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参一控一牌政策

搜索文档
华安基金换帅!徐勇接棒或成三张牌照整合关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10:24
7月30日,华安基金迎来重要人事变动。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学华卸任,由原招商基金总经理徐勇接任党委书记一职,并将进一步出任董事长。 此前,21世纪经济报道就曾在《三张牌照,改写基金"老字号"命运?》一文中提及,现年60岁的朱学华或将退休。 自从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为国泰海通证券后,市场对其旗下华安基金与海富通基金的整合进度高度关切。 此次徐勇执掌华安基金,意味着他将成为这场备受瞩目整合的关键人物。 徐勇为复旦大学法学博士,职业生涯横跨实业、政府、保险及公募基金。 根据国泰君安证券2024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华安基金总资产为77.67亿元,净资产为56.87亿元;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1.1亿元,净利润9.1亿元。 | | 本报告期末 | | --- | --- | | 管理资产规模 | 7,724.05 | | 公募基金管理规模 | 6,931.69 | | 其中:非货币公募基金管理规模 | 4,135.38 | | 专户资产管理规模 | 792.36 | 来源:国泰君安证券2024年报(管理资产规模不包含华安基金香港子公司管理规模) 截至2024年末,华安基金管理资产规模超过7724亿元,较上年 ...
三张牌照,改写基金“老字号”命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4 01:23
国泰海通证券整合进展 - 国泰海通证券将于8月22日完成法人切换及客户业务迁移合并,将原海通证券客户及业务并入新主体 [1] - 该合并是2024年9月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宣布重组后的关键步骤,已于2024年3月完成交割并更名,形成万亿级券商航母 [2] - 合并后公司同时控股华安基金(51%)和海富通基金(51%),参股富国基金(27.77%),并拥有两家证券资管子公司 [2] 公募牌照监管要求 - 根据2022年3月证监会规定,同一集团最多持有3个公募牌照(1控+2参),当前国泰海通证券持股结构违反"一参一控一牌"政策 [3] - 监管要求2026年2月前提交子公司整合方案,此前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仅用200天完成,预计基金整合进程可能加速 [4][3] 华安基金与海富通基金对比 规模与产品结构 - 华安基金管理规模7100亿元(行业第15),是海富通基金2100亿元(行业第35)的3倍 [8][9] - 华安基金产品结构更均衡:货币基金占比42.78%(3038亿元),债券型22.49%(1597亿元),股票型9.46%(672亿元);海富通基金债券型占比65.17%(1416亿元) [9] - 华安基金旗下最大货币基金规模超1500亿元,最大ETF(黄金ETF)规模近600亿元;海富通最大产品中证短融ETF规模542亿元 [11] 业绩与资质 - 华安基金近5年业绩14.86%优于海富通5.53%,但海富通拥有养老/年金/社保全牌照资质,华安基金缺失 [12][14] - 华安基金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5.19亿元(营收14.54亿),显著高于海富通1.34亿元(营收4.54亿) [13] 潜在整合方案分析 方案一:华安基金主导 - 行业先例参考中信证券收购华夏基金案例,华安基金规模优势明显且产品线更全 [7][8] - 华安基金创新基因突出,曾推出国内首只开放式基金和货币基金,2024年发行首批消费类REITs [13] 方案二:海富通基金主导 - 海富通拥有全市场仅7家的全牌照资格(含750亿元年金管理规模),牌照名称变更限制可能要求保留"海富通"品牌 [14][17] - 外资股东法国巴黎资管持股49%,涉及跨境股权谈判复杂度高 [18] 其他可能性 - 出售海富通股权给外资股东,但牌照价值难以割舍 [20] - 申请特批保留双牌照,但违背公平竞争原则概率低 [20] 整合影响与挑战 - 合并后规模或达9000亿元,有望冲击行业前十,但需解决团队文化冲突(国泰系vs海通系)及892名员工安置问题 [22][23] - 华安基金近三年权益收益低于行业中位数,海富通含权益类年金组合收益垫底,反映双方投研短板 [12][16][26] - 2024年以来两家公司核心人才持续流失,包括华安基金固收老将孙丽娜(管理3000亿)和权益老将李欣(80亿)相继离任 [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