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和平

搜索文档
“热泪盈眶”“英雄”“牺牲”“太科幻了”……180秒解锁那些燃情时刻
央视网· 2025-09-04 10:21
网络参与规模 - 纪念大会各平台同时在线人数超1亿人 全网互动量达每分钟33万次 [1] 用户活跃度变化 - 阅兵话题用户活跃度飙升至前一天最高值的3倍 [3] - 表情符号使用量激增 红心国旗敬礼等符号疯狂刷屏 [3] 实时互动特征 - 直播开始时评论区瞬间点燃 军歌相关留言引发情感共鸣 [4] - 网友留言呈现实时配音特性 表达血液沸腾/热泪盈眶等强烈情绪 [4] 内容主题转折 - 抗战老兵出场时评论区氛围由激动转为庄重 [6] - 英雄牺牲成为媒体互动高频热词 出现频率较上一幕翻倍 [9] 代际情感连接 - 年轻用户通过评论与祖辈产生精神连接 表达荣光传承理念 [8] - 用户通过旗上文字产生情感共鸣 出现念字哽咽现象 [8] 装备展示反应 - 装备方队引发技术惊叹 出现太科幻打外星人等评论 [13] - 弹幕呈现问号叹号特征 用户自嘲军盲但表达安全感 [15] 国际传播影响 - 境外媒体当日刊发多语种报道超1500篇 [17] - 全球社交平台出现超越立场的赞叹钦佩式评论 [19] 跨文化共识 - 网络热议形成跨文化理解与尊重 [21] - 最终共识聚焦历史铭记与和平守护 [21]
新华社与塔斯社联合举办摄影展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新华社· 2025-09-02 15:26
活动背景与目的 - 新华社与塔斯社联合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摄影展 主题为"不朽的功勋 永恒的记忆" [1] - 摄影展通过50多张两社记者拍摄的珍贵照片再现中国和苏联作为二战亚洲与欧洲主战场的历史贡献 [1] - 活动旨在弘扬正确二战史观 发出正义与和平之声 并推动中俄传统友谊及新时代合作 [1] 展览细节与安排 - 展览设于国家金融信息大厦 持续至9日并向公众开放 [1] - 照片记录两国为赢得胜利付出的巨大牺牲 强调守护和平的责任 [1] 合作意义与未来展望 - 两社计划深化交流合作 共同讲述中俄传统友谊故事 书写新时代合作篇章 [1] - 在世界面临共同挑战背景下 保持坚韧团结精神被视为重要指引 [1] - 保存并客观展现二战历史真相被视为避免悲剧重演、维护和平与安全的必要条件 [1]
《我的邻居:约翰·拉贝》展览在德国开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8 23:26
展览概况 - 展览《我的邻居:约翰·拉贝》在德国汉堡开幕,中德政府机构及社会各界百余名代表出席 [1] - 展览由南京大学"拉贝日记与和平城市"团队策划,通过历史档案、实物、照片、影像和多媒体互动呈现拉贝在中国的生活轨迹与人道主义行动 [1] - 展览现场发布原创绘本《约翰·拉贝》 [1] 历史意义 - 拉贝以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身份保护25万以上中国平民,并以日记和照片记录日军暴行 [3] - 拉贝曾外孙强调展览意义非凡,应让更多德国民众了解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及太平洋战场事件 [5] - 德国历史学教授指出南京博物馆史料档案、纪念馆和纪念碑均证实南京大屠杀存在,拉贝日记证词印证历史不可掩盖 [8] 国际合作 - 中方愿与德国等世界各国坚持正确二战史观,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和联合国宪章宗旨 [3] - 各界人士认为直面历史才能铸就真正和平,拉贝的人道主义精神值得后世铭记与传承 [3][6]
正视历史 守护和平
人民日报· 2025-08-14 21:51
历史事件回顾 - 清水英男作为原侵华日军731部队"少年队"队员,于1945年3月入伍,同年8月随战败部队逃离回国 [5] - 在731部队期间,清水英男目睹了婴幼儿标本、被迫参与细菌实验,并参与销毁罪证的行动 [5] - 731部队被描述为"犯下了世界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国家级罪行",其暴行包括人体实验和细菌战 [6] 个人经历与忏悔 - 清水英男于2024年8月重返中国哈尔滨,在"谢罪与不战和平之碑"前公开忏悔 [4][6] - 他长期受到心理创伤,表示"离开731部队后,噩梦一直伴随着我",直到完成中国之行后症状有所缓解 [5][6] - 战后清水英男因731部队经历被限制就业,最终通过考取二级建筑师资格经营小型建筑公司 [7] 日本社会反应 - 清水英男自2015年起参与反战活动,公开731部队经历后遭到日本右翼势力攻击,被污蔑为"骗子" [8][9] - 饭田市和平祈念馆原计划展出731部队证言,但被当地教育委员会阻止,要求修改"南京大屠杀"表述 [9] - 2025年2月,清水英男在东京女子圣学院演讲揭露731部队罪行,有学生表示这是首次详细了解该历史 [10] 历史反思与和平倡导 - 清水英男强调"这段历史不能被遗忘",认为这是对人性、道德及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 [10] - 他持续通过公开演讲传递历史真相,希望在日本社会唤起对侵华战争的反思 [8][10] - 2025年正值抗战胜利80周年,清水英男希望其行动能促使日本政府正视历史 [10]
正义之声 和平之声 人民之声(走进抗战专题博物馆(纪念馆)·特别策划)
人民日报· 2025-07-05 22:02
铭记历史 - 观众通过参观抗战纪念馆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做出的巨大牺牲 [6][7][8] - 展馆中的文物、照片和实物让历史事件更加鲜活,激发观众的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怀 [6][7][8] - 观众留言中多次提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强调铭记历史的重要性 [8][10][15] 教育传承 - 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包括中小学生、大学生和退休人员,都通过参观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6][7][8][10] - 家长带孩子参观纪念馆,通过历史教育培养下一代的民族责任感 [8][11][12] - 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融入抗战历史,引导学生铭记历史、自强不息 [8][10] 民族精神 - 观众普遍表达了对革命先烈英勇无畏精神的敬佩和传承决心 [6][7][8][10] - 留言中强调"千千万万的我们倒下去了,千千万万的我们又站起来",体现民族坚韧精神 [6][7] - 新时代青少年立志报效祖国,部分观众表达参军或从事公共服务事业的愿望 [8][10][11] 和平愿景 - 观众认为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汲取教训、维护和平 [11][12][15][16] - 国际参观者(如加拿大学生、澳大利亚教授)也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反思和对和平的珍视 [12][13][14] - 留言中多次提到"以史为鉴",呼吁共同守护和平、防止历史悲剧重演 [15][16][17] 展馆影响 - 抗战纪念馆通过文物、照片和实物展示,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 [6][7][8][16] - 观众普遍反映参观后深受教育,对民族历史和国家发展有了更深理解 [6][7][8][11] - 展馆设计(如出口的光明象征)强化了"铭记历史、面向未来"的主题 [6][15]
日本各界人士表达和平反战心声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30 09:01
历史反思与和平倡议 - 日本各界代表反省殖民侵略历史,表达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共同心声,300多人出席纪念活动 [1] - 日本籍解放军老战士元木光子以97岁高龄坚持参加活动,强调"铭记历史、守护和平"的信念 [1] - 社民党党首福岛瑞穗书面致辞反对炒作"台湾有事"和强化日本军事力量,认为这是背离历史的愚行 [2] 村山谈话与历史清算 - 继承和发展村山谈话会理事长藤田高景强调"村山谈话"对侵略历史的反思,批评右翼势力美化历史的行为 [3] - 抚顺奇迹继承会代表饭田弓子讲述抚顺战犯管理所的故事,近千名战犯通过教育认罪并回国后终生赎罪 [3] - 评论家加藤周一指出歪曲历史会伤害日中关系和日本荣誉,主张正视错误并批判的勇气 [3] 青年与民间和平努力 - 广泛国民联合代表羽场久美子呼吁反省侵略历史,支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南方"发展 [4] - 民间组织绿党负责人对马哲子组织年轻人赴华参访,揭露"三光作战"和细菌战历史,推动日本社会正视历史 [4] - 日本留用人员后代神崎多实子赞扬中国大使馆邀请小型友好团体,坚定从事和平友好事业的信念 [6] 日籍八路军与后代责任 - 日本八路军老战士遗属小林阳吉讲述"日籍八路军"觉醒思想、反对战争的故事,强调历史教训的重要性 [6] - 小林阳吉指出民族反省比宽容更重要,只有勇于反省的国家才能赢得尊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