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色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石化红色教育基地建设推进会在南化公司举办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0 12:21
红色教育基地建设 - 公司举办红色教育基地建设推进会并发布第四批红色教育基地 [1] - 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 凝聚奋进力量"为主题 通过多种形式彰显红色文化底蕴 [3] - 红色教育基地记录公司40余年改革发展历程中的报国历程 第四批延续主题鲜明、庄重简朴的总体要求 [3] 红色教育基地成果 - 公司已命名4批共50个红色教育基地 累计接待公众130万人次 [3] - 教育基地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 "红色资源价值化管理"研究成果获多项奖项 [3] - 公司倡议加强协同联动 推动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发挥其多重价值 [4] 活动举办地历史意义 - 活动举办地南化公司前身为永利铔厂 由范旭东和侯德榜创建 历经抗战洗礼 [6] - 公司在抗战中坚守实业报国初心 为民族工业保留火种 新中国成立后见证化学工业发展 [6] - 南化公司留下丰富红色文化遗产 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和弘扬奋斗精神的重要载体 [6]
回忆东北抗战史 军民鱼水情深重
新华网· 2025-08-20 02:15
冯建军说:"父亲没有细谈过在抗战时期大小几百余次战斗,他只是在回忆录里详细记录了自己在 大柏山战斗身负重伤后,得到原沂水县(现沂南县)李家林村刘中起一家的救助。八路军是鱼,老百姓 是水,鱼儿离不开水,鱼水情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全国人民,离不开沂蒙儿女的奉献 和流血牺牲。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再次感谢沂蒙人民及刘中起爷爷一家对父亲的精心救护,向牺牲 的抗日父辈们致敬!" 新华网沈阳8月19日电 近日,辽宁省社会组织促进会红色文化工作委员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座谈会在沈阳市召开。辽宁省社会组织促进会成员、参与抗日战争的军人 后代等40余人参会。 辽宁省社会组织促进会会长刘平认为,辽宁在抗日战争中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挑战,众多抗日英雄 的事迹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要记住那些为国家和民族付出巨大牺牲的先烈们。"刘平说,鼓励相关专家利用好辽宁省红色 文化资源,积极配合各市党史研究机构挖掘、整理东北地区抗战历史的史料。 朝阳代表冯建军系八路军山东纵队一支队八路军老战士冯忠智的长子。座谈会上,冯建军介绍了父 亲冯忠智在山东参加抗日战争的经历。 辽宁省社会组织促进会红色 ...
【人民日报】一座城对四位英雄的深情纪念
人民日报· 2025-08-18 06:08
红色文化资源开发 - 哈尔滨以东北抗联英烈命名靖宇街、尚志大街、兆麟街和一曼街四条街道 通过街道命名和景观建设强化红色文化标识 [1][2] - 建设东北烈士纪念馆、东北抗联博物馆、一曼公园、尚志纪念馆等红色场馆 形成街道周边的红色记忆集群 [2] - 创新打造大型实景演出《遇见·哈尔滨》 通过光影艺术和戏剧表演活化红色故事 [3]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 2024年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1.79亿人次 实现旅游总花费2314.2亿元 两项指标同比增长均超30% [3] - 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通过"老建筑+新消费"模式更新 道外区以文旅作为经济转型抓手推动老城复兴 [3] - 政府提供5年免租金政策支持文创产业 靖宇街口文创中心吸引20多位年轻人创业 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产品设计 [3] 城市品牌战略升级 - 官方明确将哈尔滨定位为"红色旅游名城" 通过文物活化利用推动革命文物资源"活起来" [3] - 红色文化成为城市精神内核 既为创业者提供精神动力 也作为文创产品的设计灵感来源 [3] - 文旅热潮显现城市发展潜力 文化价值与经济收益实现双向提升 [3]
抗日根据地·今昔巨变|“红文化”变“金名片” 延安热土绘就幸福新篇章
央视网· 2025-08-17 07:27
核心观点 - 延安作为中国革命圣地 红色旅游已成为城市闪亮名片 2024年接待游客超4700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达380多亿元 预计2025年数据将继续增长 [1][11] 旅游资源与特色 - 杨家岭革命旧址作为中共中央所在地 包含中央大礼堂等标志性建筑 中央大礼堂为1940年筹建的中西合璧建筑 外部西式风格内部窑洞拱形结构 是党的七大召开地点 [3][5] - 旧址保留多孔窑洞 包括毛泽东居住5年的窑洞 在此完成《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 展现领袖与人民同甘共苦的革命岁月 [7] 文化传承与教育 - 延安精神红领巾讲解团自1992年成立 由小学生组成 30多年来坚持周末节假日义务讲解 现有30多支团队 被游客亲切称为"娃娃讲解团" [10] 文旅产业发展 - 2024年暑期杨家岭革命旧址日均游客超1万人 游客常自发演唱《南泥湾》等红色歌曲 现场氛围热烈 [11] - 当地推出《延安1938》《延安保育院》等精品剧目 提供沉浸式体验 有效吸引游客 [11] - 红色文化赋能文旅产业崛起 2024年游客总花费380多亿元 预计2025年数据将继续上升 [11]
暑期红色文旅“热”力全开 “红色+”旅游业态焕新出彩
央视网· 2025-08-17 02:05
红色旅游市场升温 - 暑期红色旅游持续升温 游客通过探访革命遗迹 聆听红色故事感受家国情怀 [1] - 融合科技与实景的新业态 新展陈成为亮点 红色文化主题数字演艺 舞台剧受青睐 [1] - 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日均接待游客超5000人次 [3] 数字科技赋能红色文旅 - "红飘带"运用全息影像 虚拟现实 三维动画等数字科技手段重现长征场景 [3] - 全域行浸数字演艺《红飘带·伟大征程》延长演出时间至每天12小时 场次增加一倍 [3] - 遵义舞台剧《伟大转折》7月演出160余场 单日最高加演至7场 [5] 研学旅游成为主力客群 - 亲子游 研学游成为红色旅游主力 家庭游客通过参观革命纪念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5]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展出1525张历史照片和3237件文物史料 成为青少年历史教材 [5] - 福建长汀打造红色研学精品线路 串联红色旧址群 长征出发地等景点 [7] 演艺市场创新呈现 - 全国多地推出抗战题材文艺作品 涵盖京剧 话剧 舞剧等多种艺术形式 [10] - 沈阳杂技剧《先声》融合30余项高难度杂技节目 运用全景式背景幕墙再现历史场景 [12] - 北京京剧院新编现代京剧《野火春风斗古城》通过京剧唱念做打刻画英雄群像 [16] 文旅融合深度发展 -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通过历史文物展示和讲解服务增强游客教育体验 [7] - 舞剧《杨家岭的春天》融合秧歌 民歌 腰鼓等民间艺术元素展现延安生活场景 [14] - 各地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旅游线路 提升红色文化可观可感性 [7]
打卡东高庄!实境红色剧场如此红火!
金融时报· 2025-08-15 03:06
红色文旅项目开发 - 山东临沂沂南县东高庄村重点打造沉浸式红色主题文献剧场项目 由沂南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承建并与上海戏剧学院合作 通过沉浸式剧目展演和互动情境体验方式演绎革命历史[1] - 项目包含沂蒙文献体验馆 沂蒙文化传承中心 抗大一分校旧址和沉浸式演绎村庄 由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院和山东同圆设计集团规划 集党员干部教育 红色教育研学拓展及传统文化体验功能于一体[2] - 东高庄村成立文艺合作社 村民经专业培训后参与演出 其中70多岁村民表演的沂蒙山小调广受欢迎[1] 乡村振兴金融支持 - 临沂市作为全国首个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 探索金融参与村庄规划机制 中国人民银行临沂市分行及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建立专项协调机制并组建金融规划服务团队[3] - 金融机构提供全周期支持 包括融资规划辅导 信贷服务和金融服务 重点解决村庄规划项目融资缺口 已形成红色文化等四种发展模式[3] - 东高庄红色片区通过沂南农商银行融资1000万元 另获乡村振兴贷款1502万元 规划建设的6栋新住宅楼已完工并计划2023年10月入住[3] 区域发展规划 - 东高庄红色片区覆盖12个村组 一体化推进红色文旅项目建设 人居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提升 成为临沂市金融参与村庄规划的典型样板[3] - 片区现存抗大一分校旧址和徐向前元帅旧居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具有深厚红色文化底蕴[1] - 项目通过实景体验方式让观众沉浸式感受革命历史 同时促进红色文旅资源深度开发与乡村全面振兴[1][2]
暑期红色文旅热度持续攀升
央视网· 2025-08-14 12:41
科技赋能让红色文旅可感可触。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利用虚拟现实、三维动画等数字科技手段重现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等 场景,观众与演员仿佛并肩"穿越"战场。遵义推出红色主题演出《伟大转折》持续热演,前沿舞台科技与红色故事的创新融合,为 观众带来沉浸式观演体验。此外,福建长汀、江西井冈山、河南新乡等地,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线路,让人们汲取奋进 力量,传承红色基因。 在陕西延安革命纪念馆,珍贵文物诉说着一个个敌后抗日救国的传奇,多个版本的《论持久战》让前来参观的高校学子久久驻足观 看。在辽宁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观众详细了解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抗日的历程,博物馆还实施周一不闭 馆、延长开馆时间等措施,满足参观需求。吉林通化将120余处东北抗联纪念场馆和遗迹、遗址串联出赓续革命精神线、抗战烽火铭 记线等10余条红色旅游线路,吸引各地游客前来研学参观。暑期期间,冉庄地道战遗址日均接待游客达4000人次,较平日翻倍。游 客们走进交错纵横的地道,直观感受中国人民化地形为利刃、以巧思破强敌的非凡智慧。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年暑期迎来红色文旅热潮,人们自发走进多地革命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战歌曲丨歌声悠悠传薪火
新华网· 2025-08-14 11:08
红色文化教育 - 杨靖宇小学通过设置红色校本课程和教唱红歌方式传承东北抗联历史[1] - 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开设红歌课 讲授和教唱革命军歌及民歌[6] - 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7月至9月期间计划承接班次200余期[6] 历史文物与纪念 - 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收藏杨靖宇将军使用过的同款口琴[4] - 杨靖宇烈士陵园陈列室悬挂抗战时期红歌乐谱至今仍被传唱[1] - 杨靖宇将军在密营中教战友军事技能和军歌以鼓舞斗志[1] 文化传播影响 -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在抗战时期快速传唱 伴随战士冲锋陷阵[3] - 杨靖宇将军曾指挥口琴队演奏抗日歌曲 用筷子茶缸等物品伴奏[6] - 白山松水间多首抗日歌曲在物质匮乏年代为将士生活增添色彩[4]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战歌曲丨再访鲁艺,那些嘹亮的抗战歌曲从这里唱响
新华网· 2025-08-14 00:34
历史地位与影响力 - 鲁迅艺术学院(鲁艺)是1938年中国共产党于延安创办的文艺学府,汇聚冼星海、吕骥、郑律成等音乐大家,成为全民族抗战时期文艺创作核心[3] - 鲁艺创作《黄河大合唱》《八路军进行曲》《南泥湾》等经典抗战歌曲,以艺术形式组织民众、武装民众头脑,极大振奋全国抗日斗志[3][4][6] - 抗战时期延安被称为"歌咏城",鲁艺是音乐人才最集中地和抗日救亡歌曲主要发源地,学校、部队、工厂、机关普遍传唱其作品[4] 经典作品与创作历程 - 冼星海1939年在延安窑洞用六天六夜完成《黄河大合唱》谱曲,同年4月首演成功,1940年仅晋察冀边区即演出百余场[6] - 作品包括《生产大合唱》《大刀进行曲》《游击队歌》等,反映党的抗日主张、彰显民族精神,周恩来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6][8] - 《黄河大合唱》以黄河寓意民族形象发出战斗强音,《延安颂》吸引知识分子奔赴延安,《生产大合唱》展现大生产运动景象[6][8] 当代传承与文旅发展 - 鲁艺旧址年均接待游客54万人次,近十年征集文物史料3万余件,临展专题展走向全国[9][11] - 成立延安版画艺术中心打造沉浸式思政教育基地,吸引10万余人采风创作,红色演艺融入《延安十三年》等文旅品牌[11] - 复建桥儿沟东山文艺家窑洞博物馆群,展示冼星海、贺敬之、丁玲等生活工作场景,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8][11]
湖北推出“赤黄红”精品旅游线路
据介绍,今年暑期,湖北计划组织超10万人次青少年参与红色研学。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介 绍,下一步将整合全省红色资源,擦亮"赤黄红"文旅品牌,推出更多面向年轻群体的研学产品。支持洪 湖等地挖掘红色文化与生态文化融合发展的潜力,打造"红色研学+生态体验"特色样板。(丁婕鄂文旅) 近日,由湖北省委宣传部指导,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荆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传承三大精神追寻红色 足迹"研学旅游产品暨"赤黄红"精品旅游线路发布活动在洪湖市举办。 活动通过情景讲述、诗歌朗诵、歌曲演绎、线路发布等形式,阐释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的 丰富内涵,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引导青少年在研学实践中赓续红色血脉。主办方现场发布了"赤黄 红"精品旅游线路,其中包括1条全景线路、2条精品线路、3条深度游专线,线路串联起三国赤壁古战 场、黄鹤楼、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等景区。在"星火传递"仪式中,象征三大精神的火炬 传递到青少年手中,仪式后,洪湖市200名中学生代表深度体验"星火燎原.赤子初心"红色研学示范之 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