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价行动

搜索文档
珠实地产7个楼盘承诺“买贵补差价” 专家:市场需要此类保价措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14:11
公司营销策略 - 珠实地产启动保价行动 旗下7个主力楼盘承诺买贵补差价 保价周期延续至2025年12月31日 [1] - 补偿措施包括最高20万元物业管理费 但仅限非现金形式且需提供有效材料证明降价事实 [2] - 保价策略是营销活动延续 6月推出以旧换新最高减10万元 7月升级为送9年物业费或20万元家电礼包 [2] 行业市场表现 - 广州7月一手住宅网签量环比下滑近25%至4787套 二手住宅网签量环比下滑9.39%至8926套 [1] - 广州一手住宅7月总网签4784套环比下滑近三成 网签总面积519384.3平方米环比下降35.8% [4] - 下半年二手房挂牌量迅速攀升 价格明显回调 新房与二手房竞争加剧 [5] 同业对比分析 - 越秀地产2024年10月和2025年6月两次推出保质保价保换政策 覆盖琶洲南TOD等核心项目 [4] - 保利通过加推方式传递价格企稳信号 [4] - 深圳满京华·金硕华府 华润润曦府 华润润晖府等楼盘均出台过保价承诺 [4] 策略效果评估 - 保价行为属于企业营销策略 对刚需群体具有吸引力 能提供额外保障 [1] - 多楼盘联动保价相比零星项目更具诚意 开发商执行补偿物业费相对容易 [2][3] - 保价协议多数未写入购房合同 实际约束力存疑 开发商可能以未盖章或口头承诺无效等理由规避责任 [4]
又有房企提保价 完善细则才能效用最大化|地产观潮
证券时报· 2025-08-12 00:47
核心观点 - 广州市属国企推出保价行动 承诺旗下7个广州楼盘指定房源保价到年底 若买贵可补差价 [1] - 保价行动本质是房企营销策略 旨在降低购房者价格波动风险并提振市场信心 [1] - 保价措施反映房企对自身品质和资金实力的信心 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和行业自律 [1] 房企策略与市场背景 - 保价承诺体现房企对资金回笼的考量重于利润 类似保价回购措施曾在楼市低迷期出现 [1] - 房企面临价格难题:率先降价项目可快速吸引区域客户 但跟风降价会导致恶性竞争和市场氛围恶化 [2] - 部分区域存在房企恶性竞争和无序降价现象 保价策略可能引导市场转向品质与服务多元竞争 [1][2] 实施挑战与争议 - 保价操作细则待完善:不同楼层和朝向价格差异大 买贵参照标准不明确易引发争议 [2] - 历史保价措施执行中存在争议 购房者难以举证房屋实际降价情况 [2] - 若保价能落实 将促进市场从价格无序竞争向品质服务竞争转变 [2]
又有房企提保价 完善细则才能效用最大化|地产观潮
证券时报· 2025-08-12 00:31
楼市调整期的房企"保价"行动 - 广州市属国企推出"保价"行动 承诺对旗下7个楼盘指定房源"保价到年底 买贵补差价" 若购房者发现买贵可申请按对应价差的同等价值补偿 [1] - "买贵补差价"指房企承诺若新房在客户购房后降价 将以降价后的低价为标准向客户退回差价 前几年在楼市低迷期也有房企提出过类似"保价回购"承诺 反映当时房企更重视资金回笼而非利润 [1] - 保价行动从购房者角度看可降低房价波动风险 从企业角度看是大胆且务实的尝试 显示房企对自身品质和资金有信心 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 从本质上看是一种营销策略 可打消购房者疑虑并促进行业自律 [1] 房企面临的"价格难题" - 同一区域内在售项目互为竞品 率先降价项目可能快速吸收区域内购房客户 导致其他项目陷入不降价难去化 跟风降价又恶化市场氛围的恶性循环 [2] - 同一小区不同楼层和朝向价格不同 "买贵"的参照标准存在争议 此前部分地区保价措施实施中产生过争议 有购房者反映房企不承认降价而难以举证 [2] - 保价操作细则有待完善 如能落实可引导市场从无序价格竞争转向品质和服务等多元竞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