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孤独经济

搜索文档
摩根大通:中国单人户家庭占比已经激增到25.4%,说明了什么问题
搜狐财经· 2025-07-22 01:09
人口结构变化 - 中国单人户家庭占比从2000年的8%激增至2020年的25.4%,意味着1/4的家庭由单人组成 [1] - 人口结构变化表现为从传统多口之家向单人独居转变,年轻人更倾向于与父母分开居住 [1] - 单人户家庭生活方式导致约80%-90%的独居者不自己做饭,形成新的消费习惯 [1] 消费模式转变 - 单人户家庭更倾向于将收入投入服务相关消费,包括餐饮、休闲和娱乐领域 [3] - "不孤独经济"概念兴起,反映单人户家庭对便捷服务的强烈需求 [3] - 外卖成为单人户家庭主要餐饮解决方案,推动外卖平台业务扩张 [6] 外卖行业竞争 - 美团、京东、阿里等平台正全力抢占外卖市场份额,通过频繁促销活动吸引用户 [3] - 外卖平台近期开展百亿补贴活动,尽管短期不盈利但旨在扩大用户基础 [6] - 骑手需求将持续增长,因25.4%的家庭结构依赖外卖服务 [6] 市场机会 - 单人户家庭增长为外卖行业提供持续扩张空间 [1][3][6] - 电子设备和宠物相关产品可能成为单人户家庭的潜在消费增长点 [3] - 服务型消费在单人户家庭支出中占比提升,创造新的商业机会 [3]
“不孤独经济”崛起:当1/4的中国家庭只有一个人组成
华尔街见闻· 2025-07-18 03:24
中国单身经济崛起 - 中国单人户家庭占比从2000年的8%激增至2020年的25.4%,独居人口比例从2010年的4.4%翻倍至2020年的8.9% [1][6] - 25-29岁年轻群体中单人户比例从2010年的5.0%跃升至2020年的12.8%,65岁以上老年人群独居比例最高达15.7% [5] - 单人户家庭更倾向于在餐饮、休闲娱乐等服务类消费上投入更高比例收入 [9] 家庭结构剧变 - 中国家庭规模从1982年的4.41人降至2020年的2.62人,一人户和二人户成为最常见家庭类型 [2] - 单人家庭已成为第二大家庭类型,占比25.4%,与二十年前以3-4口之家为主的格局形成鲜明对比 [2] "不孤独"经济三大支柱 体育产业 - 中国体育产业2023年对GDP贡献达1.15%,总增加值1.5万亿元(2080亿美元),体育设施数量从2018年320万个增至2024年490万个 [12] - 马拉松赛事数量2016-2018年以26%年复合增长率激增,2019年达1828项,2024年参赛人数回升至700万以上 [15] - 贵州"村超"足球联赛2023年获48亿次在线观看,吸引750万游客,创造超10亿美元旅游收入,业余足球队数量从2023年15062支增至2024年30976支 [21] 澳门非博彩娱乐 - 澳门2023年举办超2000场大型音乐演出,创造1.37亿美元票房收入,刀郎演唱会16000张门票16秒售罄 [27] - 现场戏剧演出票房过去十年增长超30%,澳门政府开设5万观众容量的户外演出场地 [24][27] 独自旅行 - 单人旅行者占频繁旅行者的62.3%,占高消费旅行者的55.9% [28] - 72%中国女性奢华旅行者倾向未来1-3年独自旅行,澳门自由行游客中女性占比明显增加 [32] 虚拟情感连接 - 中国结婚登记数量从2013年1350万对降至去年约610万对,降幅超50% [36] - 乙女游戏《恋与深空》发布首月收入8400万美元,拥有近700万活跃用户,在多个海外市场登顶免费应用榜首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