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

搜索文档
习主席首次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将为世界带来什么?
央视新闻· 2025-09-02 04:48
9月1日下午,"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 话。 此次天津峰会,习主席会见联合国秘书长时指出,我们要重温联合国创立初心,重申对联合国宪章宗旨 和原则的承诺。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始终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从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到坚持国家 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从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到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 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一直挺膺担当,广受国际社会认同。 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之后,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奉行主权 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 遵守国际法治 "我愿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 同体。" 加强全球治理是国际社会共享发展机遇、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正确选择。当前,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的时代潮流没有变,但冷战思维、霸权主义、保护主义阴霾不散,新威胁新挑战有增无减,世界进入新 的动荡变革期,全球治理走到新的十字路口。 在这个时代背景中,习近平主席站在世界各国安危与共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高度,提出 ...
习主席首次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将为世界带来什么?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2 04:30
全球治理倡议核心内容 - 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治理倡议 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1] - 倡议包含五大核心原则:奉行主权平等 遵守国际法治 践行多边主义 倡导以人为本 注重行动导向[1] 主权平等原则 - 坚持各国无论大小强弱贫富 在全球治理中平等参与决策和受益[4] - 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提升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4] -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始终坚定支持国家平等原则[4][5] 国际法治原则 - 坚持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遵守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6] - 确保国际法平等统一适用 反对双重标准和强加"家规"[6] - 中国被联合国秘书长评价为维护国际法治的重要贡献者和多边主义基石[6] 多边主义原则 - 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7] - 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 发挥其不可替代的全球治理作用[7] - 中国作为多边主义践行者 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和开放型世界经济[7] 以人为本原则 - 保障各国人民共同参与全球治理并共享治理成果[8] - 弥合南北发展鸿沟 让人民更好分享发展成果[8] - 中国以人民福祉为念 为人类发展事业贡献智慧方案[8] 行动导向原则 - 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 统筹协调全球行动并打造可视成果[9] - 以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契机 将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框架突出位置[9] - 上合组织成立24年来 已成为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的积极推动力量[9] 上合组织引领作用 - 上合组织要发挥引领作用 当好践行全球治理倡议的表率[9] - 具体贡献包括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上合力量" 推动全球开放合作的"上合担当"[9] - 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上合示范" 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的"上合行动"[9]
国际人士积极评价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期间发表的重要讲话
央广网· 2025-09-02 03:42
央广网北京9月2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际人士指出,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期间发表的讲话,肯定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4年来合作的丰硕成 果,并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为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更好发展提供新指引、注入新动力。 老挝科技和通信部副部长、老中友协常务副会长赛萨纳·西提蓬:习主席的讲话展现了高瞻远瞩的 战略眼光,为上合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引,注入动力。峰会通过了一系列成果文件,上合组织将深 化绿色产业、科技创新等前沿领域合作,这对老挝来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很高兴老挝能够加入上合 大家庭,特别是习主席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我相信,这将不仅让我们上合大家庭更加团结、富有活 力,还将为推动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习主席在讲话中指出,弘扬正确二战 史观,反对冷战思维、阵营对抗和霸凌行径。国际人士表示,从建立反法西斯同盟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体,中国始终站在和平与正义的一边,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我认为我们需要树立更全面的历史视角。中国坚持14年抗击日本侵略是二 战 ...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电影招待会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02 03:39
活动概况 -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电影招待会 出席人员包括瑞典各界友人 旅瑞侨胞 中资机构及留学生代表等300余人[1] - 活动内容包括观看电影《南京照相馆》并通过回溯历史凝聚共识力量[1] 外交表态 - 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强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及人类和平发展作出不可磨灭历史贡献[2] - 呼吁各国坚持正确二战史观 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2] - 提出中国愿与瑞典等国加强团结协作 践行多边主义并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 现场反响 - 现场观众被影片内容深深打动 一致表达应铭记历史并珍爱和平的共识[5] - 参与者支持通过深化合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5]
和音: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人民日报· 2025-09-02 03:37
全球治理倡议核心内容 -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提出全球治理倡议 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 全球文明倡议后的又一重大全球性倡议 [1] - 倡议旨在引领全球治理变革 对现行全球治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完善 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1] - 倡议奉行主权平等 遵守国际法治 践行多边主义 倡导以人为本 注重行动导向 体现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1] 倡议的时代背景与必要性 - 当前百年变局向纵深演进 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 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革命性变化 [2] - 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未能充分体现 全球治理体系不适应 不匹配的问题空前突出 [2] - 国际形势变乱交织 强权霸凌行径危害深重 严重冲击联合国等多边机制 [2] 倡议的目标与作用 - 旨在增强全球治理体系的执行力与有效性 更好应对全球性挑战 服务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利益 [2] - 更好弥合南北发展鸿沟 更好维护世界各国共同利益 [2] - 回应全球南方求和平 谋发展 促合作的呼声 顺应完善全球治理 纠正历史不公的紧迫需求 [3] 中国的角色与贡献 - 中国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 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公共产品的提供者 [3] - 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提出系列全球倡议 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推进重大实践举措 [3] - 中方将携手各方践行全球治理倡议 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3]
时隔7年,上合组织峰会重回中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03:15
峰会规模与意义 -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是上合组织成立24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峰会 共有20多位外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参会[1][5] - 上合组织覆盖三大洲26个国家 总面积超3600万平方公里占亚欧大陆65%以上 成员国人口超3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42% 成为当今世界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9] - 峰会凸显上合组织在地缘政治紧张情况下日益增强的召集力 展现"全球南方"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力量[8][9] 中方宣布的务实合作举措 - 计划在有需要的成员国实施100个"小而美"民生项目 今年年内向成员国提供20亿元人民币无偿援助 未来3年对银行联合体成员行新增发放100亿元人民币贷款[2] - 从明年开始在现有基础上将上合组织专项奖学金名额翻一番 实施博士生创新培养计划 未来5年在成员国建设10所"鲁班工坊"提供1万个人力资源研修培训名额[2] - 成立中国—上合组织能源 绿色产业 数字经济三大合作平台 以及科技创新 高等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三大合作中心[14] - 未来5年同其他国家一道实施新增"千万千瓦光伏"和"千万千瓦风电"项目 共建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 开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邀请参与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14] 经贸合作成果 - 近5年中国同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贸易额接连突破3000亿 4000亿 5000亿美元 2024年贸易额达5124亿美元同比增长2.7%[15][16] - 中国自其他成员国进口原油 天然气 煤炭近900亿美元 进口农产品136.6亿美元 向其他成员国出口机电产品2100亿美元[16] - 中国企业在其他成员国设立企业超过3000家 年均创造就业岗位超过20万个[16] - 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上合组织深度对接 实现资源互补和经济共赢[16] 机制建设与战略规划 - 成员国签署并发表《天津宣言》 批准《上合组织未来10年(2026—2035年)发展战略》 通过加强安全 经济 人文合作和组织建设等24份成果文件[3] - 共同见证上合组织应对安全威胁与挑战综合中心 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中心 信息安全中心 禁毒中心揭牌[3] - 会议一致同意接收老挝为对话伙伴 决定由吉尔吉斯斯坦接任2025至2026年度轮值主席国[3] - 中方提出全球治理倡议 强调国际法和国际规则平等统一适用 不搞"双标" 这是继全球发展 安全和文明倡议后的第四大中国倡议[11][12] 组织扩张与地缘影响 - 上合组织正式成员已增至10个 覆盖关键过境走廊 能源系统和市场 为区域稳定和发展注入新动力[4][8] - 白俄罗斯首次以正式成员身份参与峰会 希望发挥交通物流枢纽和粮食供应大国优势深化合作[8] - 东盟秘书长指出上合组织应为建立更具代表性 更加公平公正的多极世界体系而努力[3] - 上合组织践行联合国宪章精神 坚持多边协商和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在当前国际局势下树立和平与发展典范[2]
任仲平:正义必胜 和平必胜 人民必胜
人民日报· 2025-09-02 02:44
纪念活动与历史意义 - 2025年9月3日将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 [1] - 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 [2] - 抗日战争彻底洗刷近代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转折 [2] 中国共产党领导作用 - 中国共产党号召武装抗日并发表宣言,成为全民族抗战中流砥柱 [3][4] - 全国抗战时期共对敌作战12.5万余次,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 [4] - 建立19块抗日民主根据地,解放人口约1亿,后期抗击60%侵华日军和95%伪军 [4] - 提出《论持久战》等战略理论,指引抗战前进方向 [6][7] 国际支持与全球意义 - 中国战场长期牵制日本主要兵力,配合欧洲和太平洋战场战略行动 [14] - 苏联援华航空队、美国飞虎队等20多个国家力量支援东方主战场 [14] - 海外华侨汇款占军费开支总数43%,5年捐献飞机217架 [24] - 抗日战争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南京大屠杀档案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11] 文化精神与民族觉醒 - 《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等文艺作品动员群众打击敌人 [7] - 展现视死如归民族气节,如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英雄事迹 [23] - 南洋华侨3200多名青年归国参战,建立"不沉的补给线" [24] 和平发展与国际贡献 - 中国通过立法确立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和国家公祭日 [18] - 2025年国际调解院公约在香港签署,33国成为创始成员国 [19] - 中国是唯一将和平发展写入宪法和党章的大国,未主动挑起战争冲突 [19] - 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全球军队民众伤亡超过1亿人 [20] 现代化进程与发展规划 - 2025年收官"十四五"规划,进入夯实基础全面发力关键时期 [28] -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8] -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各国提供新机遇,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9]
学习手记丨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
新华网· 2025-09-02 02:00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n 习手记 DG 让和平的薪火 代代相传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y 饱经战火的中华民族,深知和平的可贵。 从刻骨铭心的历史记忆中汲取创造未来的力量,一个正发展壮大的东方大国郑重宣示坚 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 回望历史,中国军民历经14年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付出了伤亡超3500万 人的巨大民族牺牲,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 贡献。 HTML 3185 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一座以"中国红"为主色调、由景泰蓝工艺制成的"和平尊"静 静矗立。 2015年9月27日,为纪念联合国成立70周年,中国政府向联合国郑重赠送这一国礼。 出席赠送仪式时,习近平主席指出,"'和平尊'传递了中国和中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 合作、图共赢的愿望和信念"。次日的联合国维和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方支持联合国 维和行动的6项承诺,明确表示"中国为和平而来"。 此前20多天,另一个彰显中国人民和平信念的时刻于北京定格—— 人民大会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颁发仪式上,30名抗战老战士老同 志、抗战将领、帮助和支持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接受了习近平主 ...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撰文:承载胜利荣光 共铸和平伟业
环球网· 2025-09-02 01:53
历史贡献与牺牲 - 中国作为亚洲主战场经历14年浴血奋战 军民伤亡超3500万人[1] - 苏联作为欧洲主战场经历1418天抗争 牺牲2700万人[1] - 两国共同奠定战后国际秩序基石 守护人类文明底线[1] 战时合作与互助 - 中国在苏联卫国战争艰难时期输送大量战略物资[2] - 中国派遣毛岸英 唐铎等人员直接参与苏德战场作战[2] - 苏联派遣援华航空队参与南京 武汉 重庆空战[2] - 苏联红军在抗战后期进攻东北打击日本侵略者[2] - 两国共同开辟国际交通线作为抗战物资生命线[2] 战后秩序构建 - 中俄作为二战主要战胜国共同参与建立联合国[3] - 两国主导制定《联合国宪章》推动人类团结进步[3] - 坚持捍卫二战胜利成果 践行真正多边主义[3] - 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国际法基础秩序[3] 当代合作关系 - 两国元首战略引领推动新型大国关系建设[2] - 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向更高水平发展[2] - 2024年5月中国领导人出席苏联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3] - 2024年9月北京将举行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3] - 两国元首会晤具有承前启后里程碑意义[3]
“津”彩上合|各方高度评价天津峰会:推动构建“上合大家庭”更加美好的未来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02 01:33
峰会概况与成果 - 2025年上合组织峰会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是中国第五次主办且为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1] - 峰会签署发表《天津宣言》,批准《上合组织未来10年(2026-2035年)发展战略》,并通过加强安全、经济、人文合作等24份成果文件[2] - 东盟秘书长高金洪指出双方已签署谅解备忘录,并持续推进在和平安全、贸易投资、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协同合作[2] 经济与投资合作 - 中国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投资存量超过840亿美元,年度双边贸易额突破5000亿美元[2] - 中方计划在有需要的成员国实施100个"小而美"民生项目[3] - 中巴经济走廊为巴基斯坦带来深远影响,中企在埃及新行政首都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3] 组织理念与影响力 - 上合组织秉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4] - 上合组织通过践行"上海精神",成功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范式,为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共同发展发挥关键作用[4] - 中国作为2024至2025年度轮值主席国,举办百余场活动,涵盖政治安全、数字技术、教育、人文等多个领域[5] 未来展望与全球角色 - 上合组织是当今世界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区域合作组织,坚持团结合作、和合共生[8] - 科威特驻华大使贾西姆·纳吉姆认为,从维护集体安全到发展绿色能源和人工智能,上合组织将发挥重要作用[8] - 印度学者魏汉期待上合组织在成员国间推动贸易、经济、文化交流及旅游业发展中发挥独特作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