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据要素市场化
icon
搜索文档
数字中国成效显著 截至今年6月底高质量数据集超3.5万个
经济日报· 2025-08-15 01:11
截至今年6月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高质量数据集超3.5万个 5G基站总数455万个、算力总规模位于全球第二,数据产业规模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17%, 数据生产量达到41.06泽字节,高质量数据集超过3.5万个……在国新办8月14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 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全面深化数据要素 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数字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数据产业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汇聚、计算存储、流通交易、开发利用、安全治理和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及服 务等业态,是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新兴产业。"十四五"期间,我国数据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市 场空间大,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当前,数据技术正从商业智能(BI)向人工智能(AI)加速演进,以数据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算法算力和 数据高度集成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生态正在形成。数据驱动技术创新、应用创新、产业创新不断深化,数 据"采存算管用"全链条焕新迭代,催生出"数据即服务""知识即服务""模型即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 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研究结果 ...
数字中国成效显著
经济日报· 2025-08-15 00:02
数据产业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汇聚、计算存储、流通交易、开发利用、安全治理和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及服务等业态,是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新兴产业。"十四五"期间,我国数据产业发展势头良 好、市场空间大,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5G基站总数455万个、算力总规模位于全球第二,数据产业规模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 117%,数据生产量达到41.06泽字节,高质量数据集超过3.5万个……在国新办8月14日举行的"高质量完 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全面深化数 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数字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我们加快推进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制度建设。"国家数据局副局长陈荣辉介绍,在公共数据方面,印 发了《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资源登记、授权运营、价格机制相关政策发布实施。 《政务数据共享条例》出台实施,省市两级制定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相关政策超过87项,政务数据共享、 公共数据开发和授权运营更加规范和高效。国家登记平台登记的资源、产品和服务快速增长,目前已经 覆盖超过78个国民 ...
数据产业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证券日报· 2025-08-14 23:10
为更好地推进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国家数据局副局长夏冰表示,面向"十五五"规划,国 家数据局将进一步聚焦高质量的标准构建、大规模的设施部署、市场化的生态运营,持续打造便捷高 效、自主安全、世界领先的国家级数据基础设施,有效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全国统一大市场 建设。 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核心要素之一,数据在推动"人工智能+"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特别是高质 量数据集的建设至关重要。 本报记者 杜雨萌 "我国数据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空间大,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8月14日,国家发 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 布会上表示,据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研究,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过40万家,数据产业规模达 5.86万亿元,较"十三五"规划末增长117%,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 数据产业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汇聚、计算存储、流通交易、开发利用、安全治理和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及服 务等业态,是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新兴产业。近年来,不仅数据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数据产业 链亦加速形成。 刘烈宏称,当前,数据技术正从 ...
国家数据局相关负责人在回答中证报记者提问时表示 今年底数据流通节点城市将扩大到50个左右
中国证券报· 2025-08-14 22:18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成就 - 截至2025年6月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较2020年增长5倍 [2] - 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较2020年增长34倍 [2] -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2] - 数据流通节点城市规模预计年底扩大至50个覆盖80%省区市 [1][3] - 已建成25个城市节点布局16个省区市数据基础设施架构 [3] 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 去年推出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21项政策 [2] - 今年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多项制度 [2] -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接入各类主体超2000家 [3] - 支撑政务治理金融风控等上百个场景应用 [3] - 数据交易机构挂牌高质量数据集总规模达246PB [4] 人工智能数据发展 - 高质量数据集超3.5万个总体量超400PB [4] - 高质量数据集累计交易额近40亿元 [1][4] - 试点数据语料作价入股模式引导企业将数据集折算为股权 [4][5] - 已布局成都沈阳合肥等7个数据标注基地 [5] 数字经济发展成果 - 截至2024年底软件收入规模较2020年增长80% [2] - 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超70% [2] - 数字经济带动新增超100个新型职业 [2] - 形成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和装备的完整集成电路产业链 [2]
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4 22:10
数字基础设施发展 - 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 较2020年增长5倍 [2] - 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 较前期增长34倍 [2] -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2] - 数字基础设施带动集成电路/通信设备/服务器等产业链发展 [3] - 超前部署推动网络购物/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新业态发展 [3] - "东数西算"工程布局八大枢纽 其中5个位于西部 [3] 人工智能与数据消耗 - 日均Token消耗量突破30万亿 较2024年初1000亿增长300倍 [3] - 数据技术从商业智能(BI)向人工智能(AI)加速演进 [5] - 上市数据企业研发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79% 年均增速15.7% [5] 数据产业规模与生态 - 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40万家 [5] - 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117% [5] - 长三角数据产业规模占全国22.6% 集聚企业超10万家 [5] - 数据产业涵盖采集/存储/流通/安全治理等全链条业态 [4] 数字化应用普及 - 网民数量达11.23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79.7% [6] - 互联网医院年服务量超1亿人次 [6] - 医保码用户超12亿人 跨省就医结算惠及5.6亿人次 [6] - 电子社保卡覆盖10.7亿人 占人口75%以上 [6] - 5A级景区数字化改造完成率100% [6] 产业转型与创新 - 5G+工业互联网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智造转型 [3][4] - 农村电商发展使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 [3] - 即时零售/智能网联汽车/微短剧等新业态持续涌现 [6]
国家数据局:数据产业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证券日报· 2025-08-14 16:12
数据产业发展现状 - 数据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过40万家,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较"十三五"规划末增长117% [1] - 数据产业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汇聚、计算存储、流通交易、开发利用、安全治理和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及服务等业态 [1] - 数据技术正从商业智能(BI)向人工智能(AI)加速演进,产业生态以数据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算法算力和数据高度集成为主要特征 [1] 数据产业链创新 - 2024年上市数据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较"十三五"规划末增长79%,年均增速15.7%,产业链创新活力持续增强 [1] - 数据驱动技术创新催生出"数据即服务""知识即服务""模型即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 [1] - 数据"采存算管用"全链条焕新迭代,推动应用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化 [1] 数据流通与基础设施建设 - 国家数据局计划部署一批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试点,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形成产业生态和规模优势 [2] - 将聚焦高质量标准构建、大规模设施部署、市场化生态运营,打造便捷高效、自主安全、世界领先的国家级数据基础设施 [2] - 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是推动"人工智能+"的关键,截至今年6月底已建设高质量数据集超过3.5万个,总体量超过400PB [3] 数据交易市场表现 - 今年上半年主要数据交易机构新上架数据产品3328个,同比增长70%,人工智能领域高质量数据集产品同比增长2.8倍 [2] - 截至今年6月底,各地高质量数据集累计交易额近40亿元,数据交易机构挂牌的高质量数据集总规模达246PB [3] - 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推动数据交易需求攀升,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成效显现 [2][3] 未来发展方向 - 国家数据局将通过体系化布局持续推进高质量数据集建设,重点打造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领域数据高地 [3] - 推动全社会强化数据要素价值认同,培育"为优质数据买单"的市场共识,加快数据要素价值共创 [3]
国家数据局:上半年主要数据交易机构新挂牌上架数据产品达3328个 同比增长70%
智通财经网· 2025-08-14 03:33
数字基础设施发展 - 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较2020年增长5倍,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增长34倍,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 [4] - "东数西算"工程深入实施,八大算力枢纽节点5个位于西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4] - 数字基础设施带动集成电路、通信设备等产业链发展,培育完整产业体系 [4] 数字技术创新突破 - 集成电路形成完整产业链,国产操作系统鸿蒙生态设备突破11.9亿台 [5] - 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60%,人形机器人、智能终端领域不断突破 [5] - 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出21项政策,今年将推出10多项新制度 [5] 数据要素市场发展 - 上半年数据交易机构新挂牌产品3328个,同比增长70%,AI领域数据供给增长2.8倍 [1][29] - 高质量数据集累计交易额近40亿元,上海等地试点数据作价入股新模式 [1][25] - 全国数据企业超40万家,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17% [10] 数字经济发展 - 软件收入规模较2020年增长80%,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超70% [6] - 建成万余家智能工厂,覆盖80%制造业大类,数据赋能农业产量提升5.5% [6] - 数字经济带动超100个新型职业,创造新就业机会 [6]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 建成25个数据流通节点城市,16省市区完成互联互通,年底将扩至50个城市 [19] - 数据基础设施接入超2000家机构,支撑上百个应用场景,上架近万数据产品 [20] - 数据处理效率提升6.5倍,促进多学科联合创新 [20] 高质量数据发展 - 建设高质量数据集超3.5万个,总量超400PB,相当于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140倍 [25] - 中文数据在国内大模型训练中占比超60%,部分达80% [25] - 日均Token消耗量从1千亿增至30万亿,1年半增长300倍 [23] 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 2024年数据生产量达41.06泽字节,占全球26.67%,人均数据量为"十三五"末2.2倍 [35] -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政策超87项,覆盖78个国民经济大类 [36] - 发布70个示范场景,气象数据支撑13万应用场景 [37] 数字经济国际合作 - 与26国签署数字经济合作备忘录,"丝路电商"伙伴国增至33个 [39] - 北斗系统服务全球,智慧港口方案广泛应用 [40] - 举办数字经济培训项目,设置数据开发利用等核心课程 [40]
为数据市场建设定规立矩
经济日报· 2025-08-11 22:00
数据要素经济价值 - 数据流动量每增加10%带动GDP增长0.2% [1] - 数据流动对各行业利润增长的平均促进率为10% [1] - 2024年中国数据生产总量达41.06泽字节(ZB) [1] 数据市场定义与构成 - 交易对象包括原始数据、加工数据及标准化数据服务产品 [2] - 供给方涵盖企业、政府机构、公共机构和数据经纪商 [2] - 需求方包括企业(精准营销、风险管理)、政府部门(城市治理)和开发者(软件架构搭建) [2] 数据交易机制创新 - 定价模式包含按次调用、订阅制、分层定价和收益分成 [3] - 交易模式涵盖平台交易、场外交易及数据联盟共享池 [3] - 隐私增强技术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以保障权益 [3] 数据市场制度构建 - 需建立全国统一数据规范体系(分类/格式/权限/安全等级) [4] - 需制定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市场交易、权益分配制度 [4] - 缺乏统一数据分类规格导致数据对接应用困难 [4] 数据经营主体培育 - 数商分为服务型、应用型和技术型三类 [5] - 需引导开放高价值公共数据(如交通、气象数据)通过授权运营释放价值 [5] - 鼓励企业将数据资源纳入资产管理体系并开发行业数据产品 [5] 数据基础设施支撑 - 数据流通需网络设施、算力设施和安全设施支持 [6] - 目标构建"国家级+区域性+行业性"互联互通市场体系 [6] - 缺乏基础设施会导致数据成为"孤岛"难以市场化 [6] 数据跨境合作机制 - 需探索数据研发和评估标准国际互认 [7] - 采用区块链和隐私计算技术保障跨境数据流动安全 [7] - 需协调数据安全标准并构建差异化流动框架 [7]
赋能实体经济,长沙国企数据资源专区上线
长沙晚报· 2025-08-09 00:51
长沙市国企数据资源开放与利用 - 长沙市推出"国企数据专版",首批由6家市属国企开放20余类高价值数据资源目录,标志着长沙在推进湖南省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试点建设中迈出关键一步 [1] - 长沙数字集团、轨道集团、公交集团等6家市属国企首发,共开放20余类数据资源目录 [1] - 此次开放为激活国企数据要素潜能、赋能实体经济注入新动能 [1] 政策支持与试点推进 - 湖南获批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及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长沙作为省会城市率先推进公共数据与国企数据开发利用 [2] - 长沙年内承担29项省级试点任务,以先行先试姿态助力湖南数据要素改革 [2] - 长沙市数据局联合多部门印发《加快促进长沙市国有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工作方案》,并组建专项工作小组 [2] 数据资源开发与创新应用 - 工作小组走访10余家市属国企,组织政策培训20余场,推动13家市属国企组建首席数据官团队 [3] - 创新设立国企数据专区,梳理上架20类数据资源,包含341个信息项、740余亿条数据,覆盖交通出行、城市服务等重点领域 [3] - 采用"公域查询对接需求,专区开发确保安全"模式,通过区块链、沙箱等技术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 [3] - 实时公交数据提升市民出行体验,路面泊位数据和充电桩运营数据为城市基础设施优化提供决策依据 [3] 未来发展规划 - 长沙年内将推动10家以上国企开放数据资源目录,实现交通、能源、民生等领域数据全场景覆盖 [4] - 聚焦智慧城市、数字经济等重点场景,开发20个以上"场景新、需求广、价值高"的数据产品 [4] - 持续探索数据产权登记、收益分配等机制创新,力争形成3至5项可复制、可推广的"长沙经验" [4]
8月7日吉视传媒(601929)涨停分析:IPTV资产整合、AI智能体研发、影视IP合作驱动
搜狐财经· 2025-08-07 07:22
公司股价表现 - 8月7日涨停收盘价2 45元 涨幅9 87% 盘中9点33分涨停 7次打开涨停 [1] - 收盘封单资金7930 61万元 占流通市值0 93%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 59亿元 占总成交额24 02% 游资与散户资金均净流出1 3亿元 各占12 01% [1] 战略转型与业务发展 - 完成7 68亿元IPTV资产注入 形成有线电视与IPTV一体化运营格局 [1]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86 8% 政企业务签订1532个项目 斩获1 8亿元大单 [1] - 深度参与AI智能体研发及数据要素市场化 依托吉林省数据要素服务中心推进公共数据资产化服务 [1] - 与长影集团战略合作 参与《731》等电影IP开发 受益暑期档影视板块热度 [1] 行业概念关联 - 所属国产芯片概念当日上涨1 3% 医疗信息化概念上涨1 14% IP经济/谷子经济概念上涨0 69% [3] 近期资金流向 - 8月4日主力净流入1 44亿元 占比43 57% 当日涨幅9 84% [1] - 8月5-6日主力资金连续净流出 分别达6391 95万元和7301 43万元 [1] - 8月1日主力净流出2288 26万元 占比6 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