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养老

搜索文档
上海85岁同济阿姨戳破“养儿防老”困局:人生走到最后,到底能靠谁?
洞见· 2025-09-26 12:35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 延伸阅读。 没有谁能绕过衰老的重量,也没有谁的晚年是坦途。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云湾 朗读音频 前几天刷到一段视频,让人感慨良深。 博主 @魔都溜达 在上海街头采访了一位85岁的阿姨。 这位阿姨是上海本地人,年轻时在同济大学做老师,一辈子和学生打交道,也算意气风发。 可如今在被问及养老话题时,只剩一声叹息。 她有两个儿子,都混得挺不错,按理说她的晚年应该热热闹闹、安享天伦。 可如今老伴走得早,偌大的屋子里只剩她一个人。 她的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各自有了小家庭。 他们要忙工作,要照顾自己的小家,一年到头也就逢年过节,才会带着妻子孩子回来几天。 有时候她也会去儿子家住一阵子,孩子们想留她长住,可她总觉得浑身不自在,生怕给孩子们添麻烦。 所以到最后,她还是选择回上海独自生活。 现在大多数时间她都抱着手机,说不孤单都是假的,但好在她有退休金,有好朋友,大家时不时能一起聚会、打牌、聊天、旅游。 但有时候夜深人静,她也会忍不住会想:结婚到底 ...
“夹心”中年,把父母送进养老院
虎嗅· 2025-09-10 10:0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微时光 (ID:szdays),作者:白粥,原文标题:《深圳"夹心"中年,把父母送进养老院》,题图来自:AI生成 把母亲送进深圳的养老院那天,杨天松了一大口气,但心里依然不好受。妻子早早做好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她很久没有这么开心过了。 上楼前,杨天在停车场坐了很久很久,下定决心每周都要抽时间去探望母亲。然而时间印证了,真心总是瞬息万变。 作为深圳式"夹心",杨天这一代80后初代中年,正面临着房贷、养育孩子和抚养老人的三重夹击。他算是幸运的,还有一个姐姐可以分担养老任务。 母亲中风后,在养老院算是半护理的程度,一个月收费6000元左右,母亲没有退休金,姐姐和他分摊这笔支出。 他们找到的这家养老院,收费是相对中等的。在深圳,还有不少收费上万甚至上不封顶的高奢养老院,那并非普通人负担得起的。因为经济条件问题,还 有人无奈将年迈的父母送回了老家的养老院。 把老人送进养老院,曾饱受网友诟病:既是养儿防老,又为何最后还需要在养老院孤零零地老去? 有人把养老院当作"亲情外包",但更多时候,它或许只是两代人之间的缓冲垫——让子女能继续奔跑,让老人能缓慢降落。 一、把母亲送进养老院后,"夹心"中年缓了一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