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icon
搜索文档
纵向帮扶引“智”来,省食品检验所专家把脉新丰米酒产业
南方农村报· 2025-06-21 12:31
行业背景 - 新丰地处中国米香型白酒黄金酿酒带,拥有不可复制的地理产区禀赋 [7] - 新丰江源头弱碱性、低硬度的优质水源对米酒关键风味物质的形成具有显著催化作用 [7] - 以回龙镇松山村为代表,当地依托天然禀赋有多年的酿酒传统,已形成独特历史文化 [8][9] 产业发展现状 - 新丰酒产业在传承传统酿造工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发展路径 [10] - 产业在升级、品质提升、检验检测技术应用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 [11] - 作为粤北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新丰面向庞大湾区市场的区位优势明显 [17][18] 专家帮扶行动 - 省食品检验所专家团队深入新丰县遥田镇金山村、回龙镇松山村为当地米酒产业提供专业指导 [3][6] - 专家实地走访多家传统酿酒作坊,从原料选取、发酵工艺到成品酿造全流程进行细致把脉 [13][14] - 专家针对卫生条件、储酒设备及质量管控等环节提出改进建议,并就完善检测体系、提升产品稳定性给出具体方案 [14][15] 政企合作规划 - 在省纵向帮扶驻新丰工作队牵头单位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引下,新丰县将与省食品检验所专家建立常态化联系合作 [18][19] - 合作将通过检验检测挖掘新丰米酒特色,推动酿酒小作坊改进生产工艺、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19][20] - 该举措旨在助力新丰县酒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突破与发展 [20]
中国铁建牵手广东5地市,“筑”就镇村蝶变“实景图”
南方农村报· 2025-06-19 03:34
核心观点 - 中国铁建通过市场化项目反哺公益项目的创新模式,积极参与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镇村风貌提升和产业融合发展 [8][9][19]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汕头、潮州、揭阳、云浮、肇庆五地市累计助力项目910个,已开工655个,投资额达118.56亿元 [9][10] - 公司通过"美丽环境"激活"美丽经济",带动当地民宿、餐饮等业态发展,实现农文旅融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47][48][49][50][53][54][55][58][59][60] 项目概况 - 深度参与的"潮州饶平积极探索供排水一体化运营改革"和"肇庆高要以光伏'小切口'助推兴村富民"等项目入选全省典型案例 [10][11][12] - 参与编制乡镇规划22个、典型镇规划13个,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擘画发展蓝图 [43][44] - 所属三个设计院、十八个工程局全面助力"百千万工程"建设,承担五市28个区县172个镇街的建设任务 [69][70] 典型案例 - 揭阳普宁市大坝镇白坑村:改造民居外立面,保留潮汕韵味的同时提升美观度,打造"环白坑湖旅游生态圈"重要节点 [2][3][4][5][7][77][78] - 汕头市潮阳区海门镇:打造4500平方米海浪主题彩绘墙等节点,带动民宿、餐饮等业态发展 [47][48][49][50][51][52] - 汕头市南澳县后兰村:进行道路改造和农房微改造,新建乡村会客厅,全村民宿达34户,202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18000元 [53][54][55][57] - 揭阳普宁市大坝镇马厝宅村:将闲置荒地改造为8000多平方米特色花海,吸引游客并促进地摊经济和花海经济发展 [58][59][60][62] 合作模式 - 开创"央企助力兜底+乡亲捐赠补助+党员干部带头+专业团队指导+本地工匠施工"的全新模式 [72][73][74] - 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实施、群众参与"的共建模式,在保留传统建筑风貌的同时完善公共设施 [79][80][81] - 积极探索"市场化+公益"和"微利+公益"模式,助力城乡风貌提升与人居环境整治 [83][84]
中山启动四个升级改革行动∣“百千万”周周见
南方农村报· 2025-06-18 10:32
中山启动四个升 级改革行动∣"百 千万"周周见_南 方+_南方plus 中山启动四个升 级行动,印发产 业科技、城乡形 态、政务服务、 社会治理四个升 —— 级改革行动方 案;佛山出台 《"四山两江"文 旅精品区行动方 案》,提出实施 重点片区提档升 级行动,打造农 文商旅融合示范 区;茂名专题研 究推进化州以县 城为重要载体的 新型城镇化建 设,谋划"两江 三岸"风貌提升 与业态布局。 【省直动态】 本文收录于专题 # 过去一周,广东 各地各级持续推 动"百县千镇万 村高质量发展工 程"走深走实 自然资源厅: 2025年第三批24 个全域土地综合 整治实施方案获 批 近日,广州市花 都区等24个全域 土地综合整治实 施方案已顺利通 过审查,由省自 然资源厅正式批 复同意。今年将 继续以优中选 优、服务"百千 万工程"实现"三 年初见成效"为 导向,着力推进 2025年度实施方 案的审查工作。 此次获省自然资 源厅批复的24个 实施方案,分别 来自广州、深 圳、韶关、河 源、梅州、东 莞、中山、江 门、阳江、湛 江、清远、潮州 共12个地市,涉 及广东省"百千 万工程"典型镇7 个、新型城镇化 试点县2个。通 ...
出了家门进厂门! 陆河微工厂带动超万人就业 | 众说百千万②
南方农村报· 2025-06-18 00:33
出了家门进厂 门! 陆河微工厂 带动超万人就业 | 众说百千万②_ 南方+_南方plus "这原来是一家 陶瓷厂,现在也 转型为制衣厂 了。"汕尾市陆 河县服装协会会 长、高砂村党总 支部书记孔维振 指着路边的一家 工厂介绍道。这 家工厂的转型, 正是"百县千镇 万村高质量发展 工程"实施以来 陆河产业转型升 级的生动缩影。 如今,800多家 服装类企业遍布 镇村,跨境电商 孵化基地内夜夜 灯火通明,全县 超6000名妇女实 现"家门口就 业",上万村民 可以"出家门、 进厂门",县域 服装产业年产值 突破25亿元。 "让老人不空 巢、儿童不留 守、富余劳动力 变富裕动 力。"孔维振道 出了陆河微工厂 发展的美好愿 景。 0:00 / 3:05 (在陆河,出了家门就进厂!时长共3分05秒) 河田镇高砂村正 是陆河县服装产 业微工厂的发源 地。2021年,村 支书孔维振以服 装产业升级为契 0:00 / 3:05 机,成功在村内 引进首家服装加 工厂。由深圳返 乡的村民孔会青 也成为了首批在 家门口就业的村 民。相比在深圳 打拼,200米的 通勤距离,每月 4000元的保底收 入让她既能兼顾 家庭,又能获得 经 ...
汕尾陆丰五金产业带动超4万人“家门口”就业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17 08:01
五金产业发展现状 - 汕尾陆丰市"三甲"地区五金产业年销售额突破12亿元,带动400余家企业及4万余个就业岗位 [1] - 甲子镇五金产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2003年和2008年分别被评定为汕尾市和广东省专业镇,确立省内领先地位 [1] - 产业带动有机化工、电子、物流等相关行业发展,推动地区经济多元化 [1] 产业发展瓶颈与突破 - 电镀环节外流导致生产成本增加50%以上,削弱市场竞争力 [1] - "三甲"五金配件产业园规划54公顷,13栋厂房已开工,万洋集团投资建设电镀万洋众创城项目 [1] - 电镀废水处理站于去年年底动工,为17家入驻企业解决核心环保问题 [1] 产业园与产业链升级 - 电镀废水处理站降低企业生产运输成本,提升效率及资金周转率 [2] - 陆丰电镀万洋众创城项目形成"前店后厂"模式,推动产业集聚与空间重组 [2] - 百可适五金公司近三年研发投入占比7.91%,转化16项科技成果,引进400万元自动化设备提升质量 [2] 产业链与就业影响 - "三甲"地区形成压铸、注塑、模具设计到包装、物流的完整产业链 [2] - 产业链发展带动本地就业并吸引周边劳动力流入 [2]
全力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丨市委书记抓乡村振兴(2025.06.09-06.15)
南方农村报· 2025-06-17 03:30
0:00 6月9日至15日, 各地市在乡村振 兴领域持续发 力。梅州市加快 耕地集中连片流 转,发展富民兴 村产业。中山市 高质量建设示范 带,项目化推进 典型镇村建设。 阳江市着力推动 农村集体"三 资"管理规范 化、制度化、信 全力推进撂荒地 复耕复种丨市委 书记抓乡村振兴 (2025.06.09- 06.15)_南方+_ 南方plus 本文收录于专辑 息化。茂名市挖 掘优势做足"特 产"文章,并加 力推进 "土特产" 产业化发展。肇 庆市将探索建设 更多未来零碳社 区、共享菜园, 走出一条"以工 促农、村企共 赢"的发展路 子。潮州市全力 攻坚典型镇建设 问题,整治典型 村人居环境问 题。云浮市推进 撂荒地复耕复 种,推行规模化 种植,坚决守牢 粮食安全底线。 梅州市委书记马 正勇: 加快耕地集中连 片流转 6月12日,2025 年梅州市委农村 工作会议暨深入 实施"百县千镇 万村高质量发展 工程"推进会在 梅城召开。市委 书记马正勇出席 会议并讲话,强 调要加快耕地集 中连片流转,实 现"小田变大 田",引进种植 大户推广机械 化、规模化种 植,不断提升粮 食种植能力水 平。要发展富民 兴村产业,做大 ...
凝聚更多爱心力量,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召开第七届三次理事会议
南方农村报· 2025-06-16 11:30
凝聚更多爱心力 量,广东省乡村 振兴基金会召开 第七届三次理事 会议_南方+_南 方plus 6月16日,广东 省乡村振兴基金 会召开第七届三 次理事会议,深 入贯彻省 委"1310"具体部 署,围绕推 动"百县千镇万 村高质量发展工 程"实现三年初 见成效,高质量 推进绿美广东生 态建设、推动乡 村全面振兴等重 点工作展开交流 座谈。省农业农 村厅党组书记、 厅长刘棕会,厅 二级巡视员陈 荣,厅相关处室 负责人,基金会 理事长罗惠兰及 理事、监事、名 誉理事参加会 议。 会议介绍了基金 会今年参 与"6·30"助力乡 村振兴活动的方 案,发出了活动 倡议书,报告了 2024年度审计情 况、今年上半年 工作主要情况和 下半年主要工作 计划。今年1至5 月,基金会积极 动员社会力量, 凝聚政企社帮扶 合力,聚焦81个 乡镇的脱贫村、 集体经济薄弱 村,联动59家爱 心企业开展产业 就业帮扶、美丽 乡村建设、民生 作,责任重大、 使命光荣。"刘 棕会高度评价了 基金会的工作, 并向相关理事、 监事及其所在单 位对乡村振兴事 业的贡献表示衷 心感谢。他强 调,当前"百千 万工程"正处 在"三年初见成 效"的关键节 ...
如何更高质量推进“百千万工程”?中山发布四个升级行动方案
南方都市报· 2025-06-13 11:57
中山市"百千万工程"四个升级行动方案 - 中山市发布产业科技、城乡形态、政务服务、社会治理四个升级行动方案,旨在更高质量推进"百千万工程" [1] - 四个升级行动以改革为路径,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是三大攻坚战的深化提升和实现"强美治"的战略举措 [1] 产业科技升级改革行动 - 方案从"发展什么产业"、"怎么布局"、"怎么发展"、"怎么保障"四个方面提出28条升级改革举措 [2] - 目标是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经济强 [2] 城乡形态升级改革行动 - 聚焦人居环境短板弱项,推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全面优化 [2] - 目标到2025年底打造一批城乡形态升级标志性成果,2027年建成一批"三生融合"高品质空间,2032年实现全市域面貌焕然一新 [2] 政务服务升级改革行动 - 聚焦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智慧政务改革创新城市目标 [2] - 提出38项改革举措,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型政务服务体系 [2] 社会治理升级改革行动 - 聚焦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提出23项具体举措 [3] - 目标是动员社会力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实现社会治 [2]
经济第一大省,力捧“顶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3 01:18
影视文旅联动效应 - 电视剧《长安的荔枝》开播后带动线上线下"荔枝热潮",实现"影视+文旅+新消费"联动模式 [1] - 生鲜平台数据显示广东荔枝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60% [1] - 广东与西安两地文旅媒体发布剧集相关景点攻略,大唐荔枝乡等景区游客打卡量显著提升 [1] 广东荔枝产业现状 - 广东荔枝栽培面积、产量与产值全国第一,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超180万人 [2] - 2025年广东荔枝产量预计约160万吨,省农业农村厅牵头制定促销行动方案 [2] - 针对9个主产区策划错峰产销活动,延长鲜果供应周期 [2] 品牌建设与政策支持 -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解决农产品品牌多而不精问题 [1] - 广东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化"12221"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2] - "12221"体系连续4年写入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目标实现品牌打造与农民致富 [3] 产业升级与国际拓展 - 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名录中广东占21/31个荔枝品种,包括高州桂味荔枝等 [3] - 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入选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3] - 组建全国最大荔枝出口集团中荔集团,培育出口示范基地与企业 [3]
城市24小时 | 经济第一大省,力捧“顶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2 16:04
影视+文旅+新消费联动效应 - 电视剧《长安的荔枝》热播带动广东荔枝线上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60%,并联动文旅景点形成主题旅游线路[1] - 剧集通过"大剧助农"模式实现影视IP与农产品销售的深度绑定,推动"大唐荔枝乡"等剧集相关景点游客打卡量显著提升[1] - 该案例验证"影视+文旅+新消费"模式对特色农产品品牌溢价的有效性,为农业品牌建设提供新路径[1] 广东荔枝产业升级战略 - 广东荔枝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超180万人,2025年预计产量达160万吨,占全国主导地位[2] - 实施"12221"市场体系:建立农产品大数据平台+双队伍+双市场+双活动,目标实现品牌溢价与农民增收[3] - 全省组建中荔集团打造出口示范基地,21个品种入选全国名优特新名录,占全国总量的68%[3]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程 - 广东启动"百县千镇万村工程"破解区强县弱困境,覆盖122个县区+1613个乡镇+2.65万行政村[2] - 通过荔枝产业示范带动县域特色经济发展,茂名/增城/东莞荔枝种植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3] - 计划2027年实现农产品市场体系初见成效,2035年完成县域经济根本性转型[3] 区域经济合作动态 - 长三角与中部9省签署数字素养共建协议,覆盖沪苏浙皖晋赣豫鄂湘,构建跨区域数字人才培养体系[9] - 海洋经济竞争力榜单显示:上海/天津/青岛居前三,广东7城入围前50强(广州第4/深圳第5/珠海27)[12][13] - "粤车南下"政策推进粤港澳交通互联,预计年内实现广东私家车经港珠澳大桥免配额赴港[7] 就业市场趋势 - 2025年本科绿牌专业榜单显示:电气工程/微电子等能源动力类、电子信息类专业持续霸榜[11] - 机械电子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信息工程近五年3次上榜,反映先进制造与数字经济领域人才缺口[11] - 车辆工程首次进入绿牌专业,预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人才需求激增[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