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搜索文档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首场记者见面会
央视网· 2025-08-29 12:06
纪念活动内容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首场记者见面会 [1] -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致公党 九三学社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等民主党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出席见面会 [1] - 各民主党派从各自党派角度介绍对抗日战争的认识及对抗战精神弘扬的思考 [1] 历史贡献 - 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带领中国人民取得全民族抗战伟大胜利 [1] - 中国共产党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1] - 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一道坚持抗战 维持团结 推动民主 在战火纷飞中选择正确历史道路 [1] - 各民主党派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争取全民族抗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1]
探访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记录英雄部队白山黑水间抗战14载烽火岁月
央视网· 2025-08-29 06:54
央视网消息: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时刻,我们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 史,了解东北抗联教导旅的故事。它是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保存并锤炼出来的一支"特种部队"。1945年8月,他们空降东 北57个战略要点,加速了日本关东军防线的瓦解。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8月9日,毛泽东主席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 模大反攻,以配合苏联及其他同盟国作战,加速日本侵略者的灭亡。 学习归来的抗联战士以智慧、意志和胆略与日军展开周旋。为躲避日伪军搜捕,他们将营地设于地下;即便在零下四五十度的寒 冬,战士们仍坚持两人背靠背抱枪而眠,每十分钟轮换组合以防冻僵。在中华民族面临危亡的紧急关头,东北抗日联军建立起广泛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研究部主任周浩称,东北抗联战士们返回东北之后,率先占领12个战略要地及其所辖的57个城镇,快速开展 肃清日伪残余以及建党、建军、建政的工作,为后期八路军、新四军挺进东北奠定先决条件。 1936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及其他 ...
新华社政论 | 永远做中华民族文明成果与人类和平事业的捍卫者
新华社· 2025-08-28 19:35
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彻底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 捍卫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和人类和平事业[2] - 抗战胜利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开启古老中国凤凰涅槃 浴火重生的新征程[2] - 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重新确立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29]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核心作用 - 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战胜利的关键 全民族抗战是重要法宝[5] - 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 结束十年内战局面[13] - 领导的人民军队从约5.6万人增长到约132万人 全国党员从4万多人增加到120余万人[23] 全民族抗战的具体表现 - 各阶层民众同心协力:工人阶级冲锋在前 农民阶级倾力支撑 青年学生投笔从戎[14] - 敌后战场抗击约60%侵华日军和95%伪军 成为全面反攻的前沿阵地[23] - 东北抗日联军独立奋战14年 歼灭日伪军20余万人 八路军新四军歼灭日军52.7万余人[23] 抗战中的重大战役与事件 - 百团大战投入105个团20余万人 进行1800多次战斗 毙伤日伪军两万多名[19] - 平型关大捷歼敌千余名 炸毁汽车百余辆 击碎日军"不可战胜"神话[19] - 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东方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推动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27] 抗战精神与文化传承 - 形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33] - 守护中华文明成果:故宫博物院1.3万余箱文物南迁 赓续文化基因[32] - 抗战精神体现为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33] 国际支持与全球意义 - 中国牵制日本绝大部分陆军兵力 阻止德意日法西斯战略配合[26] - 担负亚太地区盟军对日作战后方基地 为亚洲其他国家驱逐日本侵略者提供支持[26] - 苏联飞行大队长库里申科 法国医生贝熙叶等国际友人支援中国抗战[29] 当代启示与发展 - 抗战胜利实现从近代危机到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 筑牢国家永续发展根基[31] - 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 全球文明倡议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5] - 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国际合作平台[35]
观点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8-28 00:31
中国抗日战争历史地位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共持续14年[3][6] - 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主要兵力 对日本侵略者彻底覆灭起到决定性作用[2][7][15] - 中国军民死伤人数达3500多万 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按1937年比值) 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 - 中国打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一枪 1931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3][4] - 中国开辟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 东方主战场战略地位获得罗斯福斯大林高度认可[5][10] - 中国战场牵制日本绝大部分陆军主力和部分海空军 粉碎日德中东会师战略图谋[8][9] 国际战略协作与影响 - 中国派出远征军赴缅甸作战 为盟国提供机场港湾及战略物资军事情报[10] - 中国持久抗战为苏美英赢得战略准备时间 保证同盟国实施"先欧后亚"大战略[10][11] - 日本战败后128万日军向中国投降 占日军海外投降总兵力一半以上[17] 中国共产党领导作用 - 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武装抗日旗帜 1931年事变后立即发表抗日宣言[12][13] - 倡导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创建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开辟华北华中华南战场[14][15] - 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歼灭日军150多万人 敌后战场成为全面反攻战略基地[15][16]
焦点访谈丨擎起全民族抗战大旗!揭开14年浴血奋战序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7 13:54
历史背景与事件 - 九一八事变于1931年9月18日深夜爆发 日本进攻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 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 [2] - 中国军民伤亡达3500万人 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1937年比值) 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17] - 东北地区在九一八事变后4个多月内全部沦陷 面积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 3000万东北同胞沦为亡国奴 [6] 中国共产党早期行动 - 九一八事变次日(1931年9月19日)中共满洲省委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 成为受侵略国家向法西斯国家发出的第一个正义宣言 [1][4] - 宣言直接驳斥日本关于"冲突由中国军队破坏南满铁道引起"的说法 指出这是蓄谋已久的侵略 [1] - 1931-1936年国民政府"剿共"军费达8.7亿银圆 对日防御开支不足其十分之一 [10] - 1935年8月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同年12月瓦窑堡会议明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 [10] 军事抵抗与作战 - 中国共产党创建东北抗日联军 至1937年秋发展成11个军共3万余人 [6] - 东北抗联开展14年游击战 比欧洲反法西斯战争早8年 是中国抗战持续时间最长的武装力量 [8] - 1937年9月至1945年10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作战达125,165次 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 [17] - 中国战区长期牵制日军50%以上海外兵力 打破日军"北进"计划并迟滞"南进"战略 [15] 统一战线与政治举措 - 1936年中国共产党力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成为时局转换枢纽 推动国共合作抗日 [10] - 毛泽东在1936年12月28日演讲中强调从民族危亡大局出发 不能因私仇杀蒋介石 [10] - 中国共产党向蒋介石提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最终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13] - 统一战线打破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方针 形成全国抗战局面和敌后与正面战场战略配合 [15] 国际地位与历史意义 - 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 以3500万伤亡代价为世界反法西斯事业作出不可磨灭贡献 [1][17] - 中国抗战开始时间最早(1931年)且持续时间最长(14年) [15][17] - 中国通过抗战赢得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 国际贡献不应被忽视 [17]
海外人士谈抗战丨专访: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杰出贡献——访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现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维诺格拉多夫
新华网· 2025-08-27 07:53
中国抗战历史贡献 - 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杰出贡献 是反法西斯联盟中参战时间最长的国家[1] - 从1931年起14年间中国人民顽强抵抗牵制日本军国主义者[1] - 中国共产党号召抗日并团结全国爱国力量 极大影响社会舆论并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1] 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所有爱国力量 反映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文化存续的深切愿望[2] - 纪念图片展重现珍贵历史记忆 展出图片是记录抗战和二战的珍贵历史资料及中国社会风貌缩影[2] - 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 俄罗斯和中国等二战战胜国应共同捍卫胜利成果[2]
这次谈判,决定民族命运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07:10
历史背景与事件 - 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 由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 扣留蒋介石并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八项主张 [3] - 九一八事变后侵华日军残暴行径导致山河破碎民不聊生 中华大地承受巨大苦难 [2] - 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张学良杨虎城多次劝谏无果后采取行动 [3] 谈判与和平解决 - 1936年12月24日周恩来张学良杨虎城与宋美龄宋子文在会客厅进行和平谈判 [3] - 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力主和平解决 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6] - 红军与东北军于1936年4月9日达成互不侵犯密约 周恩来与张学良在延安教堂会晤 [6] 统一战线建立过程 - 1923年陕西开始马克思主义传播 1927年中共在十七路军建立地下组织 [4] - 1933年十七路军与红四方面军签订汉中密约 约定互不侵犯反蒋抗日 建立川陕红色通道 [4] - 1935年《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瓦窑堡会议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 [5] - 1936年4月红军与十七路军达成四项口头协议 包括互不侵犯互派代表等 [5] 社会动员与影响 - 工人生军需物资 农民输送粮草 学生游行呼吁抗战 商人捐款捐物 海外华侨心系祖国 [6] - 全民族觉醒团结形成不可抵挡洪流 为抗战胜利奠定广泛群众基础 [6] -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内战向抗战转折点 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6] 历史意义与传承 - 统一战线是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法宝 [7] -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精神 团结一切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7]
海外人士谈抗战 | 专访: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杰出贡献——访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现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维诺格拉多夫
新华社· 2025-08-27 03:23
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 - 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杰出贡献 是参战时间最长的国家 从1931年起持续14年[1] - 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牵制住日本军国主义者 为整个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杰出贡献[1] 抗日战争历史研究 - 中国共产党在日本侵华后号召抗日并团结全国爱国力量 这极大影响中国社会舆论并凝聚社会共识[1]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当时中国所有爱国力量 反映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民族存续的深切愿望[2] 历史纪念与传承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是珍贵历史记忆的重现 展出图片是记录抗战和二战的珍贵历史资料[2] - 只有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 忘记历史教训者将重蹈覆辙 俄罗斯和中国等二战战胜国应共同捍卫胜利成果[2]
深度关注丨伟大篇章 深刻启示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8-27 01:34
展览概况 - 专题展览《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档案展》由中央档案馆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联合主办 共8个单元 展出340余份珍贵历史文献档案 [3] - 展览全面展现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 突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抗日军民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伟大篇章 [3] 历史文献与档案展示 - 展出1931年9月20日发布的《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 强烈谴责日本侵略暴行 要求日本立即撤退在华海陆空军 [5] - 展示西安事变相关史料 包括张学良给中共中央的第一封电报 体现中国共产党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主导作用 [6] - 呈现《彭德怀、左权关于扩大宣传百团大战战果给各兵团的指示》档案 记载"百团大战"命名经过及战果 [7] - 展出1939年11月2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吊唁白求恩电》 纪念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的牺牲精神 [8] 军事斗争数据 - 抗战期间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对敌作战12.5万余次 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 [7] - 展墙集中展示多场战斗战报 例如缴获轻机枪2挺 步枪36支 手枪19支 子弹6831发等具体数据 [7] 国际贡献与外交成就 - 1941年12月9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 号召建立太平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9] - 中共军队救护103名盟军人员 参与营救美军飞行员工作 [9] - 1945年董必武作为中国代表团正式代表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 签署《联合国宪章》 展示《赴旧金山会议收支账目》等档案 [10] 党的建设与思想建设 - 展出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中央委员会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 强调中央委员会是党的最高机关 [11][12] - 展示毛泽东1937年10月10日关于黄克功死刑问题致雷经天的信 体现党纪严于国法的原则 [12] - 呈现周恩来1943年3月18日手写《我的修养要则》 包含"加紧学习 抓住中心"等七条要点 [12] - 党的七大通过《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 为抗战胜利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11] 社会影响与教育意义 - 展览吸引多年龄段观众 包括小学生 中学生和大学生 体现红色教育的代际传承 [15] - 通过历史档案启迪当下 昭示未来 强化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领导核心的历史地位 [13][16]
两件文物背后的抗战故事
苏州日报· 2025-08-26 23:05
历史事件概述 - 1939年7月初在方家桥龚姓宅院召开联席会议 江南抗日义勇军代表 中共地方组织与国民党地方武装代表达成合作抗日初步意向[2] - 1941年7月上旬新四军六师五十五团七连主动攻击方家桥敌据点 打响苏南沦陷区反击"清乡"第一枪[3] - 日伪在长江沿岸及太浏公路构筑54公里封锁线 调集3000余兵力实施"清乡运动"[3] 战略意义 - 开创太仓地区国共合作团结御侮成功先例 彰显凝聚民族力量的卓越智慧[4] - 在敌强我弱情况下展现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4] - 基层党组织成为发动群众支援部队攻坚克难的核心力量[4] 当代发展 - 方桥村将联席会议旧址与反"清乡"战场融入村史馆建设 打造红色旅游与特色产业[4] - 复建龚家宅院作为历史见证 展现太仓人民用血肉与智慧书写的抗战史诗[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