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电直连

搜索文档
抢占绿电先机!滨海港“凯金变”勾勒绿色发展蓝图
中国发展网· 2025-08-18 09:15
中国发展网讯 8月15日,在滨海港零碳产业园,一座凯金新能源滨海工厂内的220千伏变电站正在施工。这座变电站暂定名为"凯金变",占地约2500平方 米,预计明年建成。 茫茫滨海港,最不缺的就是"电源侧"。在这里,绿电年上网电量46.4亿千瓦时,区域内输入电量绿电比例超95%,全绿电时段覆盖率达79.8%。 "这也是我们当初选择落户滨海的原因之一。"刘龙解释,凯金新能源是一家专业从事负极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客户已覆盖动力电池 领域国内主要锂离子电池厂商。过去,为满足下游企业的出口需求,凯金新能源每年都要花钱买"绿证"。 "虽然建设变电站成本不低,但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抢先做才有优势。"刘龙介绍。 今年年初,凯金新能源入选省首批绿电直连供电试点项目。所谓绿电直连,是指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不直接接入公共电网,通过直连线 路向单一电力用户供给绿电,可实现供给电量清晰物理溯源的模式。其中,直连线路是指电源与电力用户直接连接的专用电力线路。 "一开始我们无从下手,因为绿电直连这件事,国内相关经验太少。"凯金新能源的能源负责人刘龙介绍。 直到今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 ...
王忠民:ESG+AI构建产业绿色竞争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7 08:31
核心观点 - ESG与AI技术深度融合形成双螺旋进步关系 二者协同驱动产业创新和绿色价值最大化 [1] - ESG理念需从产业创新起点嵌入 实现一倍级 十倍级 百倍级进步而非事后披露 [1] - 供应链技术突破和产业闭环构建是ESG赋能产业的两大核心场景 [2][3][4] ESG与AI协同发展 - AI从算力层面替代传统基础设施 成为驱动产业创新的核心力量 [1] - 算力智能化应用推动新产品开发与社会化服务智能落地 [1] - ESG与AI需深度融合相互赋能 激发创新活力与产业动能 [1] 供应链技术突破 - 液冷技术取代风冷和水冷 成为算力设备散热新刚需 用电量较水冷风冷减少 用水量大幅节省 [2] - 中国液冷企业在全球供应链占据一席之地 相关企业市值涨幅显著 [2] - 华为昇腾超节点服务器采用液冷技术 完成中国算力供应链技术替代并推动产业链ESG进步 [2] 产业闭环构建 - 光伏产业因低价竞争导致市值大幅缩水 需构建算力-电力-绿电协同体系破解困局 [3] - 中国发电量达美国2.5倍 电力结构需向绿电转型否则碳足迹压力加剧 [3] - 绿电直连政策允许企业园区直接消纳绿电 解决弃风弃光问题并省去电网中间成本 [3] - Web3技术通过虚拟电厂和智能代理实现每度电成本最低 冗余电力全域优化调配 [4] - 区块链智能合约实现绿电收益公平分配 绿电资产可金融化代币化进入碳交易市场 [4] 企业案例与数据 - 英伟达市值突破4.5万亿美元 ESG需关注其算力中心构建 AI应用推动及碳足迹披露 [2] - 超节点服务器参数量达十亿级 百亿级 液冷技术满足极高散热需求 [2]
云南已启动建设3批15个省级零碳园区
中国新闻网· 2025-08-16 01:19
零碳园区建设进展 - 云南省已筛选并启动建设3批共15个省级零碳园区,采用"一园一策"推进建设 [1] - 前两批10个零碳园区已有51款产品开展碳足迹核算认证 [2] - 第三批省级零碳园区名单包括云南宜良产业园区、云南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等5个园区,聚焦资源循环经济、有色金属等重点产业 [3] 绿电供应与能源管理 - 以"为落户园区企业提供100%全绿电"为目标,持续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1] - 祥云经开区天峰山"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建成投运,"源网荷储"调控中心加快建设 [2] - 曲靖经开区、楚雄高新区等发挥增量配电网优势,加快推进区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2] - 制定《云南省推动绿电直连建设实施方案》,推动绿电资源就近就地消纳 [2] 碳足迹管理 - 发布云南省碳足迹核算重点产品目录清单,引导开展绿色铝、绿色硅等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认证 [2] - 昆明高新区实现企业碳足迹一站式管理,贝泰妮、多宝集团等企业17款产品实现碳足迹认证全覆盖 [2] 政策与规划 - 云南省在全国率先由省级统筹推进零碳园区建设,研究制定《云南省推动零碳园区建设工作方案》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1] - 下一步将围绕全绿电供给、"以绿制绿"产业发展模式等工作重点,深化15个省级零碳园区建设,争创国家级零碳园区 [3]
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15 18:10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拟投资100亿元在江苏滨海建设乙烯法功能性聚乙烯醇树脂生产基地,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为20万吨/年乙烯法PVA树脂,配套36万吨/年醋酸乙烯和30万吨醋酸甲酯装置 [8][37][45] - 通过合资成立江苏皖维新材料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持股80%)作为项目实施主体,协同地方政府资源 [8][37][41] - 项目定位高端化,目标替代进口并拓展液晶显示、汽车制造等高端应用领域 [9][43][48]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是全球最大PVA生产国(产能110万吨)和出口国,2024年出口量达21.02万吨(同比+14.3%)[5][34] - 行业面临同质化竞争加剧,上游原料企业加速向下游延伸,威胁公司龙头地位 [6][35] - 乙烯法PVA因成本下降(乙烯产能扩张)和性能优势成为行业主流趋势 [7][36] 新能源与绿色转型 - 投资5537.87万元建设18.56MWp分布式光伏项目,预计年减碳15,839.47吨,回收期5-6年 [10][57][60] - 利用国家绿电直连政策,实现厂房屋顶资源高效利用 [10][56] - 光伏电站设计寿命25年,将形成长期成本优势 [57][61] 产能优化调整 - 将内蒙古6000吨PVA水溶纤维项目变更为高性能纤维产线,总投资增至1.98亿元,应对市场需求变化 [12][68][72] - 新方案采用湿法纺丝工艺升级,就近采购蒙维科技原料降低运输成本 [14][70] - 高性能纤维可提升混凝土韧性,契合建材高端化需求 [14][74] 资产与资金管理 - 处置43.43kg闲置贵金属喷丝板资产,评估价值2433.63万元 [16] - 为全资子公司广西皖维提供1亿元贷款担保,实际年利率1.11% [17][79] - 设立皖维兴业物资公司(注册资本2800万元)实现集中采购降本 [18][91][93] 公司治理 - 修订关联交易与资金往来管理办法以符合最新监管要求 [19][29] - 董事会全票通过所有议案,包括半年度报告及重大投资事项 [3][4][26]
多重因素共振 新能源绿色低碳行稳致远
证券时报· 2025-08-14 18:22
证券时报记者刘灿邦 今年以来,新能源领域重要政策举措密集出台。其中,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政策推动新能源全面 进入市场,《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聚焦于解决高比例新能源消纳难题。 以风电为例,今年以来,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项目建设计划。 近日,中船科技公告,根据公司风电场滚动开发经营策略和整体经营发展需要,公司拟在新疆塔城地区 额敏县投资建设130万千瓦风电项目,总投资金额约为57.12亿元。3月,嘉泽新能曾公告,拟约26.5亿元 投建多个风电项目。 "在多数省份,风电相对光伏收益提升可能性更大。"一位新能源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光伏电站基本是 中午发电,而多数省份用电高峰都在早晚,无论是与用户签订中长期合约还是现货合同都很容易有损 失,风电先天发力特性使其可以通过交易策略保障收益。 一家风电整机商人士认为,电力市场化交易短期会因不确定性的增加对价格略有扰动,在电力交易市场 化的背景下,风电行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据其预计,风机价格会在现有价格区间震荡。 业内人士判断,随着绿电直连从地方试验走向全国规范化推广,储能配置将成为新能源项目提升自发自 用比例、满足考核要求的重要选择之一,未来光伏 ...
同力日升(605286):算电协同,乘势而升
国投证券· 2025-08-13 15:37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买入-A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45.45元 [4][6] - 当前股价41.64元,总市值69.96亿元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8亿元、3.96亿元、4.74亿元,增速29.1%、24.4%、19.7% [4][11] 核心业务与转型成效 - 传统业务为电梯部件及电梯金属材料,2022年通过并购切入新能源领域 [1] - 新能源业务2024年营收增长103.61%至8.79亿元,占比34.76%,毛利贡献64.75% [1] - 子公司天启鸿源超额完成业绩承诺,2022-2024年累计净利润3.43亿元 [23] 储能行业政策与机遇 - 136号文取消强制配储,推动行业从低价竞争转向产品力竞争 [2] - 甘肃省出台独立储能容量电价机制330元/kW·年,公司1GWh庆阳项目直接受益 [2] - 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超80%政策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公司已布局算电协同项目 [3][69]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4年营收25.26亿元(+3.82%),归母净利润2.46亿元(+13.48%) [28] - 新能源业务毛利率51.22%,显著高于传统业务(扶梯20.64%/直梯17.12%) [32] - 预计2025年营收33.82亿元(+33.9%),毛利率22.74% [73][75] 战略布局与技术优势 - 已签约甘肃庆阳2GWh储能产线及1GWh电站项目,预计年产值30亿元 [69] - 自研PCS、EMS、BMS系统,持有39项储能专利,2024年研发投入2837万元 [68] - 液冷储能产品获行业双项大奖,温差控制技术提升安全性与效能 [66]
多部门力推落后光伏产能有序退出 政策催生多元领域需求释放
证券时报· 2025-08-13 05:51
"2025年上半年,我国光伏行业发展举步维艰。"7月25日,在光伏行业2025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 形势展望研讨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从产量、价格、出口、效益等多个维度分析了 光伏行业发展现状,并作出这一判断。 在本次会议上,包括工信部、国家能源局在内的监管部门都强调,要规范光伏行业发展,推动落后产能 有序退出。同时,针对当前光伏行业出现的非理性竞争加剧、低价中标、知识产权纠纷等问题,全行业 要积极面对和解决,"反内卷"共识进一步凝聚。 证券时报记者 刘灿邦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上调了今年全球及中国的新增光伏装机规模预测。王勃华表示,随着 绿电直连供应等政策落地,将进一步释放多元领域对光伏等新能源的需求。 行业形势严峻 王勃华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制造端,上半年,国内光伏电池片、组件产量增速保持在15%以下,多晶 硅、硅片产量出现负增长,同时,各环节主流型号平均价格较2020年以来的最高价格降低88.3%、 89.6%、80.8%、66.4%;在应用端,2025年1—6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212.21GW,同比增长107%。 产品出口方面,2025年1—6月,硅片出口量同比下降7.5 ...
西北首个百万千瓦级“绿电专线”将启动
中国化工报· 2025-08-12 02:17
今年5月,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各类经营主体投资绿电直连项目。塔里木油田联合国家电网新疆电力有限 公司以及独山子石化等企业,从环保、技术、经济等多个维度启动绿电直连项目部署,探索通过直连线 路向独山子石化公司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项目直供绿电。 经过前期方案论证,上库项目在源荷匹配、电力线路、储能规模、生产运营等方面均具备绿电直连条 件。数据显示,自今年1月并网发电以来,上库项目累计生产绿电突破2亿千瓦时。绿电直连全面落地 后,上库项目每年将直接供给园区企业21亿千瓦时绿电,推动绿电消纳占比由零提升至60.4%,助力塔 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项目成为低碳乙烯生产基地。届时,独山子石化下游产品将完全符合欧盟碳边 境调节机制的准入标准。 中化新网讯 8月7日,中国石油(601857)在运最大整装光伏项目——塔里木油田上库高新区低碳转型 130万千瓦光伏项目(简称上库项目)绿电直连各项准备工作已就绪,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绿电直连实施 方案出台后,该项目将成为我国西北地区首个百万千瓦级绿电直连项目。 ...
从政策试点到规模化推广 绿电直连实现新能源就地消纳
科技日报· 2025-08-12 01:54
政策框架与战略意义 - 国家首次明确绿电直连规则框架 推动新能源就近消纳与低碳转型 [1][2] - 政策旨在解决新能源消纳难题 应对国际碳壁垒挑战 加速实现双碳目标 [2] - 绿电直连可实现电量物理溯源 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并降低用电成本 [2][4] 行业影响与模式变革 - 推动新能源应用模式从集中开发转向集中式与分布式消纳并举 [4] - 创造去中介化市场交易新机制 突破传统电力交易模式与电网利益壁垒 [4] - 催生"产用一体"能源用户和综合能源服务商两类新型经营主体 [4] - 助力形成全国统一且区域灵活适配的电力市场格局 [5] 电价机制与价值体现 - 传统电价仅反映发电成本 清洁能源环境价值被低估 [4] - 直连模式允许企业为降碳收益支付溢价 形成反映环境价值的电价机制 [4] 地方实践与推广挑战 - 江苏 云南 青海等省份已出台推动方案 云南通过6条路径推动绿电就地转化 [6] - 青海规定上网电量占比上限一般不超过20% 强化源荷适配 [6] - 需克服技术经济体制等多维障碍 投资回报机制不健全影响主体积极性 [6] - 余电交易存在操作障碍 需发展"直连+储能+需求响应"复合型项目 [6] 电网协同与系统安全 - 需协调电网企业收益受损问题 直连模式导致其售电量减少 [7] - 需合理分摊备用电源等电网服务成本 否则削弱直连价格优势 [7] - 可借鉴欧盟要求直连用户保持大电网备用连接的做法 平衡灵活性与安全性 [7]
绿电直连实现新能源就地消纳
科技日报· 2025-08-12 00:53
绿电直连政策框架 - 国家首次从层面明确绿电直连模式规则框架 推动新能源就近消纳与低碳转型 [1] - 绿电直连需技术突破、制度创新、利益重构协同推进 未来或成主流能源模式 [1] - 政策旨在解决新能源消纳难题 应对国际碳壁垒 加速实现双碳目标 [2] 绿电直连模式定义与价值 - 绿电直连指新能源通过直连线路向单一用户供电 实现电量物理溯源 [2] - 模式可挖掘就近消纳需求 拓展新能源应用场景 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2] - 满足企业绿色转型需求 降低用电成本 尤其利好外向型企业应对碳关税 [2][3] 行业结构性变革 - 改变新能源应用模式 从集中开发转向集中式与分布式消纳并举 [4] - 电网角色重塑为选择性服务商 发电企业与用户可自主选择直连模式 [4] - 催生"产用一体"能源用户和综合能源服务商两类新型经营主体 [5] 市场机制创新 - 突破传统电力交易模式 创建去中介化交易机制 破解电网利益壁垒 [4] - 形成反映环境价值的电价机制 企业可为降碳收益支付溢价 [4] - 政策鼓励地方差异化探索 助力形成全国统一且灵活适配的市场格局 [5] 地方实践与挑战 - 江苏、云南、青海等省已出台实施方案 云南提出6条路径推动绿电就地转化 [6] - 青海规定上网电量占比上限不超20% 需强化源荷适配 [6] - 面临技术、经济、体制多维障碍 商业模式可持续性待突破 [6] 电网协同与安全 - 需协调电网企业收益受损问题 直连模式减少其售电量 [7] - 成本分摊矛盾待解 需合理分摊备用电源等电网服务成本 [7] - 可借鉴欧盟经验 保持与大电网备用连接以平衡灵活性与安全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