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食品标准

搜索文档
别被“儿童专用”忽悠了!关于儿童食品的7个必知真相
贝壳财经· 2025-09-12 06:56
行业现状与市场定位 - 市场上存在大量包装可爱且价格较高的"儿童食品"品类,包括儿童酱油、水饺、饼干和果泥等,宣称具有更健康和营养的特点 [1] - 目前国家未设置专门的"儿童食品"分类,这些产品多为企业的营销策略,旨在创造概念并提高产品溢价能力 [2] - 除婴幼儿食品有严格标准外,其他所谓"儿童食品"并无特殊营养优势,主要侧重形状和口感设计以适应儿童偏好 [2] 标准规范与监管框架 - 中国尚未出台针对儿童食品的国家强制标准,仅2020年发布了《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但仅适用于3-12岁儿童零食且不具备法律强制性 [3] - 现行有效标准中仅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GB10769—2010)针对6个月以上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要求必须包含10项基本营养成分 [3] - 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估基于全生命周期进行,不区分儿童与成人,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标准的使用不会对儿童健康造成损害 [7] 营养宣称与产品功效 - 许多儿童食品宣称添加"钙铁锌"等营养强化元素,但专家指出除婴幼儿食品外,这些添加并无必要,正常饮食即可获取所需营养素 [4] - 3岁以上人群营养应来自全面膳食搭配而非强化食品,例如补钙可通过奶制品,补铁可通过肉类摄入 [4][5] - 所谓"减盐酱油"可能因味道偏淡导致使用量增加,反而失去减盐意义 [5] 消费选择与营养指导 - 家长应重点查看营养成分表,关注油盐糖含量,而非被"儿童专用""高钙""零添加"等营销用语迷惑 [2][8] - 选择零食应优先微量营养素密度较高的食物如奶制品、新鲜蔬果和原味坚果,零食能量不应超过每日总能量10% [8] - 2023年1月新修订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将强制标示营养素由"1+4"扩展为"1+6",增加糖和饱和脂肪酸两项,并要求标示避免过量摄入盐油糖的提示 [8] 饮食结构与健康管理 - 儿童青少年日常膳食应多样化,每天至少摄入12种食物,每周25种以上,涵盖谷薯、蔬果、禽畜鱼蛋奶和大豆坚果等类别 [9] - 需要限制高油、高盐、高糖食物摄入,减少精制谷物,增加全谷物和杂豆摄入,保证优质蛋白供给 [9] - 家长饮食行为对孩子有直接影响,应通过绘本故事、动画片等方式进行饮食教育,解释不健康零食的危害性 [9]
新生代家长对“天然、健康、功能化”的追求,催生出千亿婴童食品市场
新京报· 2025-09-11 07:06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婴幼儿辅食市场规模达559.1亿元 2019-2024年复合年均增长率8.9% 预计2029年增至817.5亿元 [3] - 儿童食品市场规模2024年约2140亿元 预计2027年突破3000亿元 2025-2027年年均增长率14% [3] - 婴幼儿辅食渗透率仅38% 较发达国家70%-80%渗透率存在显著提升空间 [25] 行业竞争格局 - 传统零食巨头良品铺子 百草味 三只松鼠分别推出儿童子品牌良品小食仙 童安安小朋友 小鹿蓝蓝 [4] - 国产品牌取代外资主导市场 2024年市场份额前五为英氏控股 爷爷的农场 秋田满满 小鹿蓝蓝 小皮 [5] - 2020-2021年宝宝馋了获4轮融资 A+轮融资规模过亿元 秋田满满A轮B轮融资达千万美元级别 [4] 产品结构特征 - 零食类辅食占市场规模57% 主食类辅食占34% 佐餐调味品类占10% [27] - 产品创新聚焦益生菌 DHA添加 有机原料 低敏配方及功能性包装设计 [26] - 主食类辅食占比预计下降 佐餐零食类和调料类辅食占比提升 [27] 标准规范现状 - 婴幼儿辅食有国家标准 儿童食品缺乏强制性统一标准 [3][6] - 2019年以来发布63项儿童食品团体标准 2024年达27项 2025年新增13项 [6][7] - 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制定 英氏控股主导13项团体标准 宝宝馋了参与制定婴幼儿辅食餐标准 [8] 产品溢价争议 - 儿童酱油存在溢价现象 宝宝馋了100mL产品售价31元 钠含量3.9g/100mL 高于普通酱油 [12] - 婴幼儿水溢价显著 泉阳泉婴幼儿水售价为普通矿泉水的1.7倍 成分指标基本一致 [13] - 电商平台"儿童"字样食品搜索量年增42% 70%新生代家长愿为高品质支付溢价 [19] 生产模式与监管 - 英氏控股2024年委托生产占比55.1% 多家代工厂曾因食品安全问题受行政处罚 [22] - 宝宝馋了 窝小芽多数热销产品采用代工模式 品牌方制造业投资占比较低 [23][24] - 行业存在多品牌共用代工厂现象 产品质量控制面临挑战 [24] 市场发展驱动因素 - 需求增长主要来自渗透率与客均消费额提升 非仅依赖婴幼儿数量增加 [26] - 2024年辅食需求29万吨 国内产能缺口3万吨 需进口补充 2029年需求预计增至37万吨 [26] - 家长对身高发育 免疫力 智力发育等健康需求推动功能性儿童食品增长 [27]
千亿婴童食品市场的机遇与挑战:“智商税”还是高品质?
新京报· 2025-09-11 06:07
市场概况与规模 - 2024年中国婴幼儿辅食市场规模为559.1亿元 儿童食品市场规模约2140亿元 预计2027年合计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 [1][3] - 婴幼儿辅食市场2019-2024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8.9% 预计未来5年保持7.9%增长率 2029年市场规模有望达817.5亿元 [3] - 儿童食品市场预计2025-2027年年均增长14% 2024年规模约占休闲零食市场十分之一 [3] 资本布局与竞争格局 - 传统零食企业良品铺子 百草味 三只松鼠分别推出儿童子品牌良品小食仙 童安安小朋友 小鹿蓝蓝 [1][4] - 宝宝馋了2020-2021年完成4轮融资 A+轮融资规模过亿元 投资方包括天图投资 黑蚁资本 [4] - 秋田满满2021年获3轮融资 A轮和B轮均达千万美元级别 投资方有清流资本 顺为资本 [4] - 国产品牌英氏控股 爷爷的农场 秋田满满 小鹿蓝蓝 小皮占据2024年婴幼儿辅食市场份额前五名 [5] 标准规范现状 - 目前存在63项儿童食品相关团体标准或地方标准 其中2024年发布27项 2025年已发布至少13项 [7][8] - 标准涵盖11项规范指南类(17%) 7项饮用水类(11%) 7项肉制品类(11%) 6项粮油类(10%)及4项乳制品类(6%) [7] - 英氏控股参与起草13项团体标准 宝宝馋了为《婴幼儿辅食餐》团标第一起草企业 [8] 产品溢价与成分争议 - 宝宝馋了特级有机松茸酱油钠含量达3.9g/100mL 高于非儿童定位的海天同类产品(2.75g/100mL) 但价格高出4倍 [12] - 泉阳泉婴幼儿水与普通矿泉水成分基本一致 但每升售价10元 较普通产品(折算后)溢价70% [14] - 超过70%的90后 95后家长愿为"天然 健康 功能化"支付溢价 儿童食品搜索量年增42% [18] 生产模式与质量风险 - 英氏控股2024年委托生产采购金额占比55.1% 主要委托商曾因食品安全问题受行政处罚 [21] - 宝宝馋了多款热销产品包括冲冲面 手指泡芙等均采用委托生产模式 品牌方对外投资仅2家涉及制造业 [22] - 窝小芽旗舰店热销产品如云朵蛋糕 鳕鱼肠等均来自代工 个别产品存在多家代工方 [23]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婴幼儿辅食渗透率仅38% 较发达国家70%-80%存在显著提升空间 [24] - 2024年国内辅食需求量约29万吨 存在3万吨产能缺口 依赖进口补充 [25] - 零食类辅食占市场规模57% 主食类占34% 佐餐调味品类占10% 未来结构将向成熟市场靠拢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