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铭记历史
icon
搜索文档
日本无条件投降80周年 各地举行活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央视网· 2025-08-15 12:44
纪念活动与历史教育 - 黑龙江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公布一批新罪证新史料 包括日本细菌战部队人事记录等核心资料、原队员口述证言及军事训练内容 [3]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认证第四批共6名历史记忆传承人 认证范围扩大至救助中国民众的国际友人后代 [5] - 辽宁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举办《正义审判——新中国审判日本战犯史实特展》 系统展示1956年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对45名日本战犯公开审判历程 [8]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 全军各部队开展形式多样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包括河南信阳烈士陵园官兵敬献花篮宣誓 江西庐山专武干部参观抗战纪念馆 海拔4000米高原驻训部队组织致敬英烈主题活动 [7] - 燕山脚下第82集团军某旅组织百名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活动 [7] - 江西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开展革命故事宣讲活动 延安革命纪念馆通过历史照片和革命文物激励年轻观众 [8] 全国性纪念仪式 - 吉林通化东北抗联纪念馆、山西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安徽南陵父子岭战役纪念园、河南长垣小渠惨案发生地纪念广场等地举行敬献鲜花仪式 [5] - 各地群众通过参观抗战遗址和纪念馆等方式铭记历史 传承伟大抗战精神 [1][5] - 活动聚焦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主题 强调历史记忆的代际传递与抗战精神的弘扬 [5][8]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馆40年接待观众1.5亿人次
新华社· 2025-08-15 09:12
纪念馆发展历程 - 开馆40周年 占地面积从2.5万平方米扩至10.3万平方米 馆藏文物史料从不足100件套增加至10.6万件套 年参观人数从10万人次增至超600万人次 总参观人数达1.5亿人次[1] - 1985年8月15日在南京江东门万人坑遗址建成开放 纪念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事件[1] 展陈与传承体系 - 展陈以万人坑白骨 超1万盒个人档案组成的档案墙 1213位幸存者照片墙为核心 通过微观表达强化历史认知[2] - 2025年3月11日新增6位中外历史记忆传承人 包括美术教师胡静雅等 负责传承历史真相与和平理念[2][3] 象征仪式与精神内涵 - 2018年9月18日起每个开馆日早8:30由12名观众分两组撞响和平大钟13声 象征警醒与和平期望[5] - 馆长周峰强调纪念馆承载民族苦难记忆与觉醒力量 通过紫金草志愿者体系传播和平追求[5]
在梅汝璈故居回望东京审判:“断不使战争元凶逃脱法网!”
中国新闻网· 2025-08-14 02:04
东京审判历史回顾 - 东京审判持续两年多 开庭818次 判决书超过1200页 [1] - 中国法官梅汝璈力争将7名日本甲级战犯判处死刑 最终以6比5投票结果通过 [1][2] - 梅汝璈成功争取在判决书中单设南京大屠杀专章 [2] 梅汝璈个人事迹 - 梅汝璈1904年生于江西南昌 清华毕业后赴美留学 先后就读斯坦福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法学院 [4] - 在"座位之争"中据理力争 最终法官座次按受降国签字顺序排列 [1] - 梅汝璈名言"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展示在故居显著位置 [4] 梅汝璈故居现状 - 故居自2013年免费开放以来接待观众超10万人次 [5] - 当地政府按"修旧如旧"原则多次修缮故居 [5] - 故居所在朱姑桥梅村将升级为南昌旅游目的地 [5] 历史传承 - 梅汝璈后人梅庭军持续12年义务讲解东京审判历史 [4] - 参观者表示这段历史应该被更多人知晓 [4] - 故居展示内容帮助公众铭记历史 珍视和平 [4][5]
听,“紫金草”唱出的和平之声(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
人民日报· 2025-08-12 22:29
紫金草的历史渊源 - 紫金草(二月兰)是山口诚太郎1939年从南京紫金山带回日本的"和平之花",他在战后将种子撒遍日本以表达对侵华战争的反省 [14] - 山口诚太郎1966年遗愿强调每株紫金草代表一个中国受害者灵魂,要求日本人铭记历史 [15] - 1985年山口裕在筑波国际科技博览会上分发了约100万袋"祈愿和平"的紫金草种子 [15] 紫金草合唱团的成立与发展 - 日本紫金草合唱团成立于1998年,由大门高子牵头组建,目前有约150名团员 [16] - 合唱团在日本已演出数百场,并曾赴中国和美国演出13场 [16] - 2025年3月赴南京公演时,约70名平均年龄超75岁的团员全程站立演唱50分钟 [21] 艺术创作与教育意义 - 大门高子创作儿童读物《紫色的大萝卜花》和12章节组曲《紫金草的故事》 [15] - 《紫金草的故事》组曲通过日军士兵与南京小女孩的故事传递反战思想 [17] - 山野下丰子指出该组曲能弥补日本历史教育中缺失的加害事实 [22] 跨国交流与和平活动 - 2001年首次南京演出获得观众热烈反响,消弭了心理隔阂 [20] - 2007年山口裕等日本友人捐建南京紫金草花园,2009年设立"紫金花女孩"铜像 [22] - 2025年在中国驻日使馆演出《和平的花 紫金草》,分发新一年紫金草种子 [24] 团员背景与个人故事 - 95岁前团长藤后博巳曾参加解放战争,毕生致力于反战宣传 [18] - 团员波多野晶子作为战争遗孤被中国家庭收养44年,通过歌声传递和平 [19] - 88岁团员姬田光义坚持揭露南京大屠杀等历史真相并向中国人民道歉 [23]
中国驻加拿大使馆举办电影《南京照相馆》观影会
新华网· 2025-08-12 01:10
活动概况 - 中国驻加拿大使馆举办电影《南京照相馆》观影会 逾200人出席活动共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1] - 活动同步举办图片展 各界人士被电影及图片展展现的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精神所感动 [1] 历史贡献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中国人民付出3500多万军民伤亡的巨大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1]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得到加拿大人民支持 两国共同怀念捍卫正义与和平的英雄 [1] 外交关系 - 中方希望坚定推动中加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携手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繁荣 [1] - 渥太华居民表示要让更多加拿大人观看影片 强调需用心"感同身受"并"见证"历史 [1]
暑期研学:探寻“黑匣子”里的731真相
新华网· 2025-08-09 07:20
731部队罪证陈列馆概况 - 陈列馆外形设计独特 呈飞机"黑匣子"造型 吸引大量中外参观者 [1] - 建成近10年 入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 - 展馆设计理念为"层层加密的卷宗" 参观过程如同打开历史档案 [2] 展馆核心展品与内容 - 展品包括电流孵卵器等细菌实验设备 证实731部队繁殖鼠疫菌进行人体实验 [2] - 展出美国解密档案 含标有"TOP SECRET"的人体实验报告 [4] - 陈列人体解剖手术刀 细菌弹残骸等实物证据 [4] - 播放731部队原成员胡桃泽正邦83分钟口述证言视频 供述人体解剖等罪行 [6] 参观数据与访客反馈 - 暑期日接待量达9000人次 今年以来日均超7000人次 [8] - 研学团队占比显著 主要面向6-14岁中小学生群体 [8] - 访客普遍反映展品比预期更残忍 对3000多名受害者数据印象深刻 [6][8] - 留言台出现"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等参观感悟 [12] 社会教育功能 - 通过史料展示 证人证言 实物证据等多维度呈现历史真相 [2][4][6] - 开展讲座 报告 纪录片放映等配套教育活动 [8] - 展馆定位为"保护罪证而非延续仇恨" 引导参观者思考历史与未来关系 [12]
《南京照相馆》加拿大首映 观众深受触动
央视新闻· 2025-08-09 02:30
电影首映活动 - 电影《南京照相馆》在加拿大渥太华、多伦多、温哥华举办首映式,300余人参与观影 [1] - 首映式上观众共同举起海报和明信片表达对历史的缅怀和对和平的珍爱 [1] - 电影放映结束时现场一片沉寂,许多人脸上挂着尚未擦干的眼泪 [1] - 电影还将于8月10日在萨斯卡通,8月11日在卡尔加里举办首映活动 [2] - 8月15日影片将正式登陆加拿大各大主要城市电影院线 [2] 观众反响 - 多伦多市民约翰·雷诺兹表示电影让他感到震惊,场面过于激烈而不忍观看 [2] - 约翰·雷诺兹认为加拿大人学习的历史忽略了南京大屠杀相关内容 [2] - 一位来自南京的观众表示每一代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去铭记这段历史 [2] - 温哥华中华会馆理事长钱华表示电影真实还原了那段惨痛的历史 [1] - 钱华希望加拿大更多其他族裔的人士来看这部电影 [1] 官方表态 - 加拿大万锦市副市长陈国治认为电影意义非凡,为国际观众提供了解南京大屠杀的机会 [1] - 中国驻温哥华代总领事曾智强调牢记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尊重历史,维护和平 [2] - 曾智表示中加两国在二战期间曾经在东方战场并肩携手作战 [2] - 曾智希望与领区各界一道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2]
《南京照相馆》北美首映引发强烈情感共鸣
新华网· 2025-08-08 01:40
电影首映反响 - 《南京照相馆》北美首映式在美国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德里亚影院举行 放映结束后现场观众情绪凝重并有人高呼"日本道歉" 许多观众流泪且久久未起身[1] - 世界银行工作的马先生表示观影后心里压抑 希望更多人看到这部电影 让南京大屠杀历史被世界铭记[1] - 美国《今日世界》中文电视台创办人黄杰平指出电影提醒华侨华人认识侵华日军罪行 强调日本右翼势力仍在否认历史 呼吁制作多语言版本传播历史真相[1] 官方表态与历史意义 - 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出席首映式并致辞 表示电影跨越时空展现历史黑暗与人性的光辉 提醒战争残酷与和平宝贵[2] - 谢锋强调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前行 指出中美在二战期间并肩作战共护人类和平 现代应共同维护和平避免冲突对抗[2] - 谢锋提出两国应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走出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之道[2] 华侨华人观点 - 在美居住20年的赵洁表示不会忘记历史 希望下一代也能了解和铭记这段历史[1]
《南京照相馆》举行北美首映式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出席
中国新闻网· 2025-08-08 01:12
这部电影取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真实罪证影像,聚焦于一家名为"吉祥照相馆"的避难所,讲述 了馆内的老百姓起初只想在大屠杀中保命,却意外冲印出证明日军屠城罪证照片的故事。该片自7月25 日在中国上映以来反响热烈。 谢锋在电影开场前致辞中说,《南京照相馆》跨越时空,映照出历史深处最黑暗的角落,也折射出 人性最耀眼的光辉,时刻提醒我们战争的残酷、和平的宝贵,提醒我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中新社华盛顿8月7日电 (记者 沙晗汀)《南京照相馆》北美首映式当地时间6日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 附近的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德里亚一家影院举行。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应邀出席首映式,与华侨华人、各 界人士等一道观影。 谢锋说,全体中华儿女以顽强意志、英勇斗争和巨大牺牲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彪炳史册的历史贡献。任何歪曲二战历史真相的图谋,14亿多中国人民都不会答 应;任何开历史倒车的行径,世界上爱好和平的人民都不会答应。 当地时间8月6日晚,《南京照相馆》北美首映式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附近的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德里亚一家 影院举行。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应邀出席首映式,与华侨华人、各界人士等一道观影。图为中国驻美国 大使谢 ...
“这段历史不应该被遗忘”
人民日报· 2025-08-07 22:40
捐赠背景 - 法国友人马库斯·德雷特斯向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无偿捐赠618张抗战历史照片 这些照片由其外祖父罗杰·皮埃尔·劳伦斯珍藏 劳伦斯1914年出生于法国图卢兹 上世纪30年代曾在上海法租界工作[1] - 照片洗印于20世纪30至50年代 均为明胶银盐黑白相纸 内容涵盖淞沪会战前上海民众生活场景及战争爆发后的惨烈景象和日军暴行[1] 捐赠意义 - 照片真实记录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百姓饱受日本侵略者摧残的残酷场景 揭示日本侵华战争历史真相[1] - 马库斯家族认为这些照片不仅是家族经历 更是沉重历史的见证 不应被遗忘[1] 捐赠旨在让更多人了解真实历史 推动西方社会特别是年轻人认知这段历史[2] 捐赠过程 - 2021年马库斯偶然发现这些照片 2025年2月正式无偿捐赠给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1] - 2025年8月4日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举行交接仪式 马库斯从公使陈栋手中接收捐赠证书和感谢信[1] - 2025年以来马库斯团队走访北京 上海 山东等地抗战纪念场馆 系统理解抗战历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