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干制

搜索文档
谁做小区资金的"决策代理人"更靠谱?
格隆汇· 2025-09-12 00:32
最近,"业委会代收物业费"、"建立共管账户"、"提高信托制、酬金制合同比例"俨然成为行业舆论场的 话题焦点。似乎只要让"代表业主"的业委会抓住小区的钱袋子,住宅物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物业公司 存在意义都被推进议程设置的边缘。 物业公司陷入如此窘境,祸根还在自己。初入资本市场,个别公司竟披露出35%以上的毛利率,由此惹 来上上下下的羡慕、嫉妒、恨,甚至行业协会与部委讨论行业发展时,都会遭遇被质疑的尴尬。此后, 经济下行、房价下跌、自媒体野蛮生长、流量平台制造信息茧房,加之物业公司服务水准良莠不齐,共 同塑造了如今"物业公司不可信"的舆论印象,而在水面之下,当年的高毛利公司已开始亏损,行业平均 毛利率也回归到理性水平,且仍处于下行趋势。 当下,被"民意"裹挟的行业,正在考验建章立制者的智慧。7月15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提到, 基层治理是一个重要命题。一招妙俗,或许牵动全盘,遂呈以下观点供参考: 不以100%业主缴纳物业服务资金为前提,酬金制和信托制并不会让小区变好 酬金制也好,信托制也罢,100%预缴物业服务资金以及相应法律制度、配套罚则,才是破解物业行业 乱局的银色子弹。海外酬金制大多有法律约束兜底,设施 ...
“别人家小区”召开物业费返还大会,为何多数人只能在旁羡慕
第一财经· 2025-08-05 07:31
物业费结余返还案例 - 成都保利两河森林小区向872户业主发放941.9万元物业费结余款,最高单户获超1万元,该小区年物业费及车位管理费收入近1000万元[3] - 广州裕兴苑小区向业主返还24万余元10个月结余管理费,单户最高获2100元,该老小区管理费仅1.5元/平方米且未聘物业公司[3] - 武汉绿地汉口中心小区向1138户发放63万元公共收益,资金来源为停车场收费及场地租赁费,采用物业分30%、业主分70%的分配机制[4] 酬金制与包干制模式对比 - 酬金制模式下物业按约定比例(如10%)收取固定酬金,结余归全体业主,包干制则物业自负盈亏不返还结余[7] - 全国重点城市酬金制小区占比不超过8%,成都因推行"双晒"模式比例提升至10%,一线城市高端项目酬金制占比仍不足20%[2][8] - 上海春申复地城小区实施酬金制9年后盈利近50万元,小区房价较同区域高出3000-6000元/平方米[8] 公共收益政策动态 - 2024年以来湖北、河南、江西、广西、杭州、长沙、福建等7省市出台住宅小区公共收益管理办法,明确收益归全体业主所有[10][11] - 多地要求公共收益设立银行专户管理,江西规定业委会需持备案证明开立账户,所有收支通过专户操作[11] - 政策鼓励结余公共收益优先补充维修资金,需平衡短期返利与长期维养投入[13] 业委会覆盖与自治能力 - 业委会是追讨和监管公共收益的核心执行者,但全国覆盖率分化明显:上海2023年底业委会成立比例超80%,部分中小城市不足30%[12] - 业主自治能力薄弱是普遍瓶颈,需通过立法简化业委会成立流程并建立透明化监管体系[12] - 广州裕兴苑小区通过业委会自聘保安保洁实现自治,成都保利两河森林及武汉绿地汉口中心均通过业委会推动资金返还[3][4][6]
业委会频频“躺平”为哪般?
北京晚报· 2025-06-13 06:51
北京小区业委会管理现状分析 - 北京某小区业委会因4名委员辞职导致工作停滞 剩余委员未推选新领导且缺席街道会议 法院判决街道有权启动重选程序[2] - 该小区业委会被法院认定构成"拒不履职" 目前新业委会仍在筹备中[2] 成功管理案例 - 朝阳火星园小区采用"企业家思维"管理 业委会含3位企业高管 将物业合同从包干制转为酬金制[4] - 该小区设立共管/公共收益/资金监管三个账户 使用多重安全措施确保财务透明[4] - 通州金地格林小区形成业委会/物业/居委会"三驾马车"模式 物业缴费率达99.5%[5] - 该小区物业完成车库维修/管道修理/绿化升级 居委会协助建立200人志愿者团队和意见反馈渠道[5] 业委会"躺平"原因 - 昌平某小区新业委会吸纳财务/法律/工程专业人士 因上届"热心但无能力"委员无力解决复杂问题而停摆[6][7] - 海淀某业委会副主任因遭无端指责和造谣选择"躺平" 包括被诬收受物业好处等[8] - 朝阳某业委会主任遭遇停车费分配谣言 65岁主任因委员违规推荐物业公司而辞职[9] 改进建议 - 物业经理建议成立物管会过渡 由政府部门/社区/业主/物业组成 解决紧急问题效率更高[10] - 研究员建议在业委会成立前制定《议事规则》约束委员行为 通过法律手段规范权力运行[11][12] 业主满意度调查 - 北京晚报调查显示85%网友对小区业委会不满意 仅10%表示满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