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美友谊
icon
搜索文档
“留住我们共同的抗战记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7 22:22
展览概况 - 飞虎队常设展览于9月7日在柳州市军事博物园开幕 展厅总面积6000平方米 分为5个部分 集中展出1000余件珍贵文物展品[2][3] - 展览采用"实物+场景+科技"相结合形式 包括复原飞虎队主战飞机模型 电子沙盘展示空战态势 数字技术活化历史影像 中英文双语自助导览系统[4] - 展品涵盖武器装备 生活用品 军服服饰及历史照片 大部分为首次对外展出 由飞虎队后裔 美国友人和美籍华人捐赠[3] 历史脉络 - "飞虎队组建"展区系统展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抗日立场 中国空军抗战历程及飞虎队成立背景[4] - "虎啸长空"展区设置5个单元 展现1941至1945年飞虎队与中国空军协同作战 包括保卫滇缅公路 夺取制空权 护卫驼峰航线等重大军事行动[5] - 运用声光电技术还原湘西会战场景 通过环形屏幕呈现空战动画特效 营造沉浸式体验[5] 中美合作 - "中国共产党与飞虎队"展区突出1944年美军观察组进驻延安的历史事件 《解放日报》社论标题"战友们"为毛泽东亲自修改[6] - "并肩战斗"展区展示中国军民对飞虎队的综合保障和生死救援 战争期间中国百姓冒死营救被击落美军飞行员[5] - 飞虎队队员共执行104次任务 曾在单次作战中遭遇13架日机袭击并成功迫降[10] 历史传承 - 专家团队20余年跨越美国27个州 采访200多位老兵 在中国定位20多处坠机点 抢救16TB影像史料[6][7] - "中国人民没有忘记"展区陈列近年发现的飞虎队队员遗骸遗骨 展示遗物遗址保护及纪念活动[6] -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强调展览传承飞虎队精神 计划2025年带领美国学生访问中国友谊学校[2][10] 民间交流 - 美国飞虎队后裔捐赠14厘米高双龙纹铜合金花瓶等私人藏品 多代家族成员在中国拍照留念[9][10] - 飞虎队老兵后代通过展览重温父辈战斗经历 高度评价中国人民的勇气与坚韧[10] - 展览开幕式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 国家文物局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多家机构联合承办[2]
【抗战胜利80周年】史迪威将军后代在渝共浇友谊树 传承中美情谊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05:26
【抗战胜利80周年】史迪威将军后代在渝共浇友谊树 传承中美情谊 编辑:徐世明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9月4日,史迪威将军后代在重庆史迪威博物馆共同为一棵桂花树浇水。这棵桂花树是史迪威外曾孙女南 希·米尔沃德、苏珊·科尔与朱德后代,在2023年共同种下的。 苏珊·科尔在接受采访时说:"多年以前,我的外曾祖父与中国人民一起种下友谊的种子,我们非常荣幸 能够继续这份友谊。两年前,我们在这里种下桂花树,也是希望播下更多友谊的种子。" 当日,以"重走史迪威公路:铭记合作精神 赓续人民友谊"为主题的纪念史迪威公路通车80周年活动在 重庆举行,史迪威将军后代一行9人参与活动。(景诗雁)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我在北京看阅兵”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4 22:57
纪念活动与历史传承 - 嘉兰惠作为美国陈纳德航空军事博物馆馆长两次受邀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大会 分别是2015年70周年和2025年80周年大会 [2][3] - 飞虎队是80多年前中国抗日战场上由美国飞行员组成的特殊空中作战队伍 在陈纳德将军率领下与中国军民并肩作战屡次重创日军 [2] - 纪念大会现场8万羽和平鸽展翅高飞8万只气球腾空而起 嘉兰惠对此表示深受感动并引用外祖父"维持和平比战争更难"的观点 [6] 中美友谊与人文交流 - 嘉兰惠与90后湖北姑娘李岩竹建立深厚情谊 因2015年李岩竹在美国留学期间追寻飞虎队历史而相识 被嘉兰惠亲切称为"中国孙女" [7][8] - 李岩竹在路易斯安那州门罗市向州议员发言解释为追寻飞虎队历史记忆而来 称这是中美友谊的见证 获得现场起立鼓掌 [9] - 嘉兰惠强调年轻一代铭记历史的重要性 指出"如果年轻人不了解战争历史 历史就有可能重演" 认为传承飞虎队故事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历史是共同责任 [9] 中国发展与社会变迁 - 嘉兰惠2002年起多次访问中国 见证从高铁到数字互联互通的巨大变革 认为中国发展速度惊人 展现坚韧不拔精神和远大抱负 [5] - 2025年阅兵式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徒步方队动作整齐划一 嘉兰惠称赞中国士兵纪律严明 体现优秀军事素养和集体精神 [4][5] -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四师分会为嘉兰惠举行欢迎晚宴 抗战时期参与营救美军飞行员的新四军老战友后代纷纷到场 聚会老人平均年龄70岁以上 [6]
纪录片《历史的回声》系列(第二集)|友谊的翅膀:飞虎队记忆
新华社· 2025-08-30 05:48
1941年,一批美国青年飞行员在陈纳德将军的率领下,组成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来华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人民亲切地称这支部队 为"飞虎队"。 援华作战期间,2000余名美籍飞虎队队员在战斗中牺牲,这期间,也发生过不少中国军民救助飞虎队员的故事。 中美同仇敌忾、并肩作战,谱写了捍卫和平、维护正义的壮丽篇章。让我们跟随新华社记者和美籍特约主持人的脚步,共同回到80多年前的现 场,重温飞虎队员与中国村民"双向奔赴"的动人故事。敬请收看纪录片《历史的回声》系列(第二集):友谊的翅膀——飞虎队记忆。 制片人 / 导 演:高 尚 记 者:饶 饶 许晓青 狄 春 动 画:何浩然 海 报:汤笑波 Show Me China工作室制作 新华社音视频部出品 副导演:韩 真 黄 园 摄 影:吕文竹 石录彬 蔡开海 剪 辑:高 尚 调 色:何志刚 王安浩维 孙 敏 外 联:夏 鹏 韩 啸 ...
再谱友谊新篇! 近三十支中美合唱团参加“鼓岭缘”合唱周
新华社· 2025-07-19 00:19
文化交流活动 - 2025年"鼓岭缘"中美青少年合唱周活动在福州、北京举行,中美两国近三十支青少年合唱团逾千人受邀参加 [1] - 这是"未来5年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倡议实施以来,规模最大的主题性中美青少年交流活动 [1] - 中美青少年在福州柳杉王公园共同参与《鼓岭缘·和平之约》画卷创作,26名代表填涂色彩并加盖印章 [2] 音乐表演与互动 - 美国OneVoice儿童合唱团在北京天坛公园演唱中文歌曲《如愿》的视频在社交媒体获百万点赞 [3] - 中美合唱团在中国交响乐团表演勃拉姆斯《D大调第二交响曲》《踏雪寻梅》等曲目 [3] - 美国犹他谷大学合唱团指挥柯立德博士编曲中国民歌《茉莉花》,并在中国巡演 [3] 文化体验与交流 - 美国青少年在福州市第十六中学体验非遗项目,与中国师生共同表演节目 [2] - 杨百翰大学女子合唱团在福州三坊七巷街头进行《信赖我》快闪演出,引发游人驻足 [5] - 中美青少年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共同演出《天下一家》《和平颂》等曲目 [5] 友谊与情感交流 - 美国南卫理公会大学合唱团成员泰勒·亨德里克表示音乐将中美青少年相连 [2] - 福州十六中毓英合唱团成员胡子墨被美国人密尔顿·加德纳的鼓岭故事感动 [2] - 河北正定中学合唱团的魏子轩与美国艾奥瓦州"和谐之桥"合唱团成员赛琳娜·克拉克建立友谊并互换微信 [6][7]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地缘政治逆风阻不断中美人民双向奔赴
快讯· 2025-07-10 04:17
中美关系 -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强调地缘政治逆风无法阻断中美人民交流 [1] - 谢锋批评"麦卡锡主义"将被历史淘汰 [1] - 期待两国青年通过文化交流增进理解与友谊 [1] 文化交流 - "鼓岭缘"中美青少年合唱周活动促进两国青年互动 [1] - 谢锋呼吁消除"傲慢与偏见"以推动中美关系发展 [1] - 强调民间交流对建立正确认知的重要性 [1]
让飞虎队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友谊:血与火的考验”主题展开幕式举行
解放日报· 2025-06-24 01:57
飞虎队历史回顾 - 飞虎队指挥官陈纳德1937年6月1日来到中国,同年7月8日决定留华,因目睹日军暴行并回应中国民众的求助 [2] - 飞虎队器材供应处中国女兵张凤岐通过英文打字机传递命令,其子展示母亲使用的打字机、胸针等历史实物 [2] - 杜立特航空队64名成员因中国军民救助幸存,但日军报复导致浙赣地区25万军民伤亡 [2] 中美民间互助案例 - 1945年浦东军民冒死营救两名飞虎队员,村民遭日军拷打致死但未透露飞行员下落 [3] - 陈纳德遗孀陈香梅本世纪初得知浦东营救事件后感慨当地人民的牺牲 [3] - 美国空军博物馆80个银杯纪念杜立特航空队成员,至2019年仅剩1名在世飞行员 [3] 历史传承与当代启示 -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致力于传播飞虎队精神,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支持 [3] - 陈香梅战后成为中美关系"搭桥人",当前中美关系需要更多类似角色的民间人士 [4] - 上海美国商会会长指出工商界合作是飞虎队精神的和平延续,民间交流增强合作韧性 [5] 纪念活动与倡议 - "友谊:血与火的考验"主题展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行,展示照片与实物 [1] - 美国大黄蜂博物馆邀请中国年轻人登舰参观,传递二战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5] - 活动正值陈香梅诞辰100周年,呼吁新一代延续其促进中美友好的工作 [4]
美国飞虎队研究院院长陈灿培:拾起历史的碎片
中国新闻网· 2025-06-18 01:01
飞虎队文物收藏与捐赠 - 华人收藏家陈灿培近20年收集飞虎队、抗战及华侨文物约2万件,花费上百万美元,并全部无偿捐赠给博物馆等机构 [1] - 2007年组织"美国飞虎队华裔老兵及家眷回乡捐赠文物之旅",11名年逾八旬的华人老兵参与,捐赠军装等文物 [2] - 2022年向陈纳德航空与军事博物馆捐赠近百件文物,其中一件飞行员志愿者合同花费2万余美元 [3] 飞虎队历史背景 - 飞虎队是抗日战争期间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2000多名队员中九成是华人,多数祖籍广东 [2] - 飞虎队重挫日本空军,开辟"驼峰航线"作为中国对外联系的重要通道 [1] - 求救血符印有美国国旗、飞行员信息及救助提示,缝在军服上帮助识别身份 [3] 文物收藏的意义与影响 - 陈灿培认为收藏文物是为保留历史,让后人了解中美并肩抗敌的友谊 [3] - 陈纳德航空与军事博物馆成为美国民众了解飞虎队的重要场所 [3] - 2025年计划组织飞虎队员后人到中国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5] 收藏家动机与理念 - 陈灿培每天花费数小时寻找文物线索,累计投入上百万美元,坚持近20年 [4] - 强调铭记历史是为珍视和平而非仇恨,传承飞虎精神促进两国友好 [4][5] - 认为文物公开展示比私人收藏更有意义,能让公众了解真实历史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