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抗日战争
icon
搜索文档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朱宝琛:倾家荡产为抗日
新华社· 2025-08-22 09:10
"在组织社区、校园的日常宣讲中,能明显感受到大家对抗日英烈舍小家顾大家、无畏牺牲精神的震撼 和敬仰。"温小琴说,目前,平遥县史志研究室正在筹备《中共平遥县抗日战争回眸》一书的出版,里 面收纳整理了朱宝琛等英烈的故事。 1937年10月下旬,日军侵占平遥县城,县政府人员及游击队决定撤往吕梁孝义。由于游击队人多,粮食 供应面临较大困难,朱宝琛从自家合股的面粉公司拿出6000余斤面粉献给游击队,并动用家中的4辆2套 骡马大车运输。他说:"不给日寇留下,献给抗日用。" 1938年12月,中共晋西特委任命朱宝琛为中共汾阳县委书记,后又调往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 员委员会工作。当时他携爱人、幼子、侄儿和家里的车夫,连同大车和离石店铺的财物,一起参加革 命,受到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组织部部长南汉宸的赞誉:倾家荡产为抗日,全家老少去革命。 1941年秋,日军向晋察冀边区进行"铁壁合围"大"扫荡",企图占领灵丘县南山的要镇上寨和下关。朱宝 琛主动要求带警卫连在岸底、上庆截击,袭扰日军。在一次袭扰战中,他们被日军从侧翼包围。突围 中,朱宝琛不幸中弹牺牲。 "在抗战史志的日常宣传中,朱宝琛的故事是必讲的一段经典。"平遥县史志研究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关键战场|战果辉煌 车桥战役揭开华中局部反攻序幕
央视网· 2025-08-22 03:08
央视网消息:江苏淮安车桥镇是一座享有"苏北小南京"美誉的商贸古镇。81年前,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抗战时期的著名战役——车桥战役。 新四军集中五个团兵力,以游击战和运动战相结合,攻坚打援并举,取得辉煌战果。 这里是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当年就是在这里发出指令,使新四军以五个团的兵力,实现了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四个根据地历史性 地连接。 车桥战役烈士陵园讲解员杨颖称:"车桥战役是1944年3月5日凌晨1点50分打响,首先就是进攻车桥这个据点。车桥这个据点当时有53座碉 堡,'飞将军'陈福田腰间绑满了手榴弹,手上拎着一个十字镐,肩上背了一个云梯,飞身上碉堡之后,用手上的十字镐在碉堡顶盖砸了一个 洞,并且将腰间的手榴弹一股脑从碉堡顶盖就扔进去。" 不到一小时,新四军次第突破围墙,攻下十多座碉堡,占领车桥全部街道,分割包围日伪军。激战至中午,我军将敌寇压缩在核心工事 内。在山炮轰击下,日军残部被全歼。所谓"铁打的车桥"被新四军在一天之内攻克。攻打车桥时,为防止赶来救援的日寇对我攻城部队反包 围,战役总指挥粟裕将三分之二兵力埋伏在了援军的必经之地——芦家滩。 车桥位于淮安城,因河道上有5座石桥俯瞰全镇,形如繁体"車"字而得 ...
“我负责的两条交通线始终没有暴露”(时空对话)
人民日报· 2025-08-21 22:13
人物背景 - 105岁琼崖纵队老战士陈玉兰曾担任中共地下交通员 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解放海南五十周年纪念章等荣誉 [3] - 1939年于海南文昌南阳乡加入中国共产党 负责敌占区情报传递与人员护送工作 [3] - 其丈夫林洪存为琼崖纵队指战员 1950年获授特别功臣称号 两人于海南解放后正式成婚 [6] 抗战经历 - 左腿留有十余厘米伤疤 系送情报时负伤所致 曾表示不后悔且不怕牺牲 [3] - 掌握5条秘密交通线路 包括大部队行进路线 重要人员隐蔽路线 常规接头路线 物资运送路线及紧急备用路线 [3][4] - 依靠环境细节判断敌情 通过鸟类飞行动物叫声粪便气味等迹象规避埋伏 曾因警觉旱烟味成功避开日伪军巡逻队 [4] - 1942年日军扫荡期间因伤滞留 依靠村民冒险送饭及草药治疗幸存 [5] - 曾为保护群众抗日捐款冒险潜入洪水 在急流中分文不少找回钱款 [5] 战术贡献 - 参与制作荔枝炮土制武器 采用箭毒木毒汁增强杀伤力 [5] - 通过投放有毒植物破坏日军水源 导致敌军疾病流行士气低落 最终迫使日军撤离南阳乡 [6] - 南阳乡采用坚壁清野战术 在扫荡中牺牲300余名烈士 2000余名群众遇难 18个村庄被毁 [4][6] 历史传承 - 曾庇护琼崖纵队领导人冯白驹与庄田 将革命文物无偿捐赠海南省史志馆 [7] - 家属强调铭记先辈用鲜血书写的历史 [7]
抗战老兵王振斌16岁参军抗日,冲锋在前多次负伤——“靠着坚定信仰和无畏勇气,在战争中成长”(时空对话)
人民日报· 2025-08-21 06:49
军事生涯 - 1940年加入八路军担任勤务兵 1941年部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并转入游击战 [3][5] - 参加高杨战役担任尖刀连成员 采用挖沟近敌战术突破敌人防线 [6] - 在苏北抗日根据地参与50余次战斗 摧毁日伪军据点50余处 [7] 作战经历 - 1942年首次负伤腿部中弹 伤愈后继续前线作战 [6] - 阜宁战役中指挥小钢炮攻坚 两发炮弹迫使守敌投降 [7] - 抗美援朝期间被炮弹炸伤额头 休养5个月后重返前线 [8] 个人贡献 - 离休后累计捐款及缴纳特殊党费20余万元 衣橱仅保留10件衣物和两双鞋 [8] - 撰写2万余字战斗回忆录 接待年轻群体进行红色教育 [8][9] - 被多校聘为校外辅导员 坚持宣讲革命历史故事 [8] 晚年生活 - 101岁仍每日关注新闻 关心国家发展与国际局势 [9] - 认为当前生活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幸福 肯定国家发展成就 [9]
我的亲人是英雄!从家史故事,读懂14年抗战→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1 00:12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抗战14年, 给你的家族留下了怎样的痕迹? 你的家里, 还能找到他们的故事吗? 日前, "国资小新"联合光明日报 在知乎平台真诚发问, 收到了多位国资央企在职或退休职工和 上百位网友的家史分享。 80年了,"抗战胜利"四个字, 于历史是庄重的句点, 于民族是重生的里程碑。 于家庭, 则是亲人血和泪的过往、 荣誉和担当的传承。 "你若记得,我便活过。" 抗战 14年,给你的家族 下了怎样的痕迹? "父亲和伯父没留下一张照片, 我至今也不知道他们的样子" 1939年,我的父亲王克和、伯父王克俭、叔叔王凯琦 一同加入八路军,投身抗日。 1941年父亲牺牲,年仅22岁。在弹尽粮绝、战友牺 牲、阵地被围的绝境下,他摔碎步枪,拉响最后一颗 手榴弹,与冲上来的日军同归于尽。第二年,伯父也 牺牲了。 他们的家人, 是冲锋陷阵的战斗英雄。 草鞋踏碎泥泞,步枪刺破烽烟。 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不屈的长城。 "弟兄们,身后就是家园!" 父亲和伯父没留下一张照片,我至今也不知道他们长 什么样子。只剩叔叔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抗 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中幸存,带着满身伤痕归国,继续 参加新中国的建设。 后来,我成 ...
“靠着坚定信仰和无畏勇气,在战争中成长”(时空对话)
人民日报· 2025-08-20 22:52
抗战老兵王振斌生平经历 - 1924年1月出生于江苏省涟水县跨河乡贫苦家庭 全家九口人无田产 靠出卖劳力维持生计 [6] - 1940年7月加入八路军任勤务兵 1941年部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 任连队战士 [5][7] - 参加高杨战役 阜宁战役等战斗 在苏北抗日根据地参与打掉日伪军据点50余处 [8][9] 军事生涯与贡献 - 194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入党仪式在树林中秘密进行 申请书宣读后立即销毁 [7] - 抗战期间多次负伤 1942年腿部中弹仍坚持返回前线 [8] - 参加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 在朝鲜战场被炮弹炸伤额头 回国治疗5个月后主动重返前线 [10] 离休后生活与贡献 - 1981年离休后保持艰苦奋斗作风 衣橱内衣服不超过10件 累计捐款及缴纳特殊党费20余万元 [10] - 被多所学校聘为校外辅导员 整理2万余字战斗回忆录 持续为青少年提供红色教育 [10] - 坚持每日观看新闻 关注国家发展与国际局势 认为当前人民生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幸福 [11]
抗战老兵张宜顺11岁参军担任看护员——“哪里有伤病员,我就到哪里去”(时空对话)
人民日报· 2025-08-20 13:11
张宜顺早年经历 - 1933年出生于山东淄博贫困家庭 11岁投身抗战成为看护员[4] - 9岁时被日军强征下矿井挖煤 矿道仅80厘米高 儿童需光身背煤筐作业 挖煤不足会遭柳条抽打[5] - 1944年因抗日军属身份 父亲遭日军抓捕 后全家逃往沂蒙山抗日根据地 途中靠挑陶瓷换粮生存[6] 抗战参与及思想转变 - 1944年首次参与战场救护 在沂水县战斗中护理八路军俘获的3名受伤日军士兵[7] - 最初拒绝护理日俘 经指导员教育后接受任务 通过写字条和手势沟通满足伤俘需求[7][8] - 护理的日俘马山战后转变立场 1945年撰写讲稿拥护抗战胜利[8] 军事生涯与战后发展 - 抗战期间主动学习文化 认为"要当好兵必须要有文化"[9] - 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3年随部队南下福建部队医院工作[9] - 1978年转业至漳州卫生系统 曾任漳州市卫生防疫站党委书记[4][9] 历史传承与现状 - 92岁高龄仍持续参与学校社区活动 讲述抗战故事[9] - 目前配合漳州市"抗战老兵记忆抢救"专项 通过口述史采集、实物数字化等方式保存历史[10] - 强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幸福生活" 要求子孙传承对党的热爱[10]
101岁抗战老兵李德富:“不敢称英雄,只能说英勇”
新华网· 2025-08-20 06:32
抗战老兵李德富生平事迹 - 李德富1929年5岁随母迁居山东投靠铁路工人父亲 12岁成为铁路学徒工[2] - 1939年15岁与父亲加入铁路工人抗日队伍 通过拆卸铁轨破坏日军运输线[2] - 后加入八路军 父亲任班长 本人负责宣传动员和组织群众抗日[4] 战斗经历与功绩 - 1940年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 排长赵凤年称其获得"政治生命"[5] - 参与小埠子战斗 活捉5名日军获得每人一斤猪肉奖励[8][9] - 1943年任铁道游击队中队指导员 开展扒火车炸桥梁等破坏行动[11] - 全歼日军伪装游击队 救下十余群众 被队员称为"福将"[12] - 1945年冬在沙沟火车站见证千余名日军缴械投降[12] 宣传教育与晚年生活 - 1980年离休后成为义务宣讲员 向机关学校讲述抗战经历[13] - 在武汉市武珞路小学向学生讲述歼灭日军小队长渡边一郎事迹[13] - 保持节俭生活习惯 自行修理物品 穿破洞背心[13] - 101岁生日时表示"不敢称英雄 只能说英勇"[14] 文化传承与精神象征 - 数十年传唱《黄河颂》用歌声激发抗日斗志[6] - 在鲁南山区为战友群众演唱 后被选送干部轮训队学习[6] - 轮训期间接触经历400多次战斗的长征英雄何万祥[6] - 为汉口鄱阳街小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演讲[4][13]
回忆东北抗战史 军民鱼水情深重
新华网· 2025-08-20 02:15
冯建军说:"父亲没有细谈过在抗战时期大小几百余次战斗,他只是在回忆录里详细记录了自己在 大柏山战斗身负重伤后,得到原沂水县(现沂南县)李家林村刘中起一家的救助。八路军是鱼,老百姓 是水,鱼儿离不开水,鱼水情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全国人民,离不开沂蒙儿女的奉献 和流血牺牲。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再次感谢沂蒙人民及刘中起爷爷一家对父亲的精心救护,向牺牲 的抗日父辈们致敬!" 新华网沈阳8月19日电 近日,辽宁省社会组织促进会红色文化工作委员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座谈会在沈阳市召开。辽宁省社会组织促进会成员、参与抗日战争的军人 后代等40余人参会。 辽宁省社会组织促进会会长刘平认为,辽宁在抗日战争中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挑战,众多抗日英雄 的事迹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要记住那些为国家和民族付出巨大牺牲的先烈们。"刘平说,鼓励相关专家利用好辽宁省红色 文化资源,积极配合各市党史研究机构挖掘、整理东北地区抗战历史的史料。 朝阳代表冯建军系八路军山东纵队一支队八路军老战士冯忠智的长子。座谈会上,冯建军介绍了父 亲冯忠智在山东参加抗日战争的经历。 辽宁省社会组织促进会红色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爱国将领柳树人:血洒他乡护国门
新华社· 2025-08-20 01:26
昆仑关战役中,中国军队与日军进行了三次反复争夺,战斗打得非常惨烈。经过14天的激烈战斗,日军 往九塘方向溃逃,中国军队取得了最终胜利。战役结束后,柳树人正式升任国民革命军第5军200师599 团团长。 1941年春,200师奉调安顺休整驻防,离乡10多年后,柳树人随军回到家乡。1942年初,柳树人与一位 家乡女子喜结连理,只是新婚不久,200师便奉命远征缅甸,柳树人随军出征,未有子嗣。临行前,他 着便衣与妻子及兄嫂合影,拍摄的一张照片成了他留给家人最后的纪念。 新华社贵阳8月18日电 题:爱国将领柳树人:血洒他乡护国门 新华社记者郑明鸿 在贵州省安顺市第一高级中学的校史馆里和教学楼走廊上,可以看到不少印有先烈英勇事迹的宣传展 板,1942年牺牲于滇缅抗日前线的柳树人是其中之一。 柳树人,1905年出生于贵州安顺,1926年4月至1927年8月在黄埔军校第五期步兵科学习。抗日战争期 间,他先后参加过保定战役、台儿庄战役、长沙会战和昆仑关战役等一系列战役,屡立战功。 1942年3月初,作为远征军的先头部队,200师开进缅甸南部小城同古,接替原驻防英军防务。同古距仰 光260公里,扼公路、铁路和水路要冲,城北还有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