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药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贝斯美: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9 16:2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76亿元,同比增长16.57%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70.64万元,同比增长109.7% [5][3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32.94万元,同比下降162.44% [5] - 基本每股收益0.1元/股,同比增长100% [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2%,同比上升1.03个百分点 [5] 主营业务分析 - 主营业务分为自产农药、农药出海和碳五新材料三大板块 [6] - 自产农药业务以二甲戊灵为核心产品,拥有全产业链优势 [6][28] - 农药出海业务依托子公司宁波捷力克,在79个国家开展业务 [15][16] - 碳五新材料业务"年产8500吨戊酮系列项目"已投产 [20][21] - 分产品收入占比:农药中间体3871.72万元(16.78%),二甲戊灵原药2.01亿元(-2.7%),碳五系列产品6124.2万元(141.83%) [40]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农药市场规模预计2031年达1185.1亿美元,CAGR6% [13] - 中国承接全球60%以上农药产能增量 [13] - 农药行业向高效、低毒、低残留方向发展 [14] - 碳五综合利用产业技术不断提升,高端产品进口替代空间大 [25][26] - 全球裂解碳五资源量预计2025年达1300-1400万吨,中国占比28-30% [24] 核心竞争力 - 全产业链优势:实现二甲戊灵从中间体到制剂的全链条生产 [28] - 技术优势:拥有62项专利,其中33项发明专利 [29] - 产品优势:二甲戊灵原药纯度达98%以上,杂质含量低于欧盟标准 [30] - 客户资源优势:与国内外客户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31] - 境外销售网络:持有大量海外农药登记证,增强议价能力 [34] 重点项目进展 - "年产8500吨戊酮系列绿色新材料项目"已稳定运行 [37] - "年产12100吨环戊烷系列绿色新材料项目"生产平稳 [37] - "年产20000吨特种醇系列绿色新材料项目"正在建设中 [37] - 持续推进农药产品海外注册登记工作 [38] - 数字化、智能化生产提升运营效率 [36]
国光股份董事长何颉:调节剂出海打头阵 把握市场渗透机遇
中国证券报· 2025-08-15 00:31
出海战略 - 公司与关联方颜亚奇签署代为培育协议 委托其培育海外农药项目 以应对前期投资大 周期长和不确定性多等因素 [1] - 海外市场对植物生长调节剂认知不足 潜在空间大 且农药产品登记费用相比国内仍偏低 [1] - 公司高管通过出国考察发现海外市场机遇 国内农药出口受阻且竞争激烈 增长压力上升 [2] 海外市场机遇 - 东南亚 非洲及中亚地区种植水平偏低 调节剂拓展空间大 因当地主要使用杀虫 杀菌 除草和水溶肥等产品 [2] - 海外调节剂市场规模年平均增速达7%-8% 国内植物生长调节剂总市场容量潜在可达630亿元 [3] - 亚非拉地区农药登记费用相对较低 每个登记费用为1-2万美元 便宜的仅需几千美元 但费用逐年上升 [3] 行业背景与产品优势 - 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低成本 效益高和环境友好的优点 市场需求逐年增加 [3] - 作为新兴农药品种 国内生产企业较少 登记制剂产品比例较小 行业发展潜力较大 [3] - 调节剂能通过调控植物内源激素 影响作物生长发育 在克服环境局限和改善品质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 销售策略与竞争优势 - 公司将杀虫 杀菌 除草 调节剂和肥料组合形成解决方案销售 并计划复制此打法到海外市场 [4] - 调节剂活性高 应用要求高 公司具备硬实力 目前国内企业主要以原药出口欧美 [5] - 重点关注与中国作物相似地区 如中亚棉花和东南亚热带水果 移植国内成功方案 [6] 登记与运营挑战 - 海外农药登记是首要难关 东南亚 非洲和中亚需2-3年 南美巴西和阿根廷可能长达8年 [4] - 大多数国家要求外商与当地公民成立公司 部分要求当地公民担任董事或大股东 带来管理和审计风险 [4] - 公司采取轻资产运营方式 先登记再建渠道 海外投资建厂可能性不大 因供应链和环保劳工问题棘手 [5] 人才与培育计划 - 公司有针对性地招聘国际化人才 在云南 海南和广西等地练兵 为未来东南亚市场做准备 [5] - 代培育费用 支出和风险由颜亚奇承担 公司不支付报酬或承担风险 待项目成熟后再签署相关协议 [5] - 公司曾考虑海外并购但谨慎对待 因好的海外资产价格较贵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