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京津冀协同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区域科技创新报告出炉:上海、北京、江苏等6地领先
第一财经· 2025-09-21 04:27
全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提升 - 2025年全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得分80.20分 较上年提高1.77分 科技创新投入 产出及高新技术产业均保持增长态势 [1][4] - 全国31个地区按综合得分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高于80.20分的上海 北京 江苏 广东 浙江和天津6个东部发达地区 第二梯队为50-80.20分的22个地区 第三梯队为低于50分的新疆 青海和西藏3个地区 [4][5][6] 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 京津冀协同创新持续加强:北京综合排名第2 科技创新环境全国第1 R&D经费投入强度6.73%排名第1 天津综合第6 科技创新环境及产出均第3 高新技术产业上升至第10 河北综合第19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占比全国第1 [7] -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加快形成:上海综合排名升至第1 R&D投入强度第2 万元GDP技术国际收入及劳动生产率第1 江苏综合第3 科技创新投入和高新技术产业均上升2位 浙江综合第5 创新促进发展上升1位 安徽综合第9 科技创新环境上升2位 [8] -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动能强劲:广东综合第4 创新促进发展全国第1 科技创新投入第2 产出第4 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 亿元GDP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额均全国第1 [8] - 长江经济带创新能级提升:建成10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湖北综合排名升至第7 科技创新产出上升1位 重庆综合第8 高新技术产业全国第1 四川综合保持第11 [9] 科技创新评价体系 - 评价体系涵盖科技创新环境 投入 产出 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促进发展5个一级指标 下设12个二级指标和49个三级指标 [1]
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如何?市人大常委会听取这份报告
新京报· 2025-07-25 08:53
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进展 - 京津冀区域协作格局正在成型 构建"一核两翼"空间布局 支持雄安新区创新发展 唱好京津"双城记" 促进与河北建立紧密分工协作和产业配套格局 [2] - 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入驻企业199家 2024年营收超50亿元 [2] -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集聚企业5800家 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注册企业1870家 [2] - 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入驻企业269家 [2] - 设立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和科技创新协同专项 2023-2024年资助227项基础研究合作项目 [2] - 共建4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和2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 创新生态保障 - 组建25个高校联盟 开展合作项目1743项 [3] - 成立京津冀技工教育联盟和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区 落实职称互认协议 年服务津冀人才约1000人次 [3] - 新版京津冀"一网通办"服务专区上线事项417项 移动端接入事项90项 试点开展"同城化"登记 [3] 存在问题与建议 - 跨区域利益协同存在短板 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尚待贯通 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亟待提升 创新生态环境有待保障 [4] - 建议推动政策跨领域适用 协调落实企业在津冀的研发平台享受属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 [4] - 建议推行京津冀人才绿卡制度 建设人才服务"一站式"平台 提升人才流动便利性 [5] - 建议完善跨区域政务服务协同机制 扩大"同事同标"事项 推动高频事项"一网通办"全覆盖 [5] - 建议深化监管执法协同 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标准对接 减少重复执法 [5] - 建议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 发展跨区域科技担保体系 引导创投机构向津冀布局 [5]
雄安高新区新增7个前沿科创项目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18 10:13
雄安高新区科技创新发展大会 - 7家科技企业签约入驻雄安高新区 涵盖低空经济 新一代信息技术 机器人等前沿领域 包括开云智能 中联光网 京谷科技 合众恒跃 鼎杰士环保 天翼红外 强东合亿智慧等 [1] - 大会由京津冀三地政府部门及雄安新区管委会指导 雄安高新区管委会 中关村发展集团 中国雄安集团联合主办 旨在深化创新合作 打造全球创新高地 [1] 雄安高新区空间布局与创新成果 - 雄安高新区采用"一核两翼三支撑"空间布局 遵循"创新要素集聚—产业生态成型—城市功能完善"发展路径 [3] - 通过VR/AR技术展示人工智能 数字科技等领域突破性创新成果 驭势科技 宾果智能等企业分享自动驾驶 AI教育领域实践经验 [3] 专家演讲与金融支持 -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阐述"自主可信计算与人工智能安全产业生态"核心要义 [3] - 中关村发展集团副总经理张国斌提出深化"技术市场互通 成果跨区域转化"机制 助力雄安创新生态建设 [3] - 7家银行发布特色金融产品 包括工商银行科创贷 农业银行"三创一赋能" 中国银行"创新积分贷" 建设银行"开业进阶贷" 交通银行"科创数智贷" 邮储银行科创贷 北京银行"统e融"产品包 依托知识产权等"轻资产"授信 [3] 创新生态与未来产业探讨 - 高端圆桌对话聚焦"创新生态与未来产业" 专家认为雄安高新区需以"一核两翼三支撑"为空间骨架 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核心支撑 政策资本生态为关键保障 构建全链条开放式创新生态 [5] - 大会促进政产学研金多方深度链接 加速集聚高端创新要素 构建国际竞争力全链条创新体系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