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搜索文档
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初心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5-08 00:03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 核心观点是坚决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践行党的初心使命 [1] - 当前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民生领域存在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吃拿卡要等问题 [1] 责任分工与工作机制 - 完善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纪委监委领导包联的工作机制、突出问题项目化整治的推进机制、部门协作配合的联动机制 [2] - 党政主要领导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纪委监委履行监督责任 [2] - 职能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履行行业监管职责 [2] 重点整治领域 - 乡村振兴领域围绕重点项目、重大资金、重要环节加强监督检查 [3] - 民生保障领域加强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民生资金安全 [3] - 公共服务领域加强监督管理,推动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3] - 行政执法领域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监督制约,查处执法不公、执法腐败等问题 [3] 监督执纪与创新方式 -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通过大数据比对分析精准发现问题线索 [4] - 畅通群众诉求渠道,鼓励群众参与监督,对民生领域腐败问题快查快办 [4] - 深入剖析案件原因,查找制度漏洞,督促整改落实 [4] 制度建设与长效机制 - 深化基层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提升基层监督办案能力 [5] - 完善相关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5] - 将整治工作纳入党委全会和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 [5]
“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
人民日报· 2025-05-05 22:17
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 -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强调其在国家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1] - 近期两则重要动态:上海召开"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首次提请审议,体现规划工作的法治化进程 [2] 五年规划的历史沿革与特色 - 中国自"一五"计划起持续实施五年规划,形成从"156项工程"到"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完整体系 [3] - 五年规划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体现长期发展导向而非短期利益,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优势 [3][4] - 规划特色表现为"全国一盘棋"的横向协同与"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纵向延续性 [5][6][8] 规划实施的战略支撑 - 浙江"八八战略"持续实施20余年,体现中长期规划与短期目标叠加的特色 [8] - 厦门1985-2000年发展战略包含21个专题,其中4项为全国首创,展现早期战略规划的前瞻性 [10] - 上海科技创新规划布局形成"模速空间"等创新生态,融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1] 规划制定的方法论 - 坚持"四个放在"工作方法:将地方发展置于国家战略、全球化趋势、区域部署中统筹谋划 [6] - 规划编制注重战略眼光培养,要求"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 [10] - 通过立法程序强化规划权威性,推动政策驱动向法治驱动转变,提升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 [12][13] 规划的价值导向 - 以人民为中心是规划根本宗旨,体现在正定"人才经"、福州"3820"工程等地方实践 [13] - 规划制定坚持问计于民,将顶层设计与群众路线相结合,保障民生温度与发展确定性 [14] - 传统文化中"规划先行"思想与现代治理相结合,形成中国特色发展路径 [14]
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
人民日报· 2025-05-02 22:01
中国式现代化,人民至上,民生为大。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 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不忘初心,把造福人 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涉及老百姓的事情关键在实,各项政策举措要实实在在、富有实效"。新征程上, 牢牢把握造福人民的根本价值取向,始终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干 一件成一件,以实绩实效解民忧、惠民生、暖民心,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我们的事 业定能无往而不胜。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03日 01 版) (责编:杨光宇、袁勃) 最深刻的变化在于人,最根本的利益归于人,最强大的动力源于人。新时代以来,我国发展之所以取得 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激发人民群众中蕴藏的 智慧和力量。从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有力提升劳动者素质、激发创造潜能,到深化项目评 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让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从生态文明建设厚植最普惠的民生 福祉,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到战胜地震、洪水等自 ...
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明方向
解放日报· 2025-05-01 03:34
十四五规划与经济发展 - 2021年至2024年我国经济实现5.5%的年均增长 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速近2个百分点 [1] - 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 发展质量稳步提高 [1] - 国家统计局将深化统计现代化改革 强化经济社会发展统计监测 为评估"十四五"和制定"十五五"规划提供数据支撑 [1] 十五五规划编制 -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 [2]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科学测算目标指标 深入论证重大战略任务、政策举措和工程项目 高质量完成规划纲要编制 [2] - 天津自贸试验区将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在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等领域探索制度型开放 [2] 新质生产力发展 - 人工智能企业将加大数据合成、多模态采集等核心技术攻关力度 掌握发展主动权 [3] -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被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3] 民生与社会发展 - 谋划"十五五"时期要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治理相结合 [4] - 通过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4]
第一观察 | 总书记为谋划好“十五五”提供科学指引
新华社· 2025-04-30 16:46
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 强调科学制定五年规划是治国理政重要经验,需准确把握"十五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4][5][6] - 要求统筹全局确定目标任务,巩固优势突破瓶颈,提高发展质量效益 [7] 应对国际形势与经济布局调整 - 需前瞻性应对全球化逆流和外部不确定性,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8] - 提出"四稳"策略(就业/企业/市场/预期)以稳固经济基本盘 [8] -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统筹内外风险,以新安全格局保障高质量发展 [9]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 - 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突出战略任务,强调紧迫性 [10] - 明确路径: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未来产业布局并举 [11] - 科技创新需强化基础研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发展 [11] 民生导向的发展理念 - 坚持共同富裕目标,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 [12] - 要求推出均衡可及的民生政策,实质性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