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丝绸之路文化交流
icon
搜索文档
相约博物馆 | 万方乐奏有于阗
约特干故城景区中的歌舞表演。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发现于尼雅遗址的东汉"司禾府印",这是东汉在精绝设立屯田机构的证据。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和田地区博物馆大厅装饰画,以"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文物为画面中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文化润疆,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4 年,新疆有登记备案博物馆150家。游览博物馆与古遗址,是领略新疆人文之美的重要途径。由北京援 建的和田地区博物馆,文物丰富、展陈创新,在中国历史的大框架中全方位讲述和田历史,通过文物证 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代中央政权对其进行了有效管辖治理。 神秘的精绝古城出土了国宝级文物 走进和田地区博物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画,在雪山与沙漠的映衬下,位于画面中心位 置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熠熠生辉。这件国宝级文物原件收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出土 于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这件东汉文物以锦为面,白绢包缘,色彩鲜艳,锦面上用蓝、红、绿、 黄、白五种颜色,织出云气纹、瑞兽纹等纹饰,纹饰之间织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八个汉字。这件织物 的经纬线密度远大于普通汉魏织 ...
敦煌文博会|“丝路协奏曲”中的“俄克拉何马州音符”
新华社· 2025-09-24 12:26
记者:周阳 阮帅 张睿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美国中央俄克拉何马大学学生布丽安娜·劳奇第一次出国就来到敦煌。她在美国学习长笛,游览敦煌夜市时买下一只当地的陶埙。第一次吹响中 国的古老乐器,她难掩兴奋地告诉记者,通过文化艺术与当地人民建立连接真的很美妙。 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期间,美国小提琴演奏家凯尔·迪灵汉姆带领的美国俄克拉何马州乐队"马掌路"在敦煌夜市带来了一 场"快闪"表演。向新华社记者周阳演奏了融入敦煌元素的音乐作品后,他说:"我想找到一种方式,把'俄克拉何马州'放到丝绸之路上。" 2025年是甘肃省与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建立友好省州关系40周年。俄克拉何马州历史协会执行董事特雷特·汤普森受邀第一次来到敦煌。汤普森早 就对这座丝路古郡充满向往,他说:"敦煌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之一是这里有着从古丝绸之路开始绵延至今的璀璨文化"。 ...
300余件西周至隋唐固原文物精品亮相上博东馆 反映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繁荣
解放日报· 2025-07-09 01:28
展览概况 - 展览名为"华彩六盘:宁夏固原文物精品展",在上海博物馆东馆举办,展期从7月9日至11月17日,免费开放[1][4] - 展览精选323件宁夏固原地区西周至隋唐时期的文物精品,包括61件一级文物和25件未定级的新出土文物[1] - 展览分为"铸礼大原"、"胡汉共舞"、"原州风华"三个部分,展示古代固原多元文化交融的历史[1] 重点展品 - 鎏金银壶和凸钉玻璃碗是固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前者承载希腊故事和波斯纹样,后者是典型萨珊风格玻璃器[2] - 北周李贤墓壁画采用西域晕染画法,隋代史射勿墓壁画则转为中原画法,体现四十年间绘画风格的演变[2] - 金方奇上的狩猎图、乐舞绿釉陶扁壶等文物反映了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的繁荣[2] 文化意义 - 展览实证了中华文明强大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展现"和而不同"的深厚底蕴[1][2] - 通过文物串联起希腊文明、波斯文明和中华文明,体现丝路贸易带来的文化交融[2] - 展览搭建了东南与西北文化对话的桥梁,是沪宁文旅合作的新篇章[3] 配套活动 - 固原市借展览开幕举行农文旅宣传推介活动,在上博东馆广场举办"六盘山下固原礼·物"大集[1] - 围绕明星展品和固原特色,推出近200款文创产品,涵盖多个品类[3]
中华文明影响添新证 蒙扎铁佩遗址出土“五铢”钱和斜纹纬锦
央视新闻· 2025-05-28 06:01
考古发现 - 中乌联合考古队在乌兹别克斯坦蒙扎铁佩遗址发现6座墓葬和2处建筑基址,并将墓葬整体套箱提取进实验室进行保护[1] - 考古团队发现一枚带有"五铢"文字的铜钱,为中华文明辐射影响力提供新证据,但具体朝代和传入途径仍在研究中[1][3] - 文保专家清理出22件金属器、21件纺织品残片、2件木器和3组芦苇棺,其中纺织品包含绢、缣、锦等多种类型[5] 文物特征 - 出土铜镜背面带有汉式风格的中心钮和仿连弧纹[5] - 纺织品中发现斜纹纬锦,这种织物在唐代后期较为常见,但当地历史上并无养蚕缫丝背景,来源成谜[7] 历史背景 - 蒙扎铁佩遗址位于中亚费尔干纳盆地,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抵达的大宛国所在地,丝绸之路北线与中线在此汇合[8] - 发掘的墓葬年代相当于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证实了这一时期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持续性[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