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精神

搜索文档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常德会战:从与城共存亡到与城共兴荣
新华社· 2025-08-14 09:33
历史背景与战略意义 - 日军于1943年秋策划"常德歼灭作战" 目的是牵制中国机动兵力以策应东南亚及太平洋战场作战 并劫夺洞庭粮仓常德地区的战略物资以实现以战养战[1] - 常德会战发生于1943年11月初 日军从湖南华容至湖北荆州一线发动攻击 常德城因地处平原易攻难守 守军第57师被切断与外线联系形成孤守态势[1] 战役过程与军民协作 - 第57师在师长余程万率领下与装备占优的日军血战 日军使用飞机大炮及毒气围攻 守军采取"一墙守一墙"的巷战策略[2] - 常德城于12月3日因弹尽粮绝失守 但百余剩余官兵与援军第58军新11师于数日后克复城池[2] - 会战期间常德军民协同作战 民众捐粮捐棉 120多名泥木工组成工程服务队修碉堡挖战壕 另有多人参与运输弹药抢救伤员等后勤支持[2] 战役结果与历史影响 - 中国官兵伤亡数万人 彭士量/许国璋/孙明瑾/柴意新等将领牺牲 会战坚守时间之长与牺牲惨烈程度为战略相持阶段罕见[2] - 会战重创日军进攻力量 部分破坏其南下作战企图 战略上配合了敌后战场的反扫荡斗争[2] 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 - 战后常德城几乎被夷为平地 现今已发展为国家级园林城市与国际湿地城市 经济总量居湖南省前列[3] - 粮食播种面积与产量连续21年保持湖南省第一 鱼米之乡地位持续巩固[3] - 白马湖碉堡等战争遗迹与商圈/公园/校园融合 老西门区域经改造成为城市新地标[3] - 常德抗战文化研究会等民间组织年接待海内外参观者达数十万人次 致力于抗战史料搜集与文化传播[3]
日本学者捐赠日军入侵广东历史罪证照片
央视新闻· 2025-08-14 03:52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0周年纪念日前夕,日本学者松野诚也向广东省档案馆捐赠一批日军入侵 华南罪证史料。 △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官渡镇,日军拍摄到的抗战标语:"贡献国家一升粮,就增抗战一分力!" (总台记者 陈惠婷 杨冠东) 松野诚也此次捐赠的档案中,包括侵华日军第18师团1938年入侵广东的侵略罪行照片集(日军1939年出版),以及第18师团1939年至1942年在华南地区侵略 罪行照片集(日军1942年出版)。照片中生灵涂炭,满目疮痍,触目惊心! △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官渡镇,日军拍摄到的"七七抗战阵亡将士、死难同胞纪念碑"。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青塘镇,日军拍摄到的抗战标语:"倭寇还我河山!" △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日军拍摄到的抗战标语:"全国武装起来抗战到底!" 尤为珍贵的是,这些照片集中日军拍摄到的一些照片包含了中国军民写在残垣断壁上的多种抗战标语、口号等。这些悲壮的标语、口号,生动反映出在日本 法西斯铁蹄下,华南人民奋起反抗的伟大抗战精神。 △广东省广州市,日军拍摄到的抗战标语:"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邓铁梅:为国何惜五尺躯的民族英雄
新华网· 2025-08-14 00:34
新华社沈阳8月13日电 题:邓铁梅:为国何惜五尺躯的民族英雄 新华社记者赵洪南 "我活将与草木同休,死可与古人并存。我宁愿死,决不贪生……"在位于辽宁本溪的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 内,一场由学生们上演的沉浸式短剧,向前来参观的人们讲述着抗日英雄邓铁梅就义前发出的铮铮誓言和 他的抗日传奇。 这是邓铁梅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邓铁梅,1892年10月出生于辽宁省本溪县磨石峪村的一个富裕之家。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山河破碎、民族 危亡,他毅然挺身而出。为捍卫民族独立和尊严,1931年10月,邓铁梅正式创建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自卫 军,任自卫军总司令。 这一消息对同仇敌忾的辽东民众来说,无疑是一曲出征的战歌,催发了无数爱国志士的热血激情,前来投 奔者络绎不绝。从1932年春季到8月间,邓铁梅带领的部队同日伪军进行大小战斗百余次,沉重打击了敌 人。队伍也有了很大发展,部队人数达1.5万人以上,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中的一支劲旅。 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研究部主任周浩介绍,邓铁梅所带领的部队常年征战,得不到休整,由于长期作战的 操劳,邓铁梅也身患严重疾病。1934年5月,邓铁梅患重病不能随军行动,被秘密送到凤城县小蔡沟张家堡 子养病。 ...
苏州市深入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
苏州日报· 2025-08-14 00:28
硝烟虽已散去,记忆历久弥新。今年以来,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 周年,苏州深入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切实加强 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激励全市干部群众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奋发有为,奋 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 风起芦荡燃薪火 光影忆往昔,峥嵘岁月稠。8月9日,吴中区龙湖天街,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胜利80周年主题展映系列活动拉开帷幕。活动持续至今年年底,将深入市民广场、休闲公园、街道空地 等场所,以"电影思政课+爱国电影观看"的形式,让伟大抗战精神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深深扎根,转化 为建设美好家园的强大动力。 或经典爱国诗篇,有的走进历史纪念场馆寻访抗日英雄的足迹,他们真挚的声音穿透岁月,完成了一场 带着崇高敬意的隔空对话。 ——中外军人共话革命年代。7月17日,苏州抗战老兵陈和飏与来自10个国家的12名外籍军官、国 防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昆山院区的2025年新生、昆山民兵代表并肩而立,用慷慨激昂的音调高声齐唱 《游击队歌》,向为自由而战的英雄致敬,上演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 ——抗战老兵追忆烽火 ...
香港各界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型图片及书画展开幕
新华社· 2025-08-13 15:18
展览概况 - 展览主题为"烽火记忆 笔墨山河——香港各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大型图片及书画作品展",在香港大会堂开幕 [1] - 展览分为书画作品和历史图片两个部分,共展出近80幅书画作品和近70张历史图片 [1] - 书画作品由70余名名家创作,内容包括战场场景、民众支援和战争创伤等主题 [1] - 历史图片时间跨度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抗战胜利 [1] 主办方与指导机构 - 主办方为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 [1] - 指导机构包括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民政及青年事务局以及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宣传文体部 [1] 展览目的 - 旨在铭记历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1] - 通过艺术形式增强市民国家认同与文化自信,特别是引导青年一代感悟抗战精神 [1] - 展览是香港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组织的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之一 [1] 展览时间 - 展期从8月13日持续至18日 [1]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邓铁梅:为国何惜五尺躯的民族英雄
新华社· 2025-08-13 08:35
"1934年5月30日,就在养病期间,由于叛徒的出卖,邓铁梅不幸被捕。"周浩说,在日伪军的威逼利诱 下,邓铁梅丝毫没有动摇自己的意志。日伪高官请他吃香喝辣,他绝食以对,并以岳飞、文天祥自 勉:"生为中华人,死为中华鬼,不知其他。"有日本军官请邓铁梅在扇面上题字,他慷慨挥毫赋 诗:"五尺身躯何足惜,四省失地几时收?" 1934年9月28日,邓铁梅被日寇残忍杀害,时年42岁。 抗战精神是什么?是邓铁梅不愿低下的头颅和永远挺直的脊梁;是他在抗击日寇时,带着一身病痛也能 威震辽东;是他不幸被捕后,依旧不屈不挠,从容赴死、慷慨就义。 历史没有被遗忘。距离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不远,就是抗联中学。这座以"抗联"命名的中学,每年都要 进行抗联精神教育并组织学生到陈列馆进行现场教学。 "我活将与草木同休,死可与古人并存。我宁愿死,决不贪生……"在位于辽宁本溪的东北抗联史实陈列 馆内,一场由学生们上演的沉浸式短剧,向前来参观的人们讲述着抗日英雄邓铁梅就义前发出的铮铮誓 言和他的抗日传奇。 邓铁梅,1892年10月出生于辽宁省本溪县磨石峪村的一个富裕之家。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山河破碎、民 族危亡,他毅然挺身而出。为捍卫民族独立和尊严,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三次长沙会战:烽火淬炼的抗战精神丰碑
新华网· 2025-08-13 06:54
"日军认为,占领湖南省会长沙,可扼两广之咽喉,控川黔之门户;另外,当时以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 区为中国战场的主体,日军企图通过进攻长沙,达到消灭中国军队主力的目的。"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 员、长沙市文史专家梁小进说。 1939年9月中旬,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调集10万兵力,兵分三路进犯长沙。在日军的凌厉攻势 下,湘北新墙河(今岳阳境内)防线上,国民革命军第52军胡春华营等英勇抗敌,阻滞日军攻势达72小 时。面对日军毒气弹与炮火覆盖,守卫长沙的官兵在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指挥下,采取"后退决 战、争取外翼"的方针,诱敌深入,誓与长沙共存亡。后粮弹告罄的冈村宁次被迫下令撤退。 这场持续20多天的恶战,以歼敌2万余人、毁机70余架的辉煌战果,迫使日军退回原防地、恢复战前态 势,取得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举国抗战士气为之大振。 随着国际战局的剧烈变动,日本的侵略步伐愈发急促。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日本帝国主义为夺取 远东和太平洋地区霸权,妄图尽快解决中国事变。当年9月,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阿南惟几集结12万重 兵,发动了对长沙更大规模的进攻。由于第九战区对日军进攻规模估计不足,指导失误,致使日军一度 攻占长沙,并 ...
盐滩烽火照初心
中国化工报· 2025-08-13 03:36
八十年前,中华民族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渤海之滨的百里盐滩 上,天津长芦汉沽盐场的前身芦台场的盐工与盐民们也以独特的方式投身这场民族救亡运动,用海盐作 武器、盐滩为战场,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抗战壮歌。如今,硝烟散尽,精神永续,这片浸润着英雄鲜 血的盐田,正将红色基因融入时代脉搏,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 汉沽盐场七彩盐田航拍图 战略物资的生死较量——盐滩上开辟"隐形战场" 清晨的阳光洒在汉沽盐场的结晶池上,折射出晶莹的光芒。这片年产百万吨海盐的现代化盐场,在八十 多年前曾是敌我双方激烈争夺的战略要地。盐,不仅是人类生命的必需品,也是当时我国重要的税收来 源,同时还是化工基础原料。 汉沽海盐在古代被誉为"芦台玉砂",为明、清时期的贡盐,清代光绪年间曾出口到日本。1937年,日寇 为了实施战略掠夺和切断根据地的盐供应,将盐列入战争二类管控物品,严格管理。日寇觊觎汉沽海盐 已久,为了控制这一战略资源,日寇打着共同开发的名义,通过华北"兴中公司"在天津滨海地区疯狂开 滩,掠夺盐业资源。据史料记载,抗战期间,日寇在汉沽盐场累计掠走海盐229万多吨,仅盐税一项就 给我国造成3.2 ...
展“解放书单” 品阅读盛宴 10部佳作与读者相遇 共同编织上海书展多彩图景
解放日报· 2025-08-13 01:35
出版行业 - 第34期"解放书单"精选10部新出版作品,涵盖历史、科技、政治、经济、文学等多个领域,旨在为读者提供阅读参考 [1] - 书单内容多元,包括民族抗争历史、人类未来思考、国际政治分析、文明发展研究等主题 [1] - 作品包括《中国抗战》全景展现抗日战争历程,《未来之地》探讨超级智能时代人类价值,《舍本逐末》分析美国社会科学影响力衰退,《论美国》梳理美国外交政策史 [1] 学术研究领域 - 《货币与政府:对主流经济学的挑战》挑战主流经济学范式,重新审视货币与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1] - 《阿拉伯人的大航海:从古代到中世纪早期》打破西方中心主义航海叙事,还原阿拉伯人在海洋文明发展中的关键角色 [1] - 《货郎图:小商贩肩挑大历史》从艺术史角度解码民生图景,关注人类经验的连续性 [1] 商业创新领域 - 《奶茶出海:新中式茶饮品牌的全球扩张》记录新中式茶饮品牌的全球扩张故事,探讨文化生命力在于保持核心基因同时拥抱开放创新 [1] - 《虚拟社会:元宇宙及后人类体验新疆域》前瞻数字时代,探讨如何让虚拟技术成为赋能人类的工具 [1] 文学创作领域 - 《大河源》以诗意笔触描绘江河源头的自然与人文,被视为对中华文明源头的探访之旅 [1]
追寻共同抗战记忆 感受三湘发展脉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2 22:50
文化历史交流 - 海峡两岸及香港31家媒体40余名记者参与8天联合采访活动 追寻共同抗战历史记忆并感受湖湘文化[3]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作为全体中国人民共同抗战胜利受降地 标志1945年8月侵华日军签署降书并确认全国16个受降区101个缴械点[4][5] - 桃花源景区作为两岸文化纽带 2018年以来接待台湾同胞超1万人次 其中2025年1-6月达3000余人次 并实施免票及车船优惠措施[7] 文旅产业发展 - 衡阳县梅花村推动农旅融合 200多名村民从事旅游业 2024年人均年收入超3.5万元 并借鉴台湾民宿经营及环境美化经验[9][10] - 采访团考察湖南智能制造与新能源产业 包括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及衡阳船山时间谷钟表产业园[10] - 湘西竹山苗寨与凤凰古城展示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及乡村文旅发展 台湾记者体验苗族土家族服饰并宣传沱江夜景[10] 文娱产业合作 - 湖南卫视《歌手》节目邀请多名台湾歌手参与 台湾青年参与节目制作 体现两岸音乐文化共同基因[8] - 桃花源景区开展台湾青年文化研学活动 通过《桃花源记》古文形成文化共鸣 累计收到数百条台湾同胞留言[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