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北证50指数累计上涨39.45%,中证2000指数上涨15.24%,8月19日北证50盘中首破1600点关口 [3] - 恒生指数上半年上涨20%,涨幅居全球主要股指第三位 [3] - 工银瑞信旗下17只基金获三年期五星评级,13只获五年期五星评级,7只主动权益类基金获十年期五星评级 [3] 公司基本面 - 工银瑞信由工商银行持股80%、瑞士银行持股20%,2024年净利润21.1亿元,总资产251.06亿元,净资产208.36亿元 [4][5] - 截至2025年8月5日,公司总管理规模7823.33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规模2007.40亿元,货币基金规模3739.28亿元,两者合计占比近75% [5][7][8] 固收业务表现 - 债券型基金近6个月收益率2.10%(行业均值1.78%),近一年收益率4.64%(行业均值4.65%) [5] - 工银可转债优选债券A近一年涨幅24.60%,工银瑞盈18个月定开近三年收益率27.71%,同类排名第4/788 [5][6] - 货币基金近6个月收益率0.69%(行业均值0.66%),近三年收益率5.57%(行业均值5.22%) [7] ETF业务发展 - 全市场ETF总规模达4.8万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1.04万亿元,增幅27.88% [9] - 工银瑞信指数型基金规模1016.73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近两倍,但较头部公司华夏基金(8199亿元)仍有差距 [9][10] - 工银北证50成分指数近一年涨幅123.91%,工银中证1000指数增强A涨幅82.09% [12] QDII业务优势 - 工银香港中小盘股票近一年收益率71.68%,同类排名5/69;工银印度市场基金近五年业绩在QDII亚太股票类别中排名第一 [14] - 公司位列2025全球资管500强第96名,旗下多只QDII产品业绩居同类前十 [15] 业务挑战 - 总管理规模较2021年缩水近200亿元,行业排名从第9位滑落至第13位 [17][19] - 2022-2024年旗下基金综合净利润亏损203.61亿元,管理费收入连续三年下降至65.08亿元 [20] - 近一年股票型基金收益率38.82%(同类均值50.18%),混合型基金收益率35.27%(同类均值39.74%) [20] 人才与合规 - 2022-2024年多位资深基金经理离职,包括管理规模超480亿元的袁芳 [21] - 2019年因违反《反洗钱法》被央行罚款,2023-2024年因信披及制度执行问题收到监管警示函 [23]
不负起风季!工银瑞信“双面镜”透视
搜狐财经·2025-08-28 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