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贴合屏幕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四个“小年”过去,iPhone总算迎来连续三个“大年”
虎嗅· 2025-08-26 08:52
iPhone设计周期变化 - iPhone更新存在固定周期 通常两到三年会有一次大变革 例如iPhone 4、iPhone 6、iPhone X和iPhone 12 Pro等标志性机型 [1][2] - 自iPhone 12 Pro后设计更新放缓 连续四代产品仅进行小幅调整 如刘海屏升级为灵动岛和影像模组扩大 [3] - 苹果计划打破当前温吞现状 在2025至2027年实施"三年计划" 每年推出重大更新 起始于下月发布的iPhone 17 Air [4] iPhone 17 Air产品特性 - 新系列定位为试验田 用于验证智能手机轻薄化设计及相关技术突破 包括研发、工艺和工业设计等方面 [7] - 采用多项新技术 如自研基带C1节省空间并降低能耗 但性能仍落后于高通基带 且配备单摄像头和单扬声器 [12] - 电池容量不足3000mAh(具体为2900mAh) 续航存在明显短板 同时取消实体SIM卡槽 全面转向eSIM [12][13] - 机身采用高比例钛合金边框增强刚性 借鉴iPad Pro的"肋骨"设计确保结构坚固 避免弯折问题 [23] - 引入可变刷新率屏幕和AI电池助手动态管理系统能耗 但后者因电池容量限制省电效果有限 [23] - 预计售价为七千多人民币 并探索无接口全无线设计 未来可能移除USB-C接口 [16][17][20] 折叠iPhone开发进展 - 首款折叠iPhone计划于2026年发布 定位为大折叠横折手机 折叠状态5.5英寸 展开后7.8英寸 [27][28] - 产品强调实用主义 舍弃小折叠形态 采用与iPhone Air相同的C2自研处理器和无实体SIM卡槽设计 [29][30] - 可能取消面容ID 改用集成于电源键的触控ID指纹解锁 后置双摄包含主摄和超广角 无长焦模块 [31][32] - 重点攻关折痕控制技术 与三星合作开发铰链和屏幕 并申请"自愈合"屏幕专利自动修复折痕 [38][39] - 采用In-Cell全贴合屏幕技术 减少气隙以减弱折痕 推动行业升级 提升显示素质 [43][44][49] - 系统交互可能类似iPadOS 26 支持自由拖动窗口和调整应用大小 强化屏幕核心体验 [51] 全玻璃四曲面iPhone愿景 - 计划于2027年iPhone二十周年推出终极智能手机 采用四曲面设计 屏幕玻璃覆盖四个边框 [58][59] - 实现高度一体化无缝设计 无按键、无接口 前置光学模组压缩或隐藏于屏下 [61] - 搭载苹果全套自研组件 包括A20芯片、C3基带、蓝牙/Wi-Fi芯片和CMOS传感器 强化技术把控 [66] - 交互设计强调简化与直觉 通过系统虚拟按键替代实体按键 契合"少即是多"的产品哲学 [63][68] - 结合iOS 26的"液态玻璃"设计语言 使软件与硬件形态高度统一 营造沉浸式体验 [67] 苹果产品战略方向 - 公司持续追求设备轻薄化 视其为简约优雅设计理念的核心 旨在让设备成为无感媒介 突出内容与体验 [11] - 面临AI和XR领域进展缓慢的挑战 因此聚焦iPhone核心业务 通过重大创新重新吸引行业关注 [72][76] - 智能手机行业进入成熟阶段 出货量下滑 但设备因不可替代性仍将长期作为主流智能计算终端 [73][74] - 苹果试图复刻2007和2017年的颠覆性创新 通过"三年计划"延续iPhone在交互设计领域的引领地位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