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业航天商业化
icon
搜索文档
「卫星平权者」王洋:让卫星从「国之重器」变为「民之常器」
36氪· 2025-09-25 08:04
2025年9月24日,在山东日照附近海域,一个男人颇为激动地注视着海平面上一发火箭的升空,火箭整流罩满载着吉利星座第六轨卫星。 随着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圆满成功,吉利星座一期组网终于正式完成。自此全球2000万用户(包含500万高频用户与1500万中低频用户), 可真正实现实时卫星通信连接。 这个男人,名叫王洋,是时空道宇的创始人、CEO,也是中国商业航天行业的"关键先生"。 十二年前,怀着探索宇宙的浪漫情怀,他从体制内离职,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商业航天公司——欧科微。也自此开启了其对星辰大海的真正征途。四年 后,"嘉定一号"成功入轨。那是一颗不足一百公斤的微小卫星,核心单机几乎全部自研,却标志着中国商业航天从0到1的突破,也更加坚定了王洋创业的 初心。 2018年4月,王洋出任上海格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并兼任其母公司上海中科辰新卫星技术公司总经理,当时重点任务有两个,一个从0到1建立 卫星的量产能力,一个从0到1建立适用商业卫星的上游供应链体系,这些也和后来被称作G60的星座有关。 和人们印象中的航天事业不同,王洋从不是一个简单意义上的理想主义者,华为任职经历让他很早就意识到市场化的重要性。 ...
“我们带泡泡玛特上过太空!”
北京青年报· 2025-06-21 16:41
北京市商业航天产业格局 - 北京市拥有商业航天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核心研发单位占全国50%以上 [1] - 经开区、丰台区、大兴区聚集全国70%以上商业火箭整箭企业,海淀区形成全国卫星制造产业链最全聚集区,初步形成"南箭北星"格局 [1][3] - 商业航天涵盖运载火箭、卫星制造、地面站及终端设备、卫星应用服务全产业链,46家在京企业入选"2024中国商业航天企业百强"榜单,占全国近50% [3][5] 海淀区卫星产业进展 - 海淀区企业微纳星空研制的泰景三号04星、泰景四号02A星实现"星上AI+高分辨率"工程化应用 [3] - 海淀区计划通过《行动计划》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3] - 北清路布局空天信息应用创新集聚区,首期以中关村壹号为启动区,后续拟建超20万平方米"卫星小镇" [5] 火箭产业与园区建设 - 经开区瀛海镇建设"火箭大街",周边已集聚近60家星箭相关企业 [1][5] - 丰台区建设"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大兴区启动商业航天产业基地一期建设 [5] - 星河动力与蓝箭航天等公司探索火箭广告商业化模式,如泡泡玛特IP涂装火箭 [6][8] 商业航天跨界合作案例 - 星河动力谷神星一号(遥十六)运载火箭搭载泡泡玛特"MEGA SPACE MOLLY"IP涂装,进入535km太阳同步轨道 [6] - 蓝箭航天火箭曾搭载招商银行、波普艺术家嫦娥等广告内容 [8] - 航天公司推出联名周边产品,如星河动力与泡泡玛特联名手办售价219元瞬间售空,发射任务徽章售价119元受好评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