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一家亲

搜索文档
云台邀月 同心同圆 镇江台胞台属中秋联谊举行
镇江日报· 2025-09-28 23:12
台胞台属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着香甜的月饼和镇江的美食,一边分享着各自家乡的中秋习俗和 生活中的点滴故事。不少台胞动情地表示,虽然与岛内亲人相隔海峡,但在这里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 暖,这份情谊格外珍贵。 在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之际,9月26日,"云台邀月 同心同圆"2025镇江台胞台属中秋联谊活动在云台 山下的省级对台交流基地——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内举行。这场以线下线上互动方式举办的中秋联谊活 动,让台胞台属代表欢聚一堂,喜迎中秋佳节,共话血脉亲情,共享团圆时光。 活动期间,镇台两地亲人通过微信视频连线互致中秋佳节的问候。台胞台属代表还分别结合企业发 展、个人经历,分享了多年来在镇江生活、工作、学习的感受和体会,表达了对镇江良好营商环境的赞 赏和扎根镇江发展的坚定信心。一位在镇江创业多年的台商感慨:"两岸同胞同根同源,我们坚信,在 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两岸交流合作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共同迈向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 天上明月千里共,人间思乡九州同。台胞台属血脉相连、心灵相通。近年来,在两岸交流交往中, 两岸民众凝聚了"两岸一家亲"共识。联谊会上,市台办相关负责人向在镇台胞台属致以节日的问候,并 向在岛内的亲人转达节日的祝 ...
特写:两岸龙舟队在新北演绎“速度与激情”
新华网· 2025-09-24 01:30
新华社台北9月23日电 题:两岸龙舟队在新北演绎"速度与激情" 新华社记者周文其、齐湘辉 23日下午,尽管受台风"桦加沙"影响新北天空阴云密布,还不时下起雨来,但在地标性水道微风运 河岸边,仍有不少观众翘首以待,等待2025两岸城市龙舟赛鸣鼓开桨。 随着发令枪响,一条条龙舟如离弦之箭冲波而出,激得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来自新北、台北、上 海、南京、苏州等两岸五座城市共11支龙舟队,分组在宽阔的河道上展开激烈角逐。 上海市龙舟协会会长胡凌洁说,龙舟竞渡赛的是速度与力量,传的是精神与情怀。每一次挥桨的默 契、每一次击水的奋进,都是对"团结拼搏、同舟共济"龙舟精神的生动诠释。每一次握手的温暖、每一 次交流的真诚,都是对"两岸一家亲"深厚情谊的有力见证。 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朱华林说,两岸共同举办龙舟交流活动,体现了两岸同胞对中华文化的传承, 更展现了两岸同胞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期待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深化南京与台湾各县市在文 化体育等领域的交流。 苏州工业园区文体旅游局局长殷卫东说,我们应该借助龙舟这一桥梁,推动两岸城市龙舟文化交 流,加深两岸情感联系、深化两岸融合发展。 赛龙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海峡两岸都 ...
尺素越海峡 两岸血脉连:《两岸家书》在京发布
新华网· 2025-09-24 01:30
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记者王承昊)"如果,能把海水喝干就好了""海峡隔两岸,家书十余行。行行无 别语,只道早还乡"……精选收录17世纪至上世纪20年代跨越台湾海峡往来信件的《两岸家书》,23日 在北京台湾会馆正式发布。 9月23日,人们在"雁字回时——两岸家书特展"活动现场参观。新华社记者 王承昊 摄 新书发布会上,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孙亚夫致辞表示,一封封跨越海峡的家书,记录着家族的变 迁、亲情的牵挂,更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血脉。它们以最真实、最温暖的方式,诉说 着"两岸一家亲"的深厚情感,印证着"闽台亲上亲"的独特渊源。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全国台联副会长郑平致辞表示,承载着中华文化和两岸共同历史 记忆的"两岸家书",是跨越山海的亲情密码,是两岸关系中最温暖的人文注脚。 翻开这本图文并茂的《两岸家书》,一封封家书令人动容。"纸短情长,我们把这些家书拿出来,字里 行间的情感根本无需解释,大家一看就知道两岸本来就是一家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副馆长沈文锋 说。 该书由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组织编写,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依托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馆藏的两岸家书及相 关文献,从数千封家书资料中 ...
“这是‘两岸一家亲’的最好见证”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4 22:28
陕台文化交流周活动概况 - 活动为陕西省规模最大、层级最高的大型综合性两岸交流活动,吸引1000余名台胞台青参与,主题为"弘扬中华文化,谱写青春华章" [4] - 活动以两岸青年为主体,推动文化、教育、体育、经济等领域的深度合作 [4] 文化根脉探索 - 350余名两岸同胞参与黄帝陵祭祖活动,台湾青年首次"登陆"感受中华文明厚重 [5] - 两岸青年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体验非遗技艺与特色项目如西安城墙骑行 [5] - 台湾代表观看《大唐礼宾》《血脉》等文化作品,强调两岸共同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 [5] 非遗与中医药交流 - "秦风台韵·非遗共融"研习营吸引近600名两岸青年,合作完成非遗棉絮画象征"两岸同心" [7][8] - 海峡两岸中医药研习营在陕西中医药大学举办,台青参与制药丸、制香囊等活动,认同中医药文化传承使命 [8] 融合发展机遇 - 台青在陕创业代表分享经验,助力台湾青年减少创业初期弯路 [9] - 台湾青年实习就业研习营提供65个实习岗位,覆盖文化、工业、旅游等领域 [9] - 陕西自2025年1月起发布台青实习岗位460个、就业岗位980个,完善创业支持政策 [9] 香港金融市场动态 - 2025年上半年香港新股融资额达141亿美元,同比增长695%,居全球首位 [10][12] - 宁德时代在香港上市募资51亿美元,为2023年以来全球最大规模IPO [12] - 香港新股市场吸引全球机构投资者参与,7月延续强劲势头 [12] 粤港澳大湾区经贸活动 - 2025粤澳名优商品展汇聚400家企业600种产品,涵盖健康生活、科技智能等主题 [15] - 展会促进澳门经济多元发展,推动"一带一路"产品走向世界 [15] 香港立法与公共服务 - 香港特区通过《2025年立法会(权力及特权)(修订)条例》,增强议会职能弹性 [14] - "行政长官表扬榜"表彰处理重大事故的救援团队,体现香港公务员高效协作 [16][17] 教育与科技合作 - 国际数学建模挑战赛在香港举办,16位香港学生在中华赛区表现优异 [19] - 香港教育局加强数学建模教育,强调数学在现实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19]
海峡的距离,阻隔不断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日月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6 22:13
海峡论坛概况 - 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大会于6月15日在福建厦门举行,体现两岸同胞交流意愿不受国际环境和台海形势影响 [1] - 论坛坚持"民间性、草根性、广泛性"定位,前16届累计举办近800场活动,吸引两岸同胞35万余人次参与(台湾同胞超14万人次) [1] - 本届论坛吸引超7000名同胞参与,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首次与会,创台湾知名人士参会最高层级记录 [1] 青年交流板块 - 本届论坛新增10多场青年主题活动,包括海峡青年论坛、青少年新媒体论坛等,促进两岸青年互学互鉴 [2] - 台湾青年通过论坛与大陆建立联系,认为大陆是实现梦想的热土 [2] 融合发展政策 - 17年来论坛持续推出惠台政策,包括两岸直航、"三通"、台胞证便利化等 [2] - 本届论坛展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实施成效 [2] - 在闽台胞分享"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的实践经验 [2] 历史纪念活动 - 结合台湾光复80周年,论坛举办"反殖民与回归祖国"图文展等活动,回顾两岸共御外侮历史 [3] - 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理事长林铭聪讲述雾峰林家抗日事迹,引发共鸣 [3]
国台办:岛内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的主流民意谁都忽视不了
快讯· 2025-06-13 08:24
两岸旅游交流 - 大陆方面积极支持推动两岸人员往来正常化和各领域交流常态化,回应两岸同胞希望加强交流往来的热切期盼 [1] - 台"观光署"拒绝大陆方面人员入岛举办2025海峡两岸台北夏季旅展申请 [1] - 民进党当局为谋"独"政治私利,不断拖延、阻挠恢复两岸旅游,并对旅展等旅游业界交流合作事项横加干涉 [1] 岛内民意与行业反应 - 岛内主流民意要求和平、发展、交流、合作,两岸同胞走近走亲的愿望强烈 [1] - 民进党当局的倒行逆施已激起岛内业界和民众普遍不满和反对 [1]
国台办:只要民进党当局撤除种种障碍 两岸旅游就能恢复
快讯· 2025-05-28 03:47
两岸旅游限制现状 - 赖清德当局采取多种手段阻挠两岸人员往来和旅游交流合作,包括拒不解除"禁团令"、调升台湾居民来大陆旅游为"橙色"警示、发布所谓"2025中国大陆旅行安全手册" [1] - 当局阻挠两岸客运直航航点航班全面恢复,以各种借口抵制拖延福建、上海居民赴台团队游 [1] - 台湾旅游业者被要求劝阻台湾民众到大陆旅游 [1] 对旅游业的影响 - 两岸旅游限制导致岛内旅游业界经营更加艰困 [1] - 岛内物价上涨、生活成本攀升,旅游业者呼吁当局早日解除两岸旅游限制 [1] 两岸旅游发展前景 - 两岸旅游恢复有利于旅游业发展,包括旅游、住宿、民航、航运等行业及从业者获利 [1] - 只要民进党当局撤除对两岸人员往来和交流合作的障碍,两岸旅游就能恢复 [1]
讲述跨越海峡的寻亲寻根故事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12 02:02
节目背景与制作 - 节目应台胞寻亲诉求而生 福建是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 大量台胞仅知祖籍在大陆但缺乏寻根渠道 [2] - 由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联合出品 采用全纪实拍摄方式记录10段真实寻亲故事 [2][5] - 东南卫视推出两岸寻亲寻根系列公益纪实节目 第一季热播后举办研讨交流活动并启动第二季 [1][5] 内容特点与社会反响 - 呈现张友骅 郭正亮 蔡正元 李孔智等10名台湾同胞跨海寻亲故事 体现两岸共同文化记忆与精神归属 [2][3] -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大陆研究所所长李孔智回山东老家触摸土地仰望天空 称与父亲看到同一片天空 [3] - 台湾时事评论员蔡正元形容福建泉州晋江祭祖为"一辈子最奇特的际遇" 强调中华文化对台湾发展的支撑作用 [3] 文化价值与平台建设 - 国台办新闻局局长陈斌华指出故事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乡愁 血浓于水的亲情无法被海峡阻隔或"台独"裂解 [3] - 节目为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与民间互动搭建独特桥梁 第二季将尝试建立统一便捷的台胞寻亲平台 [5] -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唐永红认为节目真诚情意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引发两岸同胞共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