 近期通过全国多地连轴转行程推进业务破局[3] - 形成"60-15-15-10"业务模型:家居建材占60% 家电占15% 家装设计占15% 新业态占10%[7] - 从传统家居卖场延伸至汽车馆(已布局超26万平方米)、设计中心(已建成超73万平方米)、电器业态(超10%面积占比)[4][7] 业务拓展举措 - 昆明落地2万平方米汽车主题馆 整合新车品牌集合与高端易手车业务[4] - 乌鲁木齐开设1万平方米"M+高端家装设计中心"[4] - 包头引入格力电器"董明珠健康家"内蒙古首店[4] - 放弃共享办公及电影院等非主赛道业态 专注专业价值赋能[9] 消费者趋势应对 - 物流与电商发展削弱行业传统护城河 但家装家居产业链长且分散 存在整合空间[10] - 担忧95后/00后消费者流失 通过高端设计中心提升情绪价值与设计感吸引力[11] - 南昌卖场设计工作室入驻后实现年度营收三倍以上增长 证明平台赋能效果[12] 生态构建战略 - 以租赁为底层逻辑 整合系统门窗/冷暖空调/窗帘布艺/软装饰品等长链路资源[10] - 通过提供场地/流量/供应链资源/运营支持赋能设计师群体[12] - 形成与线上低价不确定产品的错位竞争 聚焦对设计品质有效果要求的高价值客群[12]
红星美凯龙总裁谈内卷与破局:“最担心‘00后’没打招呼就不来了”
第一财经· 2025-08-17 11:49
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 - 中国家居行业正经历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竞争的转型阶段,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企业纷纷延伸业务链[3] - 行业出现跨界竞争现象,如床垫厂商拓展沙发业务、卫浴品牌相互渗透产品线,国际品牌杜拉维特和汉斯格雅也打破原有专注领域[4] - 移动互联网和直播带货对传统家居卖场格局形成挑战,但家装家居产业链长、整合空间大的特性仍存在差异化竞争机会[6] 公司战略转型 - 红星美凯龙实施"60-15-15-10"业务模型:家居建材占60%、家电15%、家装设计15%、新业态10%(含汽车/餐饮)[3] - 全国已布局26万平方米汽车馆、73万平方米设计中心,电器业态面积超10%,乌鲁木齐开设1万平方米M+高端家装设计中心[2][3] - 转型逻辑沿"人-车-家-生活"主线延伸,放弃共享办公等非主业尝试,聚焦能为商户赋能的专业领域[5] 新兴业务拓展 - 昆明落地2万平方米西南最大汽车主题馆,整合新车/二手车业务;包头引入格力"董明珠健康家"智慧生活品牌首店[2] - 南昌某设计工作室入驻后实现年度营收3倍增长,公司通过提供场地/流量/供应链资源赋能设计师[7] - 新业态拓展旨在应对年轻消费者需求变化,防止95后/00后客群流失,强化设计感和情绪价值吸引力[7] 差异化竞争策略 - 通过M+高端设计中心聚合优质设计与产品,与线上低价但质量不确定的电商形成错位竞争[7][8] - 解决行业设计环节痛点:改变传统"免费设计-销售导向"模式,提升设计专业度和交付效果[7] - 构建以租赁为底层的生态体系,整合从系统门窗到软装饰品的全链条资源[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