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哑铃型资产配置策略
icon
搜索文档
行业观察 | 管理资产超3.77万亿,解密中国太保稳健收益的背后逻辑
新浪财经· 2025-09-03 09:58
核心财务表现 - 实现营业收入2004.96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保险服务收入1418.24亿元,同比增长3.5% [3] - 归母净利润278.85亿元,同比增长11.0%;归母营运利润199.09亿元,同比增长7.1% [3] - 内含价值5889.2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 [3] - 净投资收益425.67亿元,同比增长8.9%;总投资收益568.89亿元,同比增长1.5% [2][7] - 完成2024年度分红,派发现金红利超103亿元 [3] 资产管理规模 - 集团管理资产规模达37729.6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5% [5][6] - 集团投资资产29247.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0%;第三方管理资产8482.3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0% [6] - 第三方管理费收入11.38亿元,同比增长10.5% [6] - 长江养老第三方受托管理资产规模5222.6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5%;第三方投资管理资产规模4299.2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 [6] 投资策略与业绩 - 近10年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4.70%,位居上市同业第一;夏普比率1.02,位于同业前列 [4][10] - 权益投资坚持股息价值核心策略,重点配置港股高股息板块,涉及电信、银行、有色等行业龙头 [8][13] - 固定收益投资加大长期利率债配置,延展资产久期,布局ABS、公募REITs等创新资产 [12][14] - 太保产险总投资收益41.51亿元,同比增长10.9%,推动净利润增长19.6%至57.33亿元 [7] 战略布局与创新 - 设立太保战新并购基金(目标规模300亿元)和太保致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目标规模200亿元) [9] - 通过港股通增持华电国际、华能国际H股,深化电力行业战略投资 [9] - 开展绿色金融实践,通过ABS产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例如投资海通恒信专项计划5亿元 [15] - 构建净投资收益率加成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论,实现资产与负债端高质量联动 [13]
中国太保苏罡:以股息价值策略为核心保险投资迎来三大机遇
新浪财经· 2025-08-22 01:36
险资权益市场配置 - 年内险资举牌次数达30次,其中A股市场6次,H股市场25次,涉及银行、保险、公用事业、能源、生物医药、科技等行业 [1] - 险资举牌以财务投资为主,部分以获取董事席位为目标计入长期股权投资,但金额较大且相对较少 [3][4] 中国太保投资策略 - 公司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稳健投资、责任投资理念,执行精细化的哑铃型资产配置策略 [2] - 权益投资以股息价值策略为核心,重点关注高股息分派能力和稳定增长的上市公司,同时布局产业链策略覆盖能源转型、科技创新、医药健康等领域 [3][4] - 固收投资以超长期利率债、长期限高等级信用债和银行存款为主,通过增配长久期债券优化久期结构,并运用期限利差和骑乘策略增强收益 [4] - 在2024年9月24日前市场低迷阶段及4月7日市场大幅下跌时期进行低位加仓 [2] - 设立太保战新并购基金目标规模300亿元(首期100亿元)及太保致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目标规模200亿元 [2] 低利率环境应对 - 在利率下行环境中坚持哑铃型策略,通过长久期债券降低利率风险,并适度配置政府债 [4] - 积极关注"南向通"渠道,在监管指导下扩大境外投资以应对低利率挑战 [4] 另类投资部署 - 另类资产与传统固收、权益相关系数较低,可分散投资组合风险 [4] - 股权投资市场募投数据回暖,并购市场酝酿新机遇推动退出 [5] - 不动产投资通过基金形式关注物流仓储、数据中心、产业园区、新能源基础设施及商业办公不动产 [5] 经济与市场形势评估 - 权益市场在政策红利和经济转型支撑下长期向好,但短期受宏观经济变量和市场情绪影响 [5] - 中长期利率中枢下行导致优质资产供给不足,"资产荒"问题持续 [5] - 面临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国际化发展及AI+赋能投资三大机遇 [6]
中国太保苏罡:以股息价值策略为核心 保险投资迎来三大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13:32
险资权益市场配置趋势 - 年内险资举牌次数达30次 其中A股市场6次 H股市场25次 涉及行业以银行和保险为主 同时涵盖公用事业、能源、生物医药和科技等板块 [1] 中国太保投资策略与表现 - 公司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稳健投资、责任投资理念 落实精细化哑铃型资产配置策略 加强长期利率债配置以延展固收资产久期 政府债配置比例居上市同业前列 资产负债修正久期缺口持续缩短 同时适当增加权益类资产和未上市股权等另类投资配置 [2] - 公司在权益市场低位时择机加仓 包括2024年9月24日前市场低迷阶段和今年4月7日市场大幅下跌时期 发挥股市稳定器作用 [2] - 完成太保战新并购基金设立 目标规模300亿元 首期100亿元 太保致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目标规模200亿元 以发挥保险资金耐心资本优势 [2] - 以偿付能力为核心风险偏好建立战略资产配置方法论 结合资本市场中长期预测形成穿越周期长期策略 平衡短期利润波动和长期净值增长 [3] - 权益投资以股息价值策略为核心 结合市场变化实施风格化策略 优化组合结构 固收投资加大探索ABS、公募REITs等新兴板块 拓展黄金投资和互换便利等新业务试点 [3] - 举牌行为以财务投资为主 因投资标的市值较小易达到5%披露标准 总投资金额有限 [4] - 采用现代投资组合理论 行业配置和品种选择保持多元化 通过分散投资降低组合波动风险 不集中于某一领域或个别公司 [5] - 看好中国权益市场发展前景 因权益类资产具最好配置价值 截至7月底10年期国债收益率1.7% 沪深300股息率2.8% 恒生指数股息率3.2% 权益资产有更好内在回报率 政策支持资本市场发展 经济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带来AI、具身智能、新消费、高端装备等领域投资机会 [6] - 股息价值策略重点关注和长期投资较高股息分派能力和稳定增长前景上市公司 兼顾股息和成长 重视企业治理、竞争优势、管理能力和长期成长前景 同时布局产业链策略条线 覆盖能源转型、科技创新、医药健康、消费服务、稀缺资源等方向 [7] - 低利率环境下坚持哑铃型策略 固收资产增配长久期债券优化久期结构 缩短久期缺口 降低利率风险 推进私募银行理财、公募REITs、高分红股权、稳定分红类股权基金等创新型固收及类固收投资 权益资产适度提升配置比例 推动策略重塑 打造核心策略 通过高股息权益配置提升净投资收益率 [8] - 收益增强策略深度挖掘信用价值 多元拓展交易策略 包括把握期限利差和个券活跃度差异进行波段操作 收益率曲线形变骑乘策略 事件冲击下市场调整买入策略 引入债券基金、可转债等品种 同时关注南向通渠道拓展境外投资 [9] - 另类投资分散投资组合风险 股权投资市场募投数据呈现回暖趋势 太保发挥长期资本优势抓住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重大产业战略升级机遇 不动产投资通过基金形式关注物流仓储、数据中心、产业园区、新能源基础设施以及商业办公不动产、长期租赁住房等标的 采用子基金+直投策略 运用夹层投资获取稳定期间收益 [10] 经济与市场形势评估 - 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 关税博弈与地缘冲突扰动全球产业链 国内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进入攻坚期 投资增速放缓及通缩压力持续显现 配置环境面临复杂考验 [11] - 权益市场政策红利释放与经济转型动能积蓄支撑长期向好配置逻辑 但宏观经济变量边际变化与市场情绪快速切换导致波动加剧 利率中长期中枢下行 优质资产供给不足 资产荒问题存在 获取稳定收益难度加大 [11] - 面临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机遇 包括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 保险资金可深度参与相关产业投资 同时把握国际化发展机遇 推进全球化资产配置布局 以及AI+赋能驱动投资提质机遇 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投资研究和风险管理能力 [12]
中国太保苏罡:以股息价值策略为核心,保险投资迎来三大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13:13
险资权益市场配置 - 年内险资举牌次数达30次 其中A股市场6次 H股市场25次 涉及行业以银行和保险为主 也涵盖公用事业、能源、生物医药和科技等板块 [1] 中国太保投资理念与策略 - 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稳健投资、责任投资理念 落实精细化哑铃型资产配置策略 [4] - 持续加强长期利率债配置 政府债配置比例逐年提升 居上市同业前列 资产负债修正久期缺口持续缩短 [4] - 适当增加权益类资产及未上市股权等另类投资配置 以提高长期投资回报 [4] - 在权益市场低位择机加仓 包括2024年9月24日前市场低迷阶段和今年4月7日市场大幅下跌时期 [4] - 完成太保战新并购基金设立 目标规模300亿元 首期规模100亿元 太保致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目标规模200亿元 [4] - 建立以偿付能力为核心风险偏好的战略资产配置方法论与模型 形成穿越周期的长期资产配置策略 [5] - 结合新会计准则要求 平衡短期利润波动和长期净值增长 执行精细化哑铃型策略 [5] - 权益方面以股息价值策略为核心 结合市场变化实施风格化投资策略 持续优化权益投资组合结构 [5] - 固收方面加大对创新型优质资产探索力度 着重布局ABS和公募REITs等新兴业务板块 [5] - 积极拓展投资品种及渠道 推进黄金投资、互换便利等新业务试点 [5] 险资举牌行为分析 - 保险资金举牌上市公司现象持续增加 在低利率背景下具有合理性 [6] - 举牌行为分为以获取董事席位为目标的长期股权投资和纯粹的财务投资两类 [6] - 公司举牌较为审慎 目前披露案例属于财务投资 因投资标的市值较小达到5%举牌披露标准相对容易 总投资金额有限 [6] - 采用现代投资组合理论 在行业配置和品种选择上保持适当多元化 通过分散投资降低组合波动风险 提升整体风险收益比 [6] 权益市场观点与投资策略 - 看好中国权益市场发展前景 权益类资产具有最好配置价值 [7] - 截至7月底10年期国债收益率1.7% 沪深300指数股息率2.8% 恒生指数股息率3.2% 权益资产有更好内在回报率 [7] - 政策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发展 出台一系列措施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监管积极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 [7] - 中国经济稳中求进 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 AI、具身智能、新消费、高端装备等领域涌现大量投资机会 [8] - 坚持跨周期资产配置体系 构建以产业链投研小组为基础的深度投研体系 形成策略驱动管理体系 [8] - 打造多条策略线 形成核心+卫星策略体系 在获取可持续股息收益同时分享企业长期价值增长 [8] - 股息价值策略是核心投资策略 重点关注和长期投资具有较高股息分派能力和稳定增长前景的上市公司 [8] - 布局产业链策略条线 实现全市场产业链投资覆盖 投资能源转型、科技创新、医药健康、消费服务、稀缺资源等方向上市公司 [9] 低利率环境应对策略 - 坚持执行哑铃型资产配置策略 [10] - 固收资产方面增配长久期债券优化久期结构 缩短久期缺口 降低利率风险 通过适度政府债配置保持资产久期稳定 [10] - 推进创新型固收策略 研究推进私募银行理财、公募REITs、高分红股权、稳定分红类股权基金等创新型固收及类固收投资机会 [10] - 权益资产方面在配置框架内适度提升权益配置比例 推动权益策略重塑 打造权益核心策略 通过高股息权益配置夯实绝对回报 [10] - 固收投资以超长期利率债、长期限高等级信用债和长期限高等级银行存款为主 [10] - 在不做信用下沉情况下 通过精细合理资产负债管理降低资产久期缺口 降低利率下行周期再投资风险 [10] - 深度挖掘信用价值 交易策略多元拓展 包括把握期限利差和个券活跃度差异进行波段操作 基于收益率曲线形变的骑乘策略 事件冲击下市场调整的买入策略 [11] - 抓住风险偏好、市场情绪和流动性变化 引入债券基金、可转债等品种增强投资组合收益水平 [11] - 循序渐进扩大境外投资是应对低利率挑战重要举措之一 积极关注南向通渠道 [11] 另类投资部署 - 另类资产与传统固收、权益相关系数相对较低 可在大类资产配置中分散投资组合风险 [12] - 股权投资方面 随着地方政府资金、保险资金等活跃 股权投资市场募投数据呈现回暖趋势 并购市场酝酿新机遇 [12] - 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优势 抓住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重大产业战略升级相关机遇 [12] - 不动产投资方面主要通过不动产基金形式开展投资 采用子基金+直投配置策略 [13] - 关注物流仓储、数据中心、产业园区、新能源基础设施等基础设施领域以及商业办公不动产、长期租赁住房等符合保险资金投资要求的标的 [13] - 通过筛选优质资产、综合运用夹层投资策略机制 从底层项目获取稳定期间收益 [13] 经济市场形势评估 - 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处于深度调整与变革关键阶段 关税博弈与地缘冲突持续扰动全球产业链稳定运行 [13] - 国内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延续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进入攻坚期 叠加投资增速放缓及通缩压力持续显现 [13] - 权益市场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与经济转型动能稳步积蓄双重支撑下长期向好配置逻辑不断巩固 中长期配置价值显著 [14] - 短期内宏观经济变量边际变化与市场情绪快速切换形成强烈交互 导致市场波动加剧 [14] - 预计中长期利率中枢下行 利率下行环境下优质资产供给相对不足 资产荒问题始终存在 [14] 战略机遇 - 政策支持下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的历史机遇 包括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产业 [15] - 顺应全球变革大势 把握国际化发展新机遇 将境外投资全面纳入整体投资管理体系 科学设定境外投资战略目标 稳步推进全球化资产配置布局 [15] - AI+赋能驱动下的投资提质新机遇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投资研究精准度与效率 强化风险识别、计量与管控能力 [15]
净利创新高!中国太保业绩会回应热点,启动大康养、“AI+”和国际化“三大战略”
券商中国· 2025-03-27 14:40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中国太保经营成果显著,核心指标两位数增长,正式启动大康养、“AI+”和国际化三大战略,各业务板块表现良好,投资业绩亮眼,数智化转型深入推进,未来将围绕战略重点开启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7][8][9] 分组1:核心数据 - 营业收入4040.89亿元,同比增长24.7% [2] - 归母净利润449.6亿元,同比增长64.9% [3] - 内含价值5620.6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2% [4] - 管理资产规模3.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2% [5] - 客户数达1.83亿,较上年末增加330.7万 [6] - 拟分配现金股利约103.9亿元 [7] 分组2:战略启动 - 公司正式启动大康养、“AI+”和国际化三大战略,是可持续发展延续和高质量发展支撑 [7][8] - 大康养战略应对人口老龄化,响应健康中国战略;“AI+”战略是创新引擎;国际化战略提升境内外市场联动能力 [8] 分组3:寿险业务 - 2024年寿险内含价值4218.3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9%;新业务价值132.58亿元,同比增长20.9%;新业务价值率16.8%,同比上升3.5个百分点 [11] - 个人寿险客户13个月保单继续率97.4%,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25个月保单继续率92.5%,同比提升8.5个百分点 [11] - “太保家园”布局13城15园,交付床位数超8800张;居家养老服务“百岁居”落地127个城市 [12] - 2025年围绕经济、客户、社会价值,做好“六大策略”,做实两个闭环 [12] 分组4:产险业务 - 2024年产险保费收入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6.8%;承保综合成本率98.6%,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净利润73.76亿元,同比增长12.2% [12] - 新能源车险保费占比达17.0%,累计为超460万车主提供保障 [12] - 2025年践行“大保险”观念,服务民生保障,提升专业经营能力 [13] - 新能源车险建立垂直化运营管理和集中化理赔模式,综合成本率下降4个百分点 [13] 分组5:投资业务 - 2024年总投资收益1203.94亿元,同比增长130.5%;总投资收益率5.6%,同比上升3.0个百分点 [14] - 管理资产约3.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2%,其中集团投资资产2.7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5%;第三方管理资产规模8082.0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1% [14] - 2025年落实哑铃型资产配置策略,加强长期利率债配置,增加权益资产和另类投资配置,管控信用类资产比例 [15] - 股权类金融资产占投资资产的14.5%,股票和权益型基金占11.2%,较上年末上升0.5个百分点 [15] - 2025年除坚持股息价值策略,增加成长性方向,投入人工智能领域,增加公募基金主动权益类产品 [16] 分组6:“AI+”战略 - “数字人—AI太主播代理人赋能”项目,营销员5分钟可生成合规视频 [17] - 数智化赋能深入多环节,“AI+”是三大战略之一 [17] - 面向未来聚焦新商业模式探索、伴生风险研究、提升经营管理效率 [18] - 当前提高AI普惠性,培养全员AI素养,形成创新组织和治理体系,做好合规风险管理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