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五一”假期文旅热、消费旺、活力足 一组图片展现缤纷假日生动图景
央视网· 2025-05-02 09:16
文旅市场整体表现 - 五一假期文旅市场呈现井喷式增长 景区人潮涌动 酒店满房预定 餐饮 购物 娱乐等消费场景持续升温 [1] -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显著增长 假期首日预计超3 4亿人次 同比增长8 0% [2] - 国内长线游预订占比达46% 机票 租车 酒店 火车票 民宿等均呈两位数增长 [4] 交通出行数据 - 公路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3 14亿人次 同比增长7 8% [2] - 铁路发送旅客2311 9万人次 创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2] - 5月2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930万人次 [2] 热门旅游目的地及业态 - 重庆洪崖洞景区灯火通明 游人如织 千厮门嘉陵江大桥人潮涌动 [5] - 济南大明湖超然楼吸引数千名游客 亮灯瞬间成为拍照打卡热点 [5] - 山东日照万平口和灯塔广场风景区人气爆棚 游客享受海滩休闲时光 [7] - 北京故宫博物院游人如潮 外国游客数量显著增加 [9] - 香港湾仔临时海滨花园举办1000架无人机表演 截至5月1日16时共有近59万人次出入境 其中内地旅客超18 2万人次 [11] 旅游消费趋势 - 长线游 深度游成为市场新引擎 乡村游 智慧旅游等业态丰富游客体验 [4] - 入境免签政策优化提升外国游客吸引力 各大景点外国游客数量增加 [9]
桂林旅游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 创新求变推动文旅转型升级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05:35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积极回应行业热点与发展命题,通过系统性战略规划与创新实践提升竞争力,为游客提供优质体验,也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1][4] 业绩说明会回应 - 公司重视网络意见建议,策划“并肩提质效聚力树新标——我服务我承诺”品牌宣言行动,已进入实战阶段,强化服务保障体系 [1] 发展战略 存量优化与增量提升 - 进行产品创新,携手人民网打造“AI 游桂林”智能平台,推出 AI 主题游船、虚拟导游“数字刘三姐”等创新产品 [2] - 深挖资源禀赋,以“休闲度假 + 深度体验”为核心,构建沉浸式文化与主题研学产品矩阵,开展跨界合作开发定制化服务与文创品牌 [2] - 打造高端定制类产品,加速从“旅游服务商”向“价值共创者”转型升级 [2] 开拓新赛道与项目建设 - 布局低空游览项目,打造“游山水、买全球”新消费模式 [3] - 围绕漓江核心资源打造大漓江中心景区,探索多日深度游产品,构建“水陆空”立体旅游体系 [3] - 整合两江四湖、古宋城资源,打造一站式诗意栖居综合体 [3] - 推进两江四湖主题夜游、银子岩创 5A 级景区、温泉养生 IP 等项目建设,谋划收购成熟项目 [3] 2025 年计划 - 加大不良资产优化盘活、抓资产经营促内生增长、以项目打造促外延式扩张提升业绩 [3] - 参加国际文旅宣传和交流活动,塑造桂林国际旅游城市形象,吸引境外游客 [3]
研判2025!中国旅游行业发展背景、产业链、旅游人次、旅游总花费及发展前景分析:旅游市场发展稳健,跨境旅游服务持续优化[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9 01:29
旅游行业概述 - 我国旅游业是全球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旅游市场之一,旅游已成为大众化生活方式 [1][16] - 2020年受疫情影响营收断崖式下跌,2020-2022年低位运行(营收≤3亿元),2022年后逐步复苏 [1][16] - 2024年进入繁荣发展新周期,主要指标(总花费、出游人次等)已恢复至2019年水平 [1][16] 行业数据表现 - 2024年全国国内出游人次56.15亿(同比+14.8%),其中城镇居民43.70亿(+16.3%)、农村居民12.45亿(+9.9%) [1][16] - 2024年国内游客总花费5.75万亿元(同比+17.1%),城镇居民花费4.93万亿元(+18.0%)、农村居民0.83万亿元(+12.2%) [1][16] - 2024年入境游客1.32亿人次(同比+60.8%),恢复至2019年九成以上;总花费942亿美元(+77.8%) [17][19] 政策支持 - 2024年4月"信号升格"专项行动:提升5A/4A景区等移动网络覆盖,支持4K/8K视频、VR/AR应用 [8][9] - 2025年1月"百城百区"计划:鼓励发放文旅消费券、满减优惠,推动区域一体化惠民措施 [8][9] - 2023年《国内旅游提升计划》:目标2025年市场规模合理增长,优化旅游公共服务和监管机制 [9] 产业链与资源 - 产业链覆盖"食住行游购娱",上游包括景区资源、交通、住宿等,中游为旅游企业,下游为游客群体 [12] - 2023年我国A级景区1.57万家(5A级358家),景区管理制度完善推动接待能力提升 [14] 重点企业格局 - 第一梯队(营收>20亿元):中青旅(2024年营收99.57亿元/+3.34%)、宋城演艺(2024H1旅游服务收入2.7亿元/+103.01%) [22][24][26] - 第二梯队(10-20亿元):黄山旅游等;第三梯队(<10亿元):张家界、桂林旅游等 [22] 发展趋势 - 智慧化转型:5G/AI推动VR体验、智能导览普及,大数据优化景区客流管理 [28] - 文旅融合:非遗、红色旅游等主题产品受捧,夜间经济与IP创新(如大唐不夜城)增强吸引力 [29] - 绿色旅游:低碳酒店、新能源交通工具普及,政策推动生态保护与循环经济模式 [30] 发展背景 - 2023年人均文化和旅游事业费90.8元,2024年人均GDP 9.57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4.13万元(增速均>4%) [10] - 收入增长增强旅行意愿,国民经济与旅游消费形成良性循环 [10]
50万人涌入,南沙这一幕刷屏!网友戏称“宇宙第一”,老外也来打卡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6 04:37
文旅经济新趋势 - 粤港澳大湾区灯会在15天内吸引超过30万名游客,带动南沙主要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营业额同比增长50%-70% [2] - 从1月22日至3月4日,粤港澳大湾区灯会累计吸引近50万游客入园,其中56%来自省外,12%为港澳游客 [2][9] - 南沙政府发放300万元灯会专属消费券,设计300元住宿餐饮消费券和"满300减150"住宿券,有效拉动当地消费 [7] 科技赋能文旅创新 - 广东全省文旅项目2024年科技投入同比增长62%,Z-BOX沉浸空间、博物馆裸眼3D成为标配 [9] - 游客可通过AR眼镜或手机APP"e游"天后宫,虚拟祈福莲花与真实灯组交相辉映 [9] - 广东凭借华为、腾讯等技术优势,开发"沉浸式元宇宙"和"全场景AI+SaaS解决方案"等智慧旅游产品 [12] 城市IP与差异化竞争 - 东莞虎门打造全球首个"机甲潮玩主题公园",复刻《流浪地球》太空电梯实景,结合AR实现数字手办交互 [13] - 成都借"哪吒IP"推动"哪吒行宫"接待游客增长近300%,发布"跟着哪吒游四川"主题线路 [17] - 哈尔滨凭"亚冬会效应"带动冰雪运动景区订单量同比增长50%,周边餐饮交通消费环比增长45% [17] 产业链整合与乘数效应 - 南沙邮轮母港与灯会联动推出"灯会门票+邮轮船票"组合产品,形成五分钟车程的消费动线 [8] - 围绕灯会主题推出6条不同主题的周边游路线,包括"海上看灯会"游船航线 [8] - 文旅与地方经济深度咬合,形成"文旅×产业"的乘数效应,助推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 [10] 文化IP商业化探索 - 英歌舞登上春晚并赴德法交流,与《王者荣耀》合作推出游戏皮肤,开发盲盒手信等周边文创产品 [14] - 国内影视衍生品收入占比不到电影市场收入的10%,哪吒IP正版周边缺货率高达67% [21] - 东莞接到哪吒周边产品生产天量订单,企业接单忙到"冒烟",显示制造业与IP结合的商业潜力 [21] 国际传播与城市品牌 - 珠海举办首届"小红书·地球村音乐派对",收获3720万直播观看量,提升城市国际显示度 [15] - 2025年春节期间跨境游订单同比增长三成,深圳、广州、珠海位列入境游热门目的地 [14] - 国外TikTok用户涌入小红书,为广东文旅提供国际传播新窗口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