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债市对宏观数据脱敏
icon
搜索文档
如何理解债市对宏观脱敏?
2025-09-15 01:49
**行业与公司** * 债券市场 宏观经济[1][3][7]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债券市场对宏观经济数据呈现脱敏现象 市场对经济弱复苏 央行降息和财政加力的预期充分 短期数据波动难以撼动深层逻辑 市场交易未来场景而非当下数据好坏[1][3][8] * 反内卷和去地产化政策共同推动利率中枢上行 两者合计每年可能推动利率中枢上行10~15个BP 反内卷每年提振利率中枢约10个BP 去地产化每年被动上行约5个BP[1][10] * 股债联动是当前债市主线 上证综指每变化100点 平均对应10年国债变化4个基点[1][25] * 若锚定10年国债利率为1.5% 反内卷和去地产化推动利率上行的趋势将构成慢熊格局[1][11] * 在MMT模式下 起始阶段通常是短端利率大幅下行 长端利率长期处于低位 政策退出时 长端利率上行 股市向好 宏观经济企稳回升是标志[1][14][19] * 8月社融增速略有回落但总体高位 政府债权占比增长 M1增速创年内新高 M2与M1剪刀差收窄 经济体系内货币交易活力提升 但信贷需求不足未根本改变[1][21][22] * CPI与PPI数据显示内需有所修复 核心CPI连续四个月回稳 PPI降幅收窄 但尚不足以支持PPI年内转正 外需不佳且财政需求支撑待观察[1][23] * 债市大跌前通常呈现阴跌状态 大跌后短期内情绪较弱但普遍会修复 修复时长平均为7个交易日[2][27][29] * 机构行为对债市的影响显著增强 配置型和交易型机构的配置节奏 交易策略和风险偏好成为定价关键因素[7] * 债市对数据的脱敏是阶段性且分周期性的 当连续数月多个维度的经济数据系统性超预期强势好转时 将足以改变市场对于中长期趋势的判断[8][9][12] **其他重要内容** * 今年以来出口表现不错 美国关税延后90天使集装箱吞吐量边际增长 人民币连续5个月升值[24] * 自2022年至今 债券市场共出现13次大跌或赎回事件 其中2025年出现6次[26] * 债市大跌若有利空消息持续深化 可能导致情绪快速崩溃 公募债基净值单日下跌平均达到14个BP[27][28] * 在13次大跌中 有5次出现了短期内继续下跌的情况[29] * 建议关注下周可能存在的左侧交易机会 提前布局捕捉潜在反弹[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