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替代

搜索文档
晨光生物20250923
2025-09-24 09:35
行业与公司 * 天然植物提取物行业 受益于合成替代趋势 需求健康增长 但原材料种植面积下降 如新疆辣椒同比下降约15% 云南魔鬼椒种植面积下降约1/3 万寿菊叶黄素原材料种植面积也处于缓慢下降过程 预示未来供需关系优化 行业盈利能力有望提升[2][5] * 晨光生物 2025年以来整体经营情况较为平稳 与2024年同期相比有显著恢复 棉籽业务管理更加严谨 行业行情有所好转 从一季度开始利润端有较大修复 预计三季度经营情况与前两个季度相比不会有特别明显变化[3] * 公司产能充足 三季度季节性检修不影响经营结构和增速 通过跨区域经营管理和多品种布局 晨光生物在行业中具备独特优势 并持续通过技术提升和原材料布局延伸增加客户粘性[4] 核心观点与论据 * 辣椒红和辣椒精价格短期内可能保持平稳 但预计明年底将有所改善 主要驱动因素是需求增长快于供给 以及今年采购价格可能影响农户种植积极性 导致明年供需偏紧[2][6] * 当前辣椒红售价约12万元 比合理售价13~14万元偏低10%左右 这是由于去年原料供应过剩击穿上游成本 公司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方式导致售价偏低 如果不考虑去年储备低成本原料 今年正常情况下应匹配合理区间13~14万元之间[7] * 美国FDA要求合成色素在明年底退出食品饮料行业 为天然色素替代带来巨大机遇 但配方调整和稳定性测试工作量大 实际替代进展可能受影响[2][9] * 晨光生物在微分子包埋技术方面具有优势 已在食品饮料中广泛应用 并与高校和海外客户合作解决技术难题 有望在天然色素替代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2][10] * 辣椒红和辣椒精未来增长驱动力包括对合成产品和农业原材料的替代 以及发展中国家食品工业发展带来的需求增长 预计未来10-20年行业保持10%-15%的增长速度[2][11] * 海外市场需求良好 尤其在成熟区域如欧洲、东亚和北美 这些地区主要采购食品添加剂如天然色素 以及医药用提取物 美国政策预计在明后年将显著推动天然色素需求增长 发展中国家如印尼和印度对初级食品添加剂的需求也在增加[4][14] * 今年业务中直提和免子收入各占一半 棉籽业务全部在国内销售 实体业务约百分之三四十用于出口 其余百分之六十多在国内销售 未来海外需求预计逐渐增加[15] * 辣椒红市占率约为70% 辣椒精在40%至50%之间 叶黄素约为1/3 其他小品种如花椒提取物和水飞蓟的市占率也较高 分别在四五十左右[24] * 今年整体业务毛利率提高了6个点 辣椒红和辣椒精毛利率处于正常水平 但定价偏低 从单吨利润角度看 辣椒红单吨毛利略低于合理水平 辣椒精因原材料产区变化 与历史数据可比性不大 但仍处于合理偏下水平[16] * 叶黄素和辣椒红是对公司利润影响较大的产品 叶黄素在好的时候一年毛利可达2亿多元 而差的时候仅为几千万元 今年辣椒红有所恢复 预计毛利接近2亿元[29]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产能没有明显瓶颈 自有设备制造安装技改便捷 加上季采年销特点 一般一个季度完成初加工工作 去年辣椒产品实际加工量约1万大几千吨 占设计产能七八成 可加工量超过设计产能[17] * 在种植端 公司并非农业企业 但赞比亚自有农场种植辣椒和菊花 以长期角度看非洲原材料优势明显 希望通过自发种植形成优势原料产区 此外 公司与当地农户合作进行协作种植 如万寿菊花、甜叶菊等作物[17] * 缅甸的万寿菊花种植与云南腾冲的工厂具有协同性 今年缅甸的种植面积预计达到1万亩 而去年为6000亩 未来希望继续扩大规模[19] * 农产品价格因区域而异 跨区域调配原材料成本较高 例如 收购鲜菊花在国内价格约为每公斤1.2至1.3元 而缅甸则为五六毛钱 在新疆收购鲜花价格约为每公斤1至1.2元 加上运费后成本可能翻倍[20] * 赞比亚土地和人工成本较低 例如买一亩生地100多元 开发好的农场一亩地1000多元 而国内租两年地需一两千元 人工成本方面 赞比亚每天工资约2至3美元 是国内的十分之一[21] * 新疆辣椒种植成本每亩4000至4500元 而非洲则为2000至2200元 国内菊花种植成本普遍在2000元左右 赞比亚低百分之二三十 印度鲜花价格今年略涨到每公斤一块钱 与国内相比仍有优势[21] * 自贡原材料占企业总量比例较低 每年整体价值量约1.5至2亿元 占非棉籽业务比例约5% 未来不会提高自有原材料占比[22] * 即使四季度产品涨价 由于很多储备原材料是存货 其价值不会立即重估 公司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进行会计核算 低成本原料会摊薄高成本原料的平均成本 从而提升利润率 然而 新一季采购量很大 储备量只占一部分 因此即使价格上涨10% 利润率也不会马上增长10% 实际影响可能只有一两个百分点[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