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平权
icon
搜索文档
圣湘生物发布多款呼吸道新品 以AI推动“医疗平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4 10:29
产品发布 - 公司于2025年9月12日在长沙举办呼吸道生态技术与产品发布会 集中发布多款产品以构建覆盖"医院—基层—家庭"的全场景检测体系[1] - 发布全球首款AI分子POCT产品SUREXEVO系列 搭载16个独立模块支持多项目并行检测 八色荧光技术实现一管检测7种病原体 AI进化酶技术使扩增时间缩短至13分40秒 较传统4小时检测效率大幅提升[5] - 同步推出分子智检流水线、FASTASeq300高通量基因测序仪、iMCGe-m22i便携式多功能检测分析仪及Q-POC2.0超多重分子POCT产品 覆盖从大型流水线到便携设备的多元场景需求[5] 技术创新 - AI进化酶技术通过超200万例临床数据验证 在复杂样本中保持100%检测有效性 未来计划拓展至血液样本直扩领域[5] - Q-POC2.0产品采用225重微阵列检测架构 30分钟内输出结果 检出限低至250拷贝/毫升 为急重症感染诊疗提供关键技术支持[6] - 预告年内推出SUREXSTM无人值守检测平台 整合"线下即时开单检测—线上诊疗处方—药物即时配送"一体化服务能力[6] 战略布局 - 联合美团买药、京东健康等合作伙伴构建"检测—诊疗—用药—管理"全链条检测服务生态[6] - 以AI技术推动医疗服务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实现全生命周期、全人群、全场景、全天候覆盖的医疗平权目标[6] - 生命数字化战略强调"量化生命+精准健康"的底层逻辑 通过高质量工具与平台实现健康要素量化呈现[6] 研发投入 - 上半年研发投入总额达1.54亿元 占营收比例17.71% 新获国内外注册准入证书百余项[7] - 累计突破1700项准入认证 同期新增专利及软著70余项[7]
直面掌门人 | 霖晏医疗刘洋:让科技之光照亮生命之路
上海证券报· 2025-08-18 05:56
核心观点 - 公司自主研发的AR手术导航系统Holonavi S获批NMPA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成为业内首创的脊柱外科手术导航产品 通过AR增强现实与AI算法融合 实现医生术中实时透视患者体内结构及器械操作数据 [1][3][4] - 公司正从脊柱外科领域拓展至神经外科、骨科等全外科领域 构建覆盖围手术期设备、工具、服务及数据的手术室数字生态 并以手术数据积累为核心优势探索医疗合作新模式 [1][6][7] - 公司已启动全球化布局 研究欧美及东南亚等10余个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规则 并与40余家医院达成采购意向 计划通过技术输出推动医疗平权 解决医疗资源不均衡问题 [8][9] 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 手术导航系统融合AR技术与AI算法 具备毫米级临床精度 可实时显示器械插入深度、神经位置及骨骼结构三维影像 缩短手术准备时间50%以上 [4][6][7] - 产品包含控制主机、光学追踪仪、导航工具及AR专用眼镜软件 形成高端、旗舰、简易等多型号设备矩阵 适配不同手术场景需求 [4][7] - 系统通过动态全息呈现替代传统屏幕查看 医生凭余光即可获取关键信息 且不改变原有手术操作习惯 [1][6] 商业化进展 - 产品研发历时7年 经历原型机优化、动物实验及人体实验 于2024年获NMPA三类证 并入选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海实践案例 [1][3][4] - 全国销售网络初步建成 已收到近40家医院采购报单 预计2024年下半年正式投入临床使用 [9] - 全球化布局前期已与10余个国家潜在合作方沟通 海外骨科市场规模为国内10余倍 患者数量为国内2倍 [8] 战略规划 - 以手术数据采集与应用为核心增长点 与多家医院共同探索合作模式 构建覆盖器械、服务、科研培训的生态闭环 [7] - 通过技术普及推动医疗平权 使年轻医生借助辅助工具安全开展复杂手术 解决顶尖医生资源有限问题 [8] - 从脊柱外科延伸至神经外科、骨科等领域 通过产品梯度化布局实现全外科领域覆盖 [7][8]
霖晏医疗刘洋:让科技之光照亮生命之路
上海证券报· 2025-08-15 18:24
核心观点 - 公司自主研发的AR手术导航系统Holonavi S获批NMPA三类证 实现脊柱外科手术的实时三维可视化导航 通过AI+AR技术提升手术精准度与安全性 并计划构建覆盖全外科领域的手术室数字生态 [2][4][6] - 公司以推动"医疗平权"为愿景 通过技术降低复杂手术门槛 并积极布局全球市场 海外骨科市场规模为国内的10余倍 已与10余个国家潜在合作方沟通 [6][7] 技术突破与产品开发 - 历时八年研发 从初代笨重原型机迭代至轻便AR导航系统 临床精度达毫米级 大幅缩短手术准备时间 [3][4][6] - 系统由控制主机、光学追踪仪、导航工具及AR眼镜软件组成 可实现器械深度、神经位置等关键数据的实时全息呈现 [2][4] - 产品线涵盖高端、旗舰及简易型号 并配套开发智能手术工具与科研培训辅助工具 形成围手术期生态闭环 [6] 商业化进展 - 已收到近40家医院采购报单 全国销售网络初步建成 系统预计2024年下半年正式投入医院应用 [7] - 手术数据积累成为核心优势 正与多家医院合作探索数据应用模式 为AI医疗提供新增长点 [6] - 布局神经外科、骨科等新领域研发 通过产品梯度化实现技术向全外科延伸 [7] 全球战略 - 海外市场拓展以解决临床痛点为核心 已研究欧美、东南亚等地医疗器械注册规则 [6][7] - 目标市场覆盖患者数量约为国内2倍 骨科市场规模达国内10余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