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两个大局
icon
搜索文档
经济随笔丨谋划“十五五”要看清哪些“变”?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2 01:47
国际国内形势变化 - 国际国内形势面临深刻复杂变化 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 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2] - 必须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 - 外部风浪大 不确定性升高 需畅通国内大循环 用国内市场积极变化构筑发展底气[7] 科技与产业变革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前进动力深刻变化[4] - 十五五时期需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战略位置[4] - 需抓住变革机遇 扛住变革压力 积极向新而行[4] 人民群众需求变化 - 人民群众对质量 绿色 美好 公平 安全等方面产生新期待[4] - 新需求变化需在十五五规划中深入研究 准确把握和积极回应[4] 变化形态特征 - 变化形态发生深刻变化 需看到向前变化和曲折反复变化[4] - 需识别符合经济周期变化和跳出周期变化[4] - 需关注中国独树一帜变化和中国与世界携手共赢变化[4] 风险与机遇应对 - 需洞察黑天鹅与灰犀牛之变 主动防范化解风险[5] - 需促进形成符合全球化大势变化 与单边主义等悖逆潮流变化持续较量[5] - 善于乘势而上利用有利变化 努力化危为机应对不利变化[5] 改革基本原则 - 改革坚持守正创新 有方向有原则[9] - 该改的坚决改 不该改的坚决不改[9] 经济发展基本面 - 经济基础稳 优势多 韧性强 潜能大[9] - 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9] 战略方向稳定性 - 变化的是阶段 形势 任务 期待 动力 方式[9] - 不变的是战略方向与目标 党的领导选定的道路 人民团结攻坚克难的精气神[9]
人民大学论坛: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是“统筹两个大局”的重要抓手
经济观察报· 2025-08-03 06:56
统筹两个大局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 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重要抓手 其核心在于保障共建国家经济 社会 生态 安全的可持续性 同时保障中国经济自身的可持续性 [2] - 经济走廊建设是关键切入点 发展分为运输通道 城市化工业化拓展 贸易投资自由化推进 政策协调与民心相通四个阶段 [2] -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额显著增长 成为全球产业布局调整的重要方向 冰上丝绸之路及中吉乌铁路将改变欧亚大陆经济格局 [3] 中国式现代化与产业格局 - 中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18%提升至当前67% 制造业产能占全球35% 形成全球最大制造体系 [2] - 2008年后全球再平衡背景下 中国通过扩大内需实现平衡 一带一路是扩大内需的结果 [3] - 工业化 城市化进程是现代化的核心 未来五年需通过深化改革统筹引领现代化 [3] 国内经济供需结构问题 - 中国经济面临内卷式竞争 核心是生产强需求弱的供需错配 需求端存在内需不足 外需以价换量 房地产后周期疲软等问题 [3] - 供给端呈现行业集中度提升 技术扩散加快 资产荒等现象 破解需依托国内国际双循环 统筹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 [3] - 需从增量逻辑转向存量优化 完善城市更新等工具 解决治理体系中激励不兼容问题 [3] 人民币国际化与数字经济 - 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 有助于提升全球资产定价话语权 削弱美元周期影响 [4] - 需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保持货物贸易顺差合理区间 同时关注服务贸易逆差 强化知识产权 金融等高端服务贸易 [4] - 数字平台企业高度依赖外部融资 盈利能力两极分化 脆弱性源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结合不足 需构建长期战略性投融资体制 [4]
从厦门之兴看中国之治——习近平同志领导编制《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启示录
新华社· 2025-07-03 12:57
厦门发展战略规划 - 1985年习近平同志领导编制《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成为中国地方政府最早编制的15年跨度的战略规划 [1][2] - 战略明确厦门定位为"闽南的经济中心、我国东南沿海的门户、实现祖国统一的桥梁、我国同亚太经济区域联系的基地" [5] - 提出厦门港"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大陆东南沿海的中心枢纽港"目标,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超1000万标箱,航线达183条 [6] 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 - 发展战略将计算机应用技术、生物工程、海洋开发等作为优先发展产业,电子、纺织、机械为重点领域 [26] - 厦门已形成光电显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构建"4+4+6"现代化产业体系 [26] - 2024年厦门创新出台锂电池海运标准,解决出口难题,全省90%锂电池通过厦门港出口 [18] 港口与物流发展 - 1985年厦门港仅2台桥吊,年处理3.5万标箱/台,远低于国外10万标箱水平 [6] - 2025年厦门港成为国际集装箱干线枢纽港,航线网络通达51个国家和地区的151个港口 [6] - 厦门自贸片区累计推出600多项创新举措,31项改革试点经验向全国推广 [24] 两岸融合发展 - 厦金航线实现"公交化"运营,30分钟可达金门,形成同城生活圈 [7] - 厦门存续台资企业6000多家,累计批准台资项目超1.2万个 [7] - 发展战略提出厦门作为"实现祖国统一的桥梁"的定位 [5] 经济表现 - 1985-2024年厦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8% [9] - 形成涵盖经济特区、保税区、自贸试验区等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9] - 2024年国家发改委推广厦门13项综合改革试点经验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