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估值对比
icon
搜索文档
当A股再度站在4000点门前
36氪· 2025-09-15 01:37
市场整体表现 - 市场规模翻倍有余,上市公司数量从2780家增至5154家,总资产规模从54万亿增长至115万亿,平均单一企业估值水平上涨14% [4] - 市场估值整体处于高位区间,PE-ttm倍数约为21.7-22.1x,纵向估值膨胀率达50%,但横向对比低于2015年同期的24.1倍 [7][9] - 流动性动能强劲,两融余额突破2.3万亿创新高,但融资余额占流动总市值比例仅为2.5%,远低于2015年4-5%的高点,且换手率低于同期 [10][12][14] - 资金结构优化,基金持股份额占比提升2%,社保持股提升0.5%,一般法人持股比例从65.7%降至55.4%,散户持股比例提升 [15] 行业估值与驱动因素 - 行业增长动能从地产基建转向电子半导体,2015年增速最快行业为建筑装饰、机械设备及交通运输,涨幅均低于80%,而本轮行情中电子和综合行业涨幅超过150% [17][19][21] - 行业估值短周期处于相对高位,国防军工、电子和计算机估值倍数均突破50x,22个行业近三年估值百分位突破90%,但多数行业估值尚未脱离合理区间 [20][23] - 行业分化明显,建筑装饰、煤炭、交通运输等七个行业涨幅不及2015年,而半导体、机器人等成长性行业涨幅显著高于大盘 [19][37] 资产质量与收益结构 - 负债率下降1.01pct,资产结构优化,有形资产占比提升,商誉等泡沫型资产占比减少 [25][27][29] - 资产盈利能力下降,总资产周转率从0.78降至0.55,净资产收益率从6.7%降至4.4%,但收益质量提升,经营性活动收益占利润总额从68.2%提升至73.9%,扣非净利润占比从89.3%提升至94.6% [30][32] 成长性与研发投入 - 短周期成长性疲软,营收三年累计增速从17.07%降至1.27%,归母利润三年累计增速从36.9%降至-3.75%,主要受地产基建拖累 [35][37] - 资本开支保守,资本开支三年复合增速从4%降至负增长,资本开支占总营收比例从6.8%降至6.4% [38][40] - 研发投入显著提升,占总营收比例增长近1pct,企业更重视长期技术投入 [41][43] 营运效率与员工薪酬 - 费控水平优异,销售费率从4.43%降至3.14%,管理费率从9.33%降至5.67%,营运效率提升,存货周转和营业周期均缩短 [46][48][50] - 分红规模大幅提升,2024年现金分红达2.4万亿元,远高于2015年,民企分红比例接近50% [51] - 员工规模从1995万人增至3064.17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口4.2%,本科及以上员工占比从26.99%增长至32.36%,人均薪酬从11.96万元增至20.4万元,涨幅70.6% [52][54] - 现金流等价物占比从4.52%下降至3.87%,但偿债能力增强,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提升 [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