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内部控制

搜索文档
青岛农商银行荣获“2025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优秀实践案例”
齐鲁晚报· 2025-09-28 01:42
公司荣誉与认可 - 青岛农商银行申报的《"一体两翼八大体系"内控合规管理创新实践案例》荣获"2025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优秀实践案例" [1] - 该评选由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主办 由权威专家组客观独立评审 专家组以中上协财务总监专业委员会专家和财政部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咨询专家为基础组建 在内部控制专业领域具有极高权威性 [1] - 证书编号为CAPCONK2025002958 于2025年09月颁发 [3] 公司战略与管理体系 - 公司深入推进"三年三步走"战略部署 着力打造"内控合规标杆"银行 [1] - 公司制定了内控合规管理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和行动方案 绘就内控合规管理"蓝图"和"路线图" [1] - 创新构建与经营范围 风险状况等相适应的内控合规管理架构体系即"一体两翼八大体系" [1] 管理成效 - 经过近三年实践 公司内控合规履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内控合规价值得到显著体现 内控合规文化得到持续厚植 [1] - 公司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 人民性 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 [1]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未来将聚焦"内控合规标杆"目标 严格落实"合规为先 风险为本"的经营方针 [2] - 持续完善内控合规管理体系 强化合规管理和风险防控 为全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内控合规保障 [2]
应健全上市公司防职务侵占制度
国际金融报· 2025-07-14 12:52
近日,某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一名在职销售人员存在职务侵占嫌疑。该人员通过伪造客户公章、 销售合同等资料,虚构销售业务,非法占有公司财产。公司已主动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收到《立案告知 书》,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立案侦查,并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笔者认为,A股上市公司应 切实加强内部控制,防范类似事件发生。 根据该公司初步自查结果,涉事销售人员伪造的合同涉及2023年、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的销售 收入,具体金额尚待公安机关调查确认。其中,对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的影响约为2935.05万元。 若相关虚构销售业务形成的应收款项及存货价值完全无法收回,预计将导致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减少 2935.05万元。 若公安机关最终侦查证实,此案系该销售人员利用上市公司内部管理漏洞单独实施的蓄意欺诈与侵 占行为,且不涉及上市公司管理层的主观恶意,则该事件不应认定为公司层面的财务造假行为。然而, 上市公司仍将因期间重大会计差错而面临一定的法律责任和市场压力。 本案也需引起各方深刻反思。 嫌疑人伪造客户公章、虚构销售业务的行为可能持续长达三年,这 反映出上市公司内控制度存在重大缺陷。"四眼原则"是企业内部控制的 ...
机构发布上市公司内控白皮书 建言构建监管侧、企业侧与审计侧协同共治新生态
证券时报网· 2025-07-02 12:33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全面实施 - 2024年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全面实施的开局之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取得重大突破,基本实现"一套标准、全市场覆盖",标志着内控信息披露进入标准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1] - 《白皮书》由深圳市迪博技术有限公司编制,是该系列报告连续第18年发布 [2] 内控评价报告披露情况 - 截至2025年4月30日,5355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占同期披露年度报告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99.2%,披露比例创历史新高 [3] - 各上市板块内部控制整体有效比例:沪深主板分别为98.85%和99.26%,沪市科创板99.49%,深市创业板98.84%,北交所98.11% [3] - 披露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5391家上市公司中,97.22%(5241家)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2.78%(150家)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 [3] - 注册会计师识别的内部控制缺陷中,资金活动领域占比39.08%,关联交易与财务报告两大领域缺陷合计占比近四成 [3] 内控信息披露规范化进展 - 2024年度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取得重大突破,包括披露标准统一化和实施范围全域化两方面 [4] - 内控评价报告格式统一率达到99.96%,内控审计报告格式统一率达到100%,实现内部控制审计标准与口径的统一 [4] - 2024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强制披露主体范围全面覆盖至创业板及北交所,实现多层次资本市场实施范围100%覆盖,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率达99.87%,首次实现全市场实质全覆盖 [4] 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中的问题 - 高合规表象下仍存在经营目标与内控实效割裂、处罚与内控结论背离、缺陷复发与整改失效等矛盾 [5] 构建协同共治新生态的建议 - 监管通过穿透式披露校验、多维有效性验证与审计定价规范筑牢底线 [6] - 企业以刚性化治理考核、智能化风险监控和熔断式整改机制压实主体责任 [6] - 审计端借助风险分级模型、缺陷披露标准和质量保障机制重塑专业价值 [6] - 建议构建"声明—报备—校验—问责"四阶监管闭环,改变单一依赖内部控制报告的有效性认定模式,构建"内控质量—治理效能—经营表现"三重验证体系 [7] - 建议上市公司深化治理层内控责任机制,实施"考核—监督—激励"三位一体治理改革,建设"资金安全卫士—合同风险雷达—缺陷整改驾驶舱"三位一体智能化防御体系 [7] - 建议会计师事务所按企业风险特征实施差异化审计,强化内控缺陷的披露规则,建立"技术工具+质控机制"双轨制智能审计体系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