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化营商环境

搜索文档
规范涉企行政强制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最高法发布涉企行政强制典型案例
央视网· 2025-08-12 02:47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涉企行政强制典型案例 - 最高人民法院选取10个涉企行政强制典型案例分两批发布 首批包含5个案例 涉及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强制执行和非诉行政强制 [1] - 案例特点包括行政强制种类多样 涉及行业多元 行政管理领域广泛 法律问题值得关注 涵盖绿化 通讯 旅游 能源 药品 装饰 文化传播等行业 [1] - 案例发布体现人民法院通过监督纠正违法行政强制行为保护市场主体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的决心 有利于防止同类行政违法情形发生 [1] 某漂流有限公司诉区文体局扣押财物案 - 某漂流公司因未备案经营漂流项目被区文体局扣押5只漂流船 扣押持续近3年未返还 公司诉请赔偿船只及设施损失和停产停业损失 [3] - 法院认定区文体局扣押行为违法 因缺乏法律依据且未制作交付扣押决定书 扣押期限远超法定30日 判决赔偿船只损失但未支持经营损失 [4] - 典型意义在于行政机关应依法监管 采用非强制性手段能达到目的不得实施行政强制 法院直接判决赔偿而非返还原物保障企业权益 [5][6] 某新能源公司诉区市监局扣押财物案 - 区市监局以涉嫌经营无合法来源成品油为由扣押某新能源公司船舶和油品 虽船主后续提交证明材料但执法人员未接收 扣押持续2个月 [7] - 法院认定区市监局程序违法 未听取陈述申辩 未尽调查义务直接公告无主财产 判决赔偿船期损失24万元 [8] - 典型意义在于行政强制须严格履行程序 及时查清事实妥善处理 保障相对人陈述申辩权 避免久扣不决造成损害 [9] 某绿化公司诉区政府强制拆除案 - 某绿化公司通过竞拍获得土地使用权及地上物 区政府在征收中强制拆除其房屋和构筑物 相关征收决定和拆除通知已被另案判决撤销 [10] - 法院结合证据认定区政府为适格被告 其强制拆除未申请法院执行违反法定程序 判决确认拆除行为违法 [11] - 典型意义在于明确强拆主体不明时的被告确定规则 避免企业维权无门 对行政机关依法实施强制具有引导规范作用 [12] 某通信公司诉街道办强制拆除案 - 某通信公司在村集体土地建设通讯设备 街道办在征收中未经补偿程序迳行拆除 公司诉请确认强拆违法 [13] - 法院认定街道办违反"先补偿后搬迁"原则 未达成协议或作出补偿决定即强拆违法 [14] - 典型意义在于征收中应平等保护各类企业权益 优先采用协商等柔性手段 需强制执行应严格依法 [15][16] 县人社局申请强制执行某装饰公司案 - 某装饰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85200元 经责令改正后已全部支付 但县人社局仍顶格罚款2万元并申请强制执行 [16] - 法院裁定不准予执行 认为处罚显失公平 企业已改正应不予或从轻处罚 [17] - 典型意义在于行政执法应处罚与教育结合 避免过罚不当 兼顾保障农民工权益和企业健康发展 [18]
立法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经济日报· 2025-08-11 22:06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海南省营商环境建设厅近日发布消息,《海南省涉企行政检查条例(试行)》将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施 行。以地方性法规形式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标志着海南在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落实"无事不扰"企业服 务理念上迈出重要一步。条例的出台旨在破解涉企多头检查、重复检查、随意检查等痼疾,切实减轻企 业制度性负担,激发市场活力。此举也将为全国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可复制的"海南方案"。接下来,应建 立"检查清单+信用分级"动态管理机制,依托省级监管平台实现检查计划线上备案、结果共享,对低风 险企业推行"触发式检查",引入企业满意度评价制度,将检查合规性纳入执法人员考核体系,形成"事 前预警、事中留痕、事后追溯"的全流程闭环监管。 ...
最高法发布指导意见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
证券日报· 2025-08-11 02:35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意见 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指导意见》,提出五部分25条具体举措,旨在破解民营经济发展难题并提供法治保障 [1] - 《指导意见》从总体要求、依法平等对待、引导守法规范经营、严格公正司法、健全公正司法体制机制五个方面细化裁判规则和工作机制 [1] 依法平等保护增强信心 - 多措并举保证民营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1] - 助力民营经济组织拓宽融资渠道并促进解决账款拖欠问题 [1] - 保护民营经济组织科技创新并促进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1] 引导规范经营夯实基础 - 通过司法解释、典型案例等方式惩治民营经济组织内部腐败等犯罪行为 [2] - 引导民营经济组织规范内部治理、诚信合法经营并规范用工 [2] -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并服务保障民营经济组织安全"出海" [2] 严格公正司法稳定预期 - 加强产权司法保护并规范处置涉案财产 [2] - 依法纠正涉企冤错案件并保护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人格权益 [2] - 保护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合法权益 [2] 善意文明司法激发活力 - 在立案、审判、执行全过程优化诉讼服务并降低解纷脱困成本 [2] - 完善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机制并整治不规范执行行为 [2] - 提升涉外审判效能并加强法治宣传以增强司法服务供给 [2] 下一步工作 - 最高人民法院将持续落实《指导意见》并发挥审判职能作用 [2] - 以规则之治激发市场活力并以权益保障释放发展动能 [2] - 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并促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 [2]
最高法“25条”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保障各类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长江商报· 2025-08-11 00:06
8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指导意见》(下称 《意见》),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意见》从依法平等对待、引导守 法规范经营、严格公正司法、健全公正司法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25条具体举措。 《意见》要求,不断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司法政策措施,扎实开展规范涉企执法司法专项行动,持 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最高法指出,《意见》旨在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难题,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 保障。未来将进一步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以规则之治激发市场活力,以权益保障释放发展动能,全力营 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意见》全面总结了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实际,进一步细化裁判规则,从总体要求、依法平等对待、引导 守法规范经营、严格公正司法、健全公正司法体制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 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25条意见。 针对民营经济组织普遍反映的拖欠账款以及融资难问题,《意见》要求依法助力拓宽融资渠道,依法支 持民营经济组织依托供应链产业链拓展新的融资担保方式,依法确认非典型担保的法律效力,稳定金融 机构的法治预期, ...
利好民营经济政策不断推出 “硬核”支持让民营企业吃下“定心丸”
央视网· 2025-08-09 06:25
民营经济促进法指导意见核心内容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5条指导意见保障《民营经济促进法》贯彻落实 涵盖市场准入、融资、产权保护等领域 [1][2] - 指导意见提出严格落实"非禁即入"政策 破除区域壁垒和地方保护 保证民营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4] - 依法支持民营经济组织拓展融资担保方式 确认非典型担保法律效力 助力利用自身资产资源获得信贷融资 [4] 市场准入与竞争保障 - 落实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清单事项数量由2022年版117项缩减至106项 [4][14] - 依法遏制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 法院审理市场准入案件需对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附带审查 [4][16] - 明确政府机关违约需承担赔偿责任 解决"新官不理旧账"合同纠纷问题 [16] 融资支持与账款清欠 - 规范金融机构行为 禁止单方面增设贷款条件或提前收贷 确保融资稳定性 [16] - 加大拖欠账款案件执行力度 全面落实"快立快保快审快执"绿色通道 [5] - 机关事业单位拖欠行为将依法纳入失信名单 强化对拖欠主体的强制执行 [5][16] 产权保护与权益保障 - 加强产权司法保护 规范处置涉案财产 严禁明显超标的查封 [7] - 严惩网暴伤企违法行为 打击侵犯民营组织名誉权和经营者人格尊严犯罪 [8] - 明确罪刑法定、疑罪从无原则 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界限 [16] 失信惩戒与执行机制 - 实施失信惩戒分级分类管理 对积极纠正轻微失信行为主体暂不纳入失信名单 [10] - 运用失信惩戒宽限期、单次解禁等制度 促进执行和解实现双赢 [10] - 优先选择对被执行人生产生活影响较小的财产执行 [7] 政策背景与实施意义 - 《民营经济促进法》是我国首部民营经济基础性法律 5月20日正式施行 [11] - 指导意见将法律条文细化为司法审判环节可操作规则 如完善行政诉讼审理机制 [12] - 实时发布域外法指导性案例 引导海外合规经营 [12] - 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新生态 推动民营经济从政策支持转向法治保障 [11][16]
宿先声|从“破产”到“破茧” 在“营商”中“赢商”
搜狐财经· 2025-08-09 00:03
公司发展 - 中欧电器江苏有限公司从濒临破产到单月产值突破千万,总投资近2亿元,实现破产重整并重返市场[1] - 公司在宿迁市中级人民法院"法护营商"服务站的活动中分享破产重整经验[1] 行业环境 - 宿迁市通过破产审判专业化提档升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化解企业不良债务1035.92亿元[1] - 宿迁市盘活土地1058.83万平方米、腾退厂房1328.56万平方米,盘活市场资源价值1155.22亿元[1] - 97家企业通过破产重整实现"涅槃重生"[1] 营商环境 - 宿迁市坚持以法治护航营商环境,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 - 职能部门既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又服务合规发展,以法治"软环境"锻造发展"硬实力"[2] - 宿迁市持续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力争在"营商"中"赢商"[2]
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指导意见发布 专家分析
央视网· 2025-08-08 23:32
《民营经济促进法》及指导意见核心内容 - 我国首部民营经济发展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已于2023年5月20日正式施行 [1] - 最高人民法院配套出台25条指导意见推动法律落地实施 [1][2] 司法保障机制 - 完善行政诉讼审理制度和机制 依法审理地方政府与民营经济组织间的招商引资协议及PPP项目协议 [1] - 建立行政协议案件司法裁判规则 明确投资收益分配与风险分担等权利义务关系 [1] - 对机关事业单位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案件开通绿色通道 并将拖欠行为纳入失信名单 [3] 民营企业权益保护 - 强化产权保护与企业家权益保障 明确正当融资与非法集资界限 [3] - 贯彻罪刑法定、疑罪从无原则 避免民营企业陷入司法困境 [3] - 处理政府违约纠纷时明确机关需承担赔偿责任 解决"新官不理旧账"问题 [3] 融资支持措施 - 规范金融机构行为 禁止单方面增设贷款条件或提前收贷 [3] - 拓宽融资渠道 稳定金融机构法治预期 [3] - 建立精准发力的融资支持机制 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3] 市场环境优化 - 推行"非禁即入"原则 破除区域壁垒和地方保护 [3] - 法院需对涉及市场准入案件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附带审查 [3] - 遏制滥用行政权力排除竞争的行为 [3] 海外经营指引 - 要求民营企业遵守所在国法律 尊重当地习俗传统 [1] - 通过发布指导性案例引导企业合规经营 维护国家信誉 [1] - 明确约定管辖选择适用域外法的操作规范 [1]
最高法推25条举措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
证券时报· 2025-08-08 22:59
民营经济促进法指导意见核心内容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5条具体举措,从依法平等对待、规范经营、公正司法等方面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1] - 旨在破解民营经济发展难题,提供法治保障,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 [1] - 目前实施力度偏"软性",需其他法律法规或司法解释加以完善 [1] 反垄断与公平竞争 - 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司法力度,规制破坏公平竞争行为 [2] - 严格落实"非禁即入"政策,落实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2] - 依法遏制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破除区域壁垒和地方保护 [2] - 实践中仍存在"玻璃门""弹簧门"等隐性壁垒,需与《反垄断法》协同 [2] 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 - 强化科技创新司法保护,加大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2] - 遏制知识产权恶意诉讼、虚假诉讼行为 [2] - 依法审理科技领域垄断纠纷案件和人工智能纠纷案件 [2] - 将研究起草数据产权司法保护指导意见,推动数据要素流通 [3] 拖欠账款与融资问题 - 完善拖欠账款预防和清理机制,强化对拖欠主体的强制执行 [4] - 依法规范金融机构单方面变更贷款条件等行为 [4] - 规制"高利贷""砍头息"等非法放贷,严惩民间借贷犯罪 [4] - 建议建立跨部门联动执法协同机制 [4] 信用修复与失信惩戒 - 完善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机制,降低企业解纷脱困成本 [5] - 上半年111.58万人次通过信用修复回归市场 [5] - 健全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机制,及时更新企业涉诉信息 [5] - 建立失信等级动态调整机制,每半年评估信用等级 [5] - 对恶意失信行为继续强化惩戒 [5]
护航高质量发展,珠海检察院发布优化营商环境白皮书
搜狐财经· 2025-08-08 08:51
营商环境是经营主体生存发展的土壤。8月8日,珠海市人民检察院召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护航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通报检察机关服务本地法治化 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情况,并发布《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白皮书》及10个典型案例。 92 appealante . 近年来,珠海检察机关主动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通过多维度举措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在维护市场秩序方面,审查办理各类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犯罪案件348件597人,办理扰乱市场秩序和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案件319件706人。联合相关单位出 台反洗钱协作文件强化监督办案质效,并开展"空壳公司"违法犯罪专项治理,核查出250余家疑似"空壳公司"移交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围绕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检察机关以"四大检察"全面履职,办理涉企民事检察案件474件、行政检察案件154件、公益诉讼案件19件。其中,督促履行工程竣 工验收备案管理职责行政检察监督案获评最高检指导性案例,"白蕉海鲈"地理标志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全国、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 在深化专项监督护企方面,持续清理涉企刑事诉讼"挂案"185件并防范新生"挂案";"检察机关依法护企"专项行动中,督促保护预制菜食品安全 ...
服务心贴心 暖企实打实——内蒙古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线见闻
内蒙古日报· 2025-08-08 03:25
政府采购规模 - 上半年全区政府采购规模突破227亿元 [1] 消费市场表现 - 呼和浩特市上半年实现社零总额568.8亿元 同比增长8.9% [4] - 呼伦贝尔上半年实现国内游客总花费220.96亿元 同比增长11.88% [7]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 杭锦旗委政法委整合政法力量 通过"线下+线上"模式为企业提供法治服务 [8] - 内蒙古高级人民法院开通12368诉讼服务热线"涉企专线" 提升司法服务效率 [10] - 自治区司法厅成立助企法律服务专班 为重点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纠纷调解服务 [10] - 杭锦后旗人民法院推行"一企一法官"精准服务模式 7名法官结对7家重点企业 [11] - 巴彦淖尔市公安局设立涉企服务"一号窗口" 累计提供300余次高效服务 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 [12] - 检察机关在乳业技术创新中心设立全区首家"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站" 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13] - 霍林郭勒市人民法院设立涉企服务专窗 对涉企案件实行优先处理 [14] - 包头市公安局推行"项目警长"包联服务机制 优化企业服务流程 [14] 司法助企成效 - 鄂尔多斯市法院系统上半年审结涉企案件20506件 同比增长21.09% [16] - 涉企案件平均审理天数35.38天 较去年同期缩短12.34% [16] - 首执案件平均用时67.13天 较去年同期缩短11.81% [16] - 兑现企业胜诉权益90.85亿元 [16] - 兴安盟公安局推行"一企一警"制度 设立"警务服务岗"提升处警效率 [17] - 通辽市公安局深化"主防"理念 提前排查调处涉企矛盾纠纷 [17] - 伊金霍洛旗公安局组建"政企联防"队伍 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17] - 磴口县公安局定期开展企业安全培训与检查 完善内部安保措施 [17] 产业发展动态 - 鄂尔多斯杭锦经济开发区独贵塔拉产业园生产繁忙 企业车间机器轰鸣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