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别被“儿童专用”忽悠了!关于儿童食品的7个必知真相
贝壳财经·2025-09-12 06:56

行业现状与市场定位 - 市场上存在大量包装可爱且价格较高的"儿童食品"品类,包括儿童酱油、水饺、饼干和果泥等,宣称具有更健康和营养的特点 [1] - 目前国家未设置专门的"儿童食品"分类,这些产品多为企业的营销策略,旨在创造概念并提高产品溢价能力 [2] - 除婴幼儿食品有严格标准外,其他所谓"儿童食品"并无特殊营养优势,主要侧重形状和口感设计以适应儿童偏好 [2] 标准规范与监管框架 - 中国尚未出台针对儿童食品的国家强制标准,仅2020年发布了《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但仅适用于3-12岁儿童零食且不具备法律强制性 [3] - 现行有效标准中仅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GB10769—2010)针对6个月以上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要求必须包含10项基本营养成分 [3] - 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估基于全生命周期进行,不区分儿童与成人,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标准的使用不会对儿童健康造成损害 [7] 营养宣称与产品功效 - 许多儿童食品宣称添加"钙铁锌"等营养强化元素,但专家指出除婴幼儿食品外,这些添加并无必要,正常饮食即可获取所需营养素 [4] - 3岁以上人群营养应来自全面膳食搭配而非强化食品,例如补钙可通过奶制品,补铁可通过肉类摄入 [4][5] - 所谓"减盐酱油"可能因味道偏淡导致使用量增加,反而失去减盐意义 [5] 消费选择与营养指导 - 家长应重点查看营养成分表,关注油盐糖含量,而非被"儿童专用""高钙""零添加"等营销用语迷惑 [2][8] - 选择零食应优先微量营养素密度较高的食物如奶制品、新鲜蔬果和原味坚果,零食能量不应超过每日总能量10% [8] - 2023年1月新修订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将强制标示营养素由"1+4"扩展为"1+6",增加糖和饱和脂肪酸两项,并要求标示避免过量摄入盐油糖的提示 [8] 饮食结构与健康管理 - 儿童青少年日常膳食应多样化,每天至少摄入12种食物,每周25种以上,涵盖谷薯、蔬果、禽畜鱼蛋奶和大豆坚果等类别 [9] - 需要限制高油、高盐、高糖食物摄入,减少精制谷物,增加全谷物和杂豆摄入,保证优质蛋白供给 [9] - 家长饮食行为对孩子有直接影响,应通过绘本故事、动画片等方式进行饮食教育,解释不健康零食的危害性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