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品差异化布局
icon
搜索文档
不负起风季!工银瑞信“双面镜”透视
搜狐财经· 2025-08-28 06:18
资本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北证50指数累计上涨39.45%,中证2000指数上涨15.24%,8月19日北证50盘中首破1600点关口 [3] - 恒生指数上半年上涨20%,涨幅居全球主要股指第三位 [3] - 工银瑞信旗下17只基金获三年期五星评级,13只获五年期五星评级,7只主动权益类基金获十年期五星评级 [3] 公司基本面 - 工银瑞信由工商银行持股80%、瑞士银行持股20%,2024年净利润21.1亿元,总资产251.06亿元,净资产208.36亿元 [4][5] - 截至2025年8月5日,公司总管理规模7823.33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规模2007.40亿元,货币基金规模3739.28亿元,两者合计占比近75% [5][7][8] 固收业务表现 - 债券型基金近6个月收益率2.10%(行业均值1.78%),近一年收益率4.64%(行业均值4.65%) [5] - 工银可转债优选债券A近一年涨幅24.60%,工银瑞盈18个月定开近三年收益率27.71%,同类排名第4/788 [5][6] - 货币基金近6个月收益率0.69%(行业均值0.66%),近三年收益率5.57%(行业均值5.22%) [7] ETF业务发展 - 全市场ETF总规模达4.8万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1.04万亿元,增幅27.88% [9] - 工银瑞信指数型基金规模1016.73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近两倍,但较头部公司华夏基金(8199亿元)仍有差距 [9][10] - 工银北证50成分指数近一年涨幅123.91%,工银中证1000指数增强A涨幅82.09% [12] QDII业务优势 - 工银香港中小盘股票近一年收益率71.68%,同类排名5/69;工银印度市场基金近五年业绩在QDII亚太股票类别中排名第一 [14] - 公司位列2025全球资管500强第96名,旗下多只QDII产品业绩居同类前十 [15] 业务挑战 - 总管理规模较2021年缩水近200亿元,行业排名从第9位滑落至第13位 [17][19] - 2022-2024年旗下基金综合净利润亏损203.61亿元,管理费收入连续三年下降至65.08亿元 [20] - 近一年股票型基金收益率38.82%(同类均值50.18%),混合型基金收益率35.27%(同类均值39.74%) [20] 人才与合规 - 2022-2024年多位资深基金经理离职,包括管理规模超480亿元的袁芳 [21] - 2019年因违反《反洗钱法》被央行罚款,2023-2024年因信披及制度执行问题收到监管警示函 [23]
折叠屏手机的“厚度战争”,是否真的有意义?
36氪· 2025-07-17 11:38
折叠屏手机技术发展 - 2019年2月首批折叠屏手机亮相MWC,但早期产品因材料不成熟导致可靠性问题[1][3] - 行业曾将大折叠屏视为手机行业下一代顶级旗舰的象征[3] - 2025年折叠屏新机普遍追求轻薄设计,但引发技术妥协的质疑[3][4] 轻薄设计的代价 - 超薄折叠屏手机采用性能较低的SoC方案或限制性能调度以降低发热和功耗[6] - 大折叠屏手机影像硬件普遍妥协,未采用1英寸大底方案,副摄CMOS尺寸缩小[6] - 机身过薄导致摄像头凸出明显,可能影响握持手感[8] - 高密度电池技术提升容量但牺牲快充功率和效率,超高硅负极设计可能影响电池寿命[8] - 超薄机身压缩内部空间,外放扬声器性能相比早期厚折叠机型退步[10] 厂商的产品策略 - 同一型号折叠屏手机在不同配色或存储版本中存在厚度、重量和电池容量的刻意区分[11][13] - 顶配版本采用更高密度电池,走量版本则使用低密度方案以控制成本[13] - 厂商通过配置差异平衡宣传效果与入门价位,但可能掩盖激进设计的技术隐患[15] 市场细分与定位 - 折叠屏手机被刻意设计为性能与影像的折中,避免与直板影像旗舰和游戏手机直接竞争[18][20] - 直板影像旗舰性能调校保守,游戏手机影像孱弱,大折叠屏主打轻薄但牺牲其他功能[20] - 厂商通过不完美的产品设计实现市场细分,确保各产品线目标受众不重叠[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