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网一体化

搜索文档
洪城环境(600461):污水业务稳健增长,降本增效助盈利能力提升
信达证券· 2025-08-29 07:51
投资评级 - 维持洪城环境(600461SH)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污水业务作为业绩压舱石实现稳健增长 上半年收入139亿元同比增长123% 净利润同比增长约3600万元 [4] - 工程业务收缩导致整体营收下滑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87亿元同比下降654% 工程业务收入432亿元同比下滑约40% [2][4] - 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毛利率提升至3337%同比增加118个百分点 净利率提升至1785%同比增加063个百分点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45亿元同比下降4339% 主要受应收账款增加影响 二季度末应收账款达299亿元同比增长34% [2][4] - 公司承诺2024-2026年分红比例不低于归母净利润50% 具备稳定盈利+高分红属性 [4] 业务板块表现 - 污水处理业务:收入139亿元同比增长123% 净利润增长约3600万元 [4] - 自来水业务:收入436亿元 净利润552亿元 [4] - 燃气能源业务:收入1328亿元 营收及利润均有所下滑 [4] - 固废处置业务:收入382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加041亿元 [4] - 工程业务:收入432亿元同比下滑约40% [4] 财务指标预测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552亿元/8858亿元/9274亿元 [4]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3亿元/1335亿元/1369亿元 [4] - 对应PE估值分别为927倍/87倍/848倍(按8月28日收盘价计算) [4] - 预测2025年毛利率318% ROE125% [7] 发展前景 - 直饮水业务2025年目标开拓潜在用户 推动直饮销售业务向优发展 [4] - 厂网一体化运营模式持续推进 新签乐平市厂网一体化工程 总投入规模40亿元 [4] - 未来将跟踪优化污水系统综合环境整治工程 拓展污水管网工程和运维服务 [4]
绿城水务: 广西绿城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11:10
广西绿城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分析 公司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为11.9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99%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89.4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0.35% [2] - 利润总额同比下降61.72%,主要受外币借款汇兑净损失增加和坏账准备计提金额增加影响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56% [2] - 总资产238.5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91% [2] - 基本每股收益0.0305元/股,同比下降60.29% [2] 业务运营情况 - 设计供水能力为213万立方米/日,设计污水处理能力提升至187.5万立方米/日 [3] - 报告期内完成售水量25658.46万立方米,完成年度计划的47.52% [7] - 污水处理量14599.60万立方米,同比下降4.05% [7] - 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5万立方米/日,武鸣城南水质净化厂一期扩建工程竣工投产 [3][8] - 累计新建供水管网22公里,稳步推进多个新建水厂和改造项目 [8] 行业发展趋势 - 国家政策推动供水行业改革与发展,加大对供水设施建设和改造投入 [6] - 污水处理市场已形成数千亿级产业规模,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以上 [7] - 国家要求加快污水管网和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再生利用及污泥处置设施建设改造 [7] - 智慧化升级和资源化利用成为行业发展方向 [5] 公司战略与创新 - 启动"十五五"战略规划编制,强化战略引领作用 [11] - 完成取消监事会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修订8项法人治理制度 [11] - 臭氧活性炭中试基地投入运行,形成初步研究成果 [10] - AOA工艺升级改造项目入选国家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改建项目名单 [10] - 制定《智慧水厂标准规范》,推进信息化建设 [10] 融资与资金管理 - 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获批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注册发行额度各20亿元 [12] - 成功发行公司债券8亿元,票面利率2.48%,创广西地区同期限利率新低 [13] - 继续用好融资服务平台挂牌竞价方式,降低信贷成本 [12] - 积极为老旧供水管网改造项目争取中央资金支持 [13]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拥有南宁市中心城区供水特许经营权及多个区域污水处理特许经营权 [13] - 南宁区域最大的供排水一体化经营企业 [13] - 在主要经营区域实行供水与污水处理一体化、厂网一体化经营 [15] - 投融资一体化、建设运营一体化的市场化运营模式 [15] - 管理团队行业经验丰富,拥有多年水务运营管理经验 [15] 运营效率提升措施 - 大力推进漏损控制,修订DMA分区建设规范和监测标准 [9] - 多管齐下抓节能降耗,建立能耗、药耗红黑榜考核机制 [9] - 推行"3分钟响应、45分钟到场、小修不过夜"服务承诺 [9] - 试点推行居民小区"水管家"网格化管理服务 [9] - 优化绩效考核体系,实行中层管理人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 [11]
透视武汉控股一季度:增收不增利,加速国企改革谋求业绩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4 10:1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75亿元 同比增长21.62% 扣非净利润较2023年增长3.17亿元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达10.22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26.3% 连续五年上涨 但归母净利润为3124.98万元 同比下降36.64% [2] - 增收不增利主要由于子公司排水公司处理厂土地出让金收回对应的信用减值损失减少7500万元 其中二郎庙污水处理厂土地出让金及污水处理服务费应收账款收回对应的信用减值损失减少分别为2100万元和2466万元 [2] 业务板块 - 污水处理业务2024年营收约20.14亿元 占总营收53.37% 同比增加4.57% 业务覆盖武汉主城区、湖北及海南多地 [3] - 水务工程建设板块2024年营收约14.32亿元 同比增长67.91% 成为增长引擎 主要受益于承接湖北省咸宁市主城区供水量提质工程等民生项目 受益人口超20万人 [4] - 公司设计污水处理能力达341.58万吨/日 2024年全年处理污水10.65亿吨 同比增长4.56% [4] 现金流与负债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仅为1299.58万元 2025年第一季度增长至7238.35万元 但增长是因为上年同期基数较低 [4] - 2024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7.31% 2025年第一季度负债率为76.7% [4] - 现金流与负债率压力主要受业务类型影响 应收账款回款周期较长 降低了资金周转效率 [5] 战略举措 - 公司通过内部降本增效、重大资产重组、加强产学研合作等方式谋求业绩增长点 [2] - 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武汉市城投集团持有的武汉市政院100%股权 同时定增募集配套资金 [6] - 武汉市政院2023至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31亿元和8.18亿元 实现净利润8033万元和1.06亿元 截至2024年底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为23.5亿元和12.5亿元 [7] 行业政策与响应 - 武汉市2025年3月印发《厂网一体化实施方案》 目标到2026年底基本解决市政污水管网混错接问题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5%以上 到2027年底基本建成厂网一体化长效机制 [3] - 公司积极响应厂网一体化模式 对污水处理厂、污水泵站及污水管网实施统一调度和运维 建立厂站网生产负荷联动机制 [4] 创新与研发 - 公司构建1+N平台产学研创新生态圈 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多所科研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共同组建联合实验室 [6][7] - 已建成3家省级科创平台 并创新建立四位一体转化机制 包括需求导向立项机制、强化中试基地作用、推行市场化合作模式和利用科创情报体系 [7]
江苏江南水务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4 23:4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所处行业为"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中的"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代码:D4610),根据中国证监会分类为"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代码:D46)[2] - 主营业务包括自来水制售、自来水排水及相关水处理业务,主要产品为自来水[2] - 工程业务范围集中在江阴市,涵盖自来水管道安装、一户一表改造、市政雨污水管网等[6] - 排水业务包含污水处理、排水管网运维、排水管网工程及污水厂委托运行服务[9] 行业特征 - 自来水行业为特许经营,具有区域垄断性强、资本密集度高、回报周期长的特点,行业周期性较弱且价格受政府指导[3] - 行业发展与区域经济、人口增长及城市化进程相关,当前处于成熟期,未来水价机制改革可能改善盈利能力[3] - 2024年10月《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出台,明确水资源税制要素[3] - 污水处理行业受环保政策推动快速发展,厂网一体化整合(如江阴市2024年7月方案)带来新机遇[4][9] 经营模式与产能 - 自来水业务采用特许经营模式,江阴市政府授予30年供水特许经营权(澄政复[2010]14号)[5] - 拥有小湾(30万吨/日)、肖山(60万吨/日)、澄西(20万吨/日)三座水厂,总设计产能110万吨/日[4] - 销售模式为直供水,通过管网输配至用户端并直接收费,实现城乡供水"五同"(同城、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5] - 工程业务采用单一施工模式,依据江苏省计价定额和工程量清单规范确定合同价格[7][8] - 排水业务中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能力5万吨/日,采用"智慧排水"服务和"四位一体"工程实施模式[9] 财务与分配 - 2024年末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7.51亿元,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1元(含税),总派发1.03亿元[1] - 截至2024年底总股本9.35亿股,利润分配以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总股本为基准,若变动将调整总额[2] 政策与市场动态 - 国家推进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排水管网优化及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推动行业设施升级[3] - 江阴市《污水厂网一体化运营整合实施方案》促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为公司拓展"排水一体化"业务创造机会[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