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和平
icon
搜索文档
苏丹总理:政府的优先事项是实现和平
央视新闻· 2025-08-21 19:40
伊德里斯表示,实现和平是政府的优先事项,对话的大门敞开着,但苏丹政府不接受任何强加的和平。 他还表示,政府的另一项主要职责是保障民众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他强调,"公民第一"是新一届政府 的原则,政府各机构预计将在今年10月底或11月返回首都喀土穆办公。 当地时间8月21日,苏丹总理卡米尔·伊德里斯通过苏丹通讯社和苏丹国家电视台发表讲话称,苏丹新一 届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和平。 今年5月19日,苏丹主权委员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布尔汉发布命令,任命伊德里斯为总理。伊德里 斯5月31日在该国东部城市苏丹港宣誓就职,成为2021年10月以来苏丹就任的首位总理。 2023年4月15日,苏丹武装部队与苏丹快速支援部队在首都喀土穆爆发武装冲突,战火随后蔓延至其他 地区。持续两年多的武装冲突已造成近3万人丧生,超1200万人流离失所。冲突爆发后,苏丹联邦政府 大部分机构自喀土穆搬迁至苏丹港。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
铭记历史 珍惜和平
人民日报· 2025-08-20 22:52
展览概况 - 展览"我的邻居:约翰·拉贝"于当地时间8月15日在德国汉堡开幕 由南京大学"拉贝日记与和平城市"团队、中国驻汉堡总领馆、德中交流协会共同主办 [2] - 展览兼具历史感与科技感 包含拉贝故居3D打印模型、彩色照片以及"拉贝AI"对话二维码等创新形式 [1] - 展览以"记忆、联结、友谊、感恩、和平"为关键词 通过青年学生视角传播人道主义精神 [2] 历史意义 - 展览开幕日恰逢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0周年 特殊历史节点凸显国际友人义举的重要性 [1] - 拉贝在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以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身份 与其他国际人士共同为20多万中国人提供庇护 [1] - 拉贝用私人庭院收容超过600名难民 其《拉贝日记》成为研究南京大屠杀最重要、最详实的史料之一 [1] 社会影响 - 展览吸引中德各界近百名嘉宾参与 促进德国民众了解拉贝英雄事迹及心路历程 [1][3] - 德中友好协会联合会主席指出拉贝具强烈人道主义精神 将救人置于一切之上并以非凡勇气守护安全区 [2] - 拉贝曾外孙强调《拉贝日记》是构建完整历史拼图的重要部分 在人类共同记忆中不可或缺 [2] 科技与文化融合 - 通过3D打印、AI对话等科技手段赋予历史新生命 使展览更具活力 [1][3] - 莱比锡大学文化研究所教授认为拉贝故居是希望的象征 科技手段使历史传播更有效 [3] - 南京大学团队通过创新方式传播人道主义精神 引导思考人类情感纽带与和平价值 [2]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在菲律宾举办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8-19 01:03
卡梅洛·琼·拉扎廷二世讲述了菲律宾的抗战历史,以富有感染力的演讲唤起在场观众对和平、团结与正义的深刻思考。 人民网马尼拉8月18日电 (记者樊帆)近日,由菲华联谊总会主办、菲律宾红溪礼示大学孔子学院承办、菲华联谊会中吕宋分会协办的纪念世界反法西 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在红溪礼示大学体育文化中心成功举办。安吉利斯市市长卡梅洛·琼·拉扎廷二世、红溪礼示大学副校长梅拉妮·梅吉娅、 菲律宾国家历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克里斯汀·杜尔努安、安吉利斯市教育局负责人阿里尔·佩雷斯等菲方代表,中吕宋地区中企代表、华社代表、媒体代 表、孔院全体师生以及安吉利斯市大、中学生代表等400余人出席本次图片展开幕式。 与会嘉宾呼吁青年一代学生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和平,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努力学习、积极进取。 菲律宾红溪礼示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图片展。红溪礼示大学孔子学院供图 参会人员参观图片展,感受图像诉说的沉重历史。红溪礼示大学孔子学院供图 梅拉妮·梅吉娅指出,中菲两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有共同的抗争历史,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巩固中菲友好关系,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共 ...
“我的邻居:约翰·拉贝”展览在拉贝故乡德国汉堡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8-18 03:23
展览背景与目的 -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举办展览 [1] - 中国驻汉堡总领馆与南京大学团队及德中交流协会共同主办 [1] - 展览关键词为记忆、联结、友谊、感恩、和平 [2] 约翰·拉贝事迹 - 曾任德国西门子公司驻华代表 [2] -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 保护超25万中国平民 [2] - 用私人庭院收容超600名难民 [2] - 逐日记录日军暴行形成《拉贝日记》成为重要史料 [2] 展览内容与形式 - 通过图文、档案、视频及多媒体互动立体呈现拉贝在华轨迹 [5] - 将历史记忆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5] - 展出拉贝生平事迹与人道行动 [4][5] 各方评价与意义 - 拉贝故事体现人道主义精神与超越政治的人性关怀 [2][4] - 展览有助于构建完整历史图景并从历史汲取教训 [4] - 促进中德文化交流与和平价值传承 [2][5]
“我的邻居:约翰·拉贝”展览在德国开幕 中德共同纪念抗战历史
新华网· 2025-08-16 06:32
展览概况 -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我的邻居:约翰·拉贝"展览于8月15日在德国汉堡开幕 [1] - 展览通过珍贵文献和交互式数字形象还原历史场景 共分为11个单元包括"出生在汉堡的你""生命的守护者"和"《拉贝日记》的重新面世"等 [1] - 展览由南京大学"拉贝日记与和平城市"团队、中国驻汉堡总领事馆和德中交流协会共同主办 并将于16日在德国不来梅展出 [2] 参与方及出席情况 - 中德各界代表百余人出席开幕式活动 [1] - 中国驻汉堡总领事丛武在开幕式致辞中强调回顾历史是为避免悲剧重演 更好维护和平成果 [1] - 南京大学德语系主任陈民和德国莱比锡大学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乌尔里希·约翰内斯·施奈德均对展览价值作出评价 [1] 历史背景与意义 - 1937年侵华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期间 受雇于西门子公司的约翰·拉贝与其他国际人士设立"南京安全区" 为20多万中国人提供庇护所 [1] - 拉贝在华期间所写日记是南京大屠杀最重要最详实的史料之一 [1] - 展览通过拉贝的生命轨迹和人道主义事迹 展现个人在历史中能发挥的力量及其价值 [1]
“我的邻居:约翰·拉贝”展览在德国开幕
新华社· 2025-08-16 05:55
展览概况 -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我的邻居:约翰·拉贝"展览于8月15日在德国汉堡开幕 [1] - 展览通过珍贵文献和交互式数字形象还原历史场景 共分为11个单元包括"出生在汉堡的你"和"生命的守护者"等 [1] - 展览由南京大学"拉贝日记与和平城市"团队 中国驻汉堡总领事馆及德中交流协会共同主办 [2] 历史背景 - 1937年侵华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期间 受雇于西门子公司的约翰·拉贝与其他国际人士设立"南京安全区" 为20多万中国人提供庇护 [1] - 拉贝在华期间撰写的日记被视为南京大屠杀最重要且最详实的史料之一 [1] 活动影响 - 中德各界代表百余人出席开幕式活动 共同缅怀德国友人约翰·拉贝的人道主义事迹 [1] - 展览将于16日在德国不来梅继续展出 [2] - 德国莱比锡大学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评价展览展现"个人在历史中所能发挥的力量" [2]
《胜利之夜》:一幅画中的抗战记忆
人民日报· 2025-08-15 22:11
画作历史背景 - 丰子恺创作《胜利之夜》于日本投降后三日 作为国家一级文物 以家庭温馨场景展现民族新生与和平希望 [2][3] - 画中父亲举子象征民族新生 母亲含笑代表坚韧守望 幼子伸手指向未来 暖灯照耀寓意光明重现 花猫安卧象征和平 [4] - 创作背景源于1945年8月10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消息公布后 重庆民众涌上街头狂欢 丰子恺与友人饮酒庆祝至深夜 [3] 历史事件细节 -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投降广播传来 重庆市民敲打脸盆摇铃呐喊 城市变成声响海洋 [4] - 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后 重庆满街贴V字红标 鞭炮柏枝售罄 9月3日解除警报长鸣10分钟 五六万人游行队伍从较场口出发 [4] - 战争期间重庆承受200余次轰炸 直接伤亡3万余人 美国记者记载农民挑菜进城只为看胜利模样 学生撕课本折纸飞机写自由字样 [4] 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 - 画作以朴素技法和平凡场景记录历史瞬间 浓缩民族心灵史诗 建川博物馆专家称其为抗战精神微缩和英雄之城铁证 [5] - 画作一反丰子恺往日风趣风格 以背身父亲强化情感张力 题字日本投降后三日精准锚定历史时刻 [4] - 八十年后画作墨色未淡 如琥珀封存时光 提醒珍视和平与自强不息 [5]
共擎历史火炬 照亮和平繁荣之路(大使随笔·以史为鉴 共护和平)
人民日报· 2025-08-15 22:11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文章主要聚焦历史纪念和外交关系,未涉及公司或行业相关内容。经核查,全文未出现符合投资分析要求的商业数据、行业趋势或企业动态信息。建议提供包含经济指标、市场表现或企业运营的新闻素材以便进行专业分析。
美俄元首会晤在即 安克雷奇准备好了吗?
中国新闻网· 2025-08-15 11:57
峰会筹备情况 - 峰会筹备时间仅有一周 相较于通常数月的筹备时间 此次峰会从美国总统特朗普8日社交媒体官宣到15日会议举行仅有一周时间 美媒称此次峰会可能是美国近年来最匆忙举办的元首会晤[1] - 安克雷奇街道几乎看不到举行峰会的迹象 只是在城市地标可以看到媒体记者在采访报道[1] - 埃尔门多夫-理查森联合军事基地为会晤地点 基地入口处聚集大批媒体记者 现场有军方人员维持秩序并划定媒体可活动区域 军方人员表示不清楚15日基地周边是否会采取封路等安保措施[1] 安保与空域管制 -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发布消息 与贵宾活动有关 安克雷奇市15日将暂时关闭空域[2] - 目前尚未有关于15日封路的具体信息 安克雷奇的学校已通知学生15日不会停课[2] - 当地会议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可以理解加强安保措施 虽然对有些人而言可能很麻烦 但出于安全考虑[2] 当地商业影响 - 大批媒体记者涌入导致安克雷奇酒店民宿租车等均紧张[3] - 租车公司工作人员表示租车量和价格都有提升 来自很多不同国家的人来租车 美俄元首峰会对当地商家是好机会 还可以让世界注意到阿拉斯加[3] 峰会安排与预期 - 会晤将包括特朗普和普京一对一会面时间 两国领导人除会谈外还将一同进餐并举行联合记者会[4] - 特朗普表示此次会晤25%的概率不成功 此次会晤是为下一次会晤做准备 下一次会晤会更加重要[3] - 普京表示美方正为结束乌克兰危机并达成符合冲突各方利益的协议付出积极真诚的努力[4] - 乌克兰方面未受邀参加此次峰会[5]
重走抗战路,一定要去一趟“国际和平城市”潍坊!
中国新闻网· 2025-08-14 00:21
历史背景 - 1942年至1945年日本在山东潍县设立西方侨民集中营,关押20多个国家的2000余名西方侨民,包括327名儿童 [3] - 集中营原为西方传教场所乐道院,后改造为布满电网、壕沟、塔楼和机关枪的牢狱,是中国单体最大的西方侨民集中营 [5] - 知名被囚人士包括美国驻华大使恒安石、山东大学堂总教习赫士、英国奥运冠军李爱锐等 [5] 和平主题建设 - 潍县集中营旧址现建有博物馆,保留7座遗址建筑,通过文物、史料及VR技术(数智魔镜元宇宙项目)展示历史 [11][14][16] - 潍坊拥有坊子德日建筑群、英国烟草公司旧址等和平文化地标,2021年成为全球第308座"国际和平城市" [18] - 1532文化产业园由英国烟草公司旧址改造而成,举办演唱会、艺术展等活动,吸引研学团队和游客 [20][22] 文旅与教育融合 - 坊子德日建筑群成为年代剧取景地,如电视剧《南来北往》带动影视旅游 [22][24] - 国际风筝会吸引中外爱好者竞技,串联和平友谊 [26] - 中小学开设和平教育课程,高校建和平学研究院,社区嵌入和合文化治理 [26][28] 经济发展与产业 - 潍坊制造业总量占山东1/10、全国1/100,形成动力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30] - 现代农业通过智慧大棚、数字农场输出"蔬菜标准"至全国27个省区,寿光蔬菜等品牌全国知名 [32][34] - 文旅消费涵盖民俗体验、购物街区、演唱会等,激活城市流量 [34][36][37] 对外开放 - 潍坊经贸网络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40余座国际城市缔结友城关系 [37][39] - 通过国际风筝会、中日韩产业博览会等平台链接全球 [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