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息筛选
icon
搜索文档
拒绝被大数据算法绑架,这是我的「信息筛选」原则
36氪· 2025-06-06 09:35
信息筛选策略 - 信息焦虑源于信息过载而非不足 需用苛刻标准筛选有价值内容 [1] - 构建信息输入系统需回答三个核心问题:目的导向 源头选择 管理策略 [3][7] - 平台选择应匹配信息类型 如小红书适合轻量灵感 微博适合热点追踪 播客提供语境感但不易回顾 [4] - 超级平台如微博小红书存在信息稀释问题 推特即刻等小众平台信息浓度更高 [4] 创作者筛选标准 - 创作者品格 经验 表达方式是信息质量的核心决定因素 [10] - 优质创作者需具备三要素:领域一致性 原创思辨能力 表达诚实透明 [11] - 定期复盘创作者价值 连续无启发则取消关注 优质内容能跨平台传播 [12] 信息分类管理 - 泛化信息采取少而精策略 每个领域保留1-2个优质信源 如AI行业仅关注特定周刊和公众号 [13] - 专业化信息需深度优先 通过付费订阅 社区讨论 专家直连等方式获取 [13][14] - 气象等时效性强的专业信息可突破平台偏好单独关注 [13] 信息处理原则 - 内容必须与当前核心目标强相关 如内容创作与知识变现领域优先保留 [18][19] - 处理流程分两阶段:快速浏览筛选标记价值 后续安排专门时间深度处理 [22][23][24] - 工具使用遵循够用原则 避免过度研究功能 以实际需求驱动学习 [25][26] 跨平台信息价值 - 视频平台如B站YouTube蕴含顶尖学府课程 专业讲解等深度内容 [8] - 视频可立体展现创作者思考路径 促成线下真实人际连接 [8][9] - 微信公众号仍是专业创作者主阵地 但整体质量有所下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