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卫生技术评估(HTA)
icon
搜索文档
动辄百万的创新药,如何让商保买单?
虎嗅· 2025-08-13 04:39
商业健康险政策定位与规划 - 国家明确商业健康险为"医疗保险第二支柱",形成"基本医保+商保第二支柱+慈善/互助"协同体系[2] - 2025年政策文件提出"商保创新药目录",优先纳入创新度高、临床价值大、医保外需求迫切的药品[3] - "十五五"规划目标覆盖5亿人口,2030年市场规模突破2万亿元,创新药支付占比超30%(约6000亿元)[4] 商业健康险核心种类 - 普惠型健康险(惠民保)定位"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如广州穗新保百元级保费产品[3] - 企业团险与相互保险采用非盈利模式,享受税优支持并对接公立与私立医疗机构[3] - 商保创新药目录豁免医保自费率考核和按病种付费限制[3] 政策机遇与实施路径 - 目录化支付为医保外创新药开辟专属通道[5] - 医保局开放诊疗数据接口支持核保理赔效率提升,如上海试点"医保-商保同步结算"[5] - 搭建数据对接平台推动诊疗数据共享和一站式结算[4] 行业实践痛点 - 数据壁垒导致药企不愿开放RWS数据,保司难获医院端诊疗数据[6] - 产品割裂表现为保司对创新药价值判断滞后,药企对精算逻辑陌生导致赔付超支[7] - 医院协作难体现为结算流程割裂,患者需先自费再报销周期1~3个月[8] - 患者触达低效导致健康人群参保率不足15%,带病体占比超70%[9] 创新药企业协同策略 - 数据协同方面,行业协会牵头建立脱敏数据共享机制,企业开放RWS数据优化支付模型[10] - 产品共创需药企提供临床证据参与条款设计,如某ADC药企设计"3个月无进展追加赔付"条款提升吸引力40%[11] - 医院攻坚需药企推动双轨支付协议试点,某案例显示试点医院商保患者承接量提升40%[13] - 患者运营通过药企社群+保司开放日立体触达,某惠民保健康人群参保率从12%提升至35%[14] 全生命周期策略 - 研发阶段需预埋商保支付基因,同步规划卫生经济研究[15] - 上市前6~12个月完善HTA报告并对接数据平台,争取商保目录首批申报[16] - 上市初期通过商保实现医院快速准入,为医保准入铺垫数据[18] - 医保准入后构建"全病程照护+数据闭环+卫生经济学评估"体系,如某肿瘤药使DRG组均住院费用下降18%[19][21] 行业生态建设方向 - 需破解数据壁垒、产品割裂、医院协作难、患者触达低效四大现实梗阻[6][7][8][9] - 企业应从政策跟随转向生态共建,协同保司、协会、医院实现2030年商保万亿市场目标[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