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叛美学

搜索文档
“讨好型”商业正在被抛弃,新商业更需要“反叛精神”?
36氪· 2025-08-13 02:18
在早期以大型购物中心为主导的商业地产发展阶段,"一站式、全业态"几乎是行业的黄金法则。它背后的逻辑很直接——争取尽可能广泛的客群,被视为 商业运营的"安全选择"。并且为了平衡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项目在业态和品牌组合上往往追求全面覆盖,然而,进入存量竞争时代,这套逻辑正面临双 重挑战。 一方面,当下市场的商业供应量已经非常庞大,新增和待更新项目的体量面积普遍变小;另一方面,消费主力已更迭为成长于物质相对充裕年代的年轻一 代,他们的需求与上一代截然不同。功能与价格的最优组合已不足以打动他们——他们更看重个性表达、情绪共鸣与参与感。 这种心理转变带来三种消费行为特征:会为一个能够代表自我态度的符号买单; 会为一次触动情绪的体验付出溢价;会投入时间与金钱参与到他们认可 的创作中。 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是泡泡玛特的"反叛精灵"LABUBU,短短几年便实现了30亿的年销售额,风靡全球潮玩市场,正是契合了这一代消费者的"反叛"核心心 理驱动。这种反叛,并非刻意挑战社会规则,而是拒绝迎合一切平庸、模糊的商业表达。它的底层逻辑,是以更锋利的心理定位,换取更深的品牌黏性与 更强的传播势能。 反叛美学:用"不讨好"建立独特性,形成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