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

搜索文档
【新华财经调查】动力电池两年后或现退役高峰 规范化回收率仍然较低
新华财经· 2025-09-22 06:23
新华财经成都9月22日电 在日前举行的"2025中国(遂宁)国际锂电产业大会"上,"回收利用"成为与会 人士关注的热词。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在大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已建成400万吨级锂离子电池梯 次利用与回收拆解产能。依托镍钴行业成熟的萃取技术,我国企业锂回收率等指标全球领先,实现了资 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循环。 不过,面对已经来临的动力电池"退役潮",行业仍存在法规体系不完善、技术标准不足、流转不规范、 回收利用体系不健全等痛点。受访专家建议,通过立法、提标、监管三管齐下,加快建立健全动力电池 回收再利用体系,引领动力电池回收产业规范健康发展。 两年后或现退役高峰 有关机构今年3月发布的《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预测成果》显示,未来5年,我国动力电 池平均每年退役约47.9GWh、34.6万吨。 建成四川首个全流程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的四川蜀矿环锂科技有限公司,年处理废旧锂电池约2万吨, 该公司总经理刘芸珲说:"预计未来2至3年,四川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将迎来第一轮高峰,产线将 会更加忙碌。" 基于这种趋势,有关企业已经加大力度布局电池回收业务。 9月17日,动力电池 ...
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如何破局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30 01:13
行业现状与政策框架 - 动力电池回收产业正朝着规范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迈进,但面临回收乱象、梯次利用受限、再生经济性波动等挑战 [2] -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预计2030年退役动力电池总量将超过200GWh [3] - 已建成1.5万个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形成以湿法冶金为主的回收体系,部分企业镍、钴、锰金属回收率超98% [3] - 国家层面搭建了以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为核心的政策框架,地方设立资金奖励支持"白名单"企业和高价值示范项目 [3] 企业实践与技术创新 - 蔚来通过BaaS电池租用模式构建闭环回收能力,电池持有量近30GWh,事故电池回收率达98% [4] - 行业需细化"电池护照"标准,探索磷酸铁锂电池稳定回收技术,出海企业需结合当地政策设计技术方案 [8] - 推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与回收融合,攻克智能拆解、数字化管理等关键技术,建设全链条资源循环体系 [8] 行业挑战与痛点 - 行业呈现"小、散、乱"局面,非"白名单"企业超10万家,正规企业面临"无电池可收"困境 [5] - 回收渠道不畅导致退役电池流入不规范渠道,梯次利用因政策趋严应用受限 [5][6] - 欧盟限制黑粉出口加剧中国关键矿产资源外流风险 [6] 解决方案与建议 - 加强跨部门联合执法,完善电池全生命周期溯源体系,强制企业接入数据实现"一码到底"监管 [7] - 设定再生材料使用比例及碳排放标准,梯次利用实行"比例替代"并下沉至省市级管理 [7] - 针对不同车型制定差异化回收技术路线,按所有权类型建立针对性管理制度 [9] - 整车企业、电池企业、第三方回收企业三类模式各有利弊,未来产业布局将成为关键竞争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