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

搜索文档
最高气温近40℃ 热浪席卷欧洲多国致山火频发
央视新闻· 2025-08-12 01:02
高温、干燥、强风 火势蔓延迅速 在法国,南部奥德省消防部门9日通报称,该省的山火火势已初步得到控制,但完全扑灭仍需数日。目前所有道路已恢复通行,但仍严禁前往森林区 域。据气象部门预报,10日,当地将出现高温天气,最高气温预计达到40摄氏度,目前约1400名消防员已部署到位,防止火势再次蔓延。 此次山火给法国造成严重损失,受高温、干燥和强风等因素影响,160平方公里的植被在仅仅48小时内就被山火吞噬,另有1人死亡、25人受伤,约2000 人一度被迫紧急撤离。 目前受灾地区的电力供应已恢复,但灾后重建工作仍面临巨大挑战。 西班牙 近日,极端高温天气导致欧洲多国山火频发。专家指出,随着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加剧,在欧洲国家,尤其是在被称为"野火热点"的地中海国家,山火 将越来越常见。 法国 多地面临极端野火风险 在西班牙,政府已调遣100多名军事应急部队成员和多架军用灭火飞机,前往中部阿维拉省的历史名镇圣巴托洛梅德皮纳雷斯协助当地消防员灭火。地 方官员介绍说,当地数十名居民被迫疏散。另外,通往首都马德里的火车线路一度中断,多条道路也被临时封锁。 西班牙目前正在经历热浪,许多地区的气温接近40摄氏度。极端高温预计将至少持 ...
【环球财经】法国最大核电站因大量水母入侵导致停运
新华社· 2025-08-12 00:56
(文章来源:新华社) 格拉沃利讷核电站位于法国北部省,临海而建,是法国最大核电站,共配备6座反应堆,总装机容量5.4 吉瓦。这次事件未对核电站、人员或环境造成安全影响。工作人员正进行紧急诊断和维修,以确保核电 站安全重启。 据法国媒体报道,全球变暖导致海温上升,有利于水母繁殖加快。格拉沃利讷核电站发言人说,水母入 侵导致反应堆停机"相当罕见",但历史上也发生过类似事件。 新华财经巴黎8月11日电(记者王松宇)法国电力集团11日宣布,位于法国北部的格拉沃利讷核电站因 设备系统附近出现大量水母而停机,整座核电站暂停运营。 法国电力集团发布声明说,大量水母聚集导致水泵站过滤设备触发保护机制,4台反应堆机组于10日晚 至11日清晨相继停机。这座核电站其余两台机组因接受维护,先前已关机停运。 ...
野火肆虐 意大利维苏威火山游客线路关闭
新华社· 2025-08-11 03:25
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 由于意大利南部坎帕尼亚大区维苏威火山山麓的森林大火肆虐,消防人员和 军队10日继续奋力灭火。那不勒斯附近通往维苏威火山的徒步路线已全部对游客关闭。 法新社10日援引意大利消防部门消息报道,这场火自8日起在维苏威国家公园内燃起,在高温、强 风助力下迅速蔓延,迄今过火面积已达约500公顷。有关方面目前投入12支消防队伍和6架飞机灭火。 意大利今年多地遭遇严重野火。专家指出,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夏季热浪加剧,欧洲国家日益面临更 大的野火威胁。依照当地民防部门负责人伊塔洛·朱利沃的说法,维苏威火山的消防工作尤为棘手,因 为高温、强风等助长了火势蔓延。 意大利中小农场主协会说,对以葡萄酒、杏子和番茄闻名的当地葡萄园和农庄而言,火灾是"一场 巨大灾难"。 当地检方已对这场火灾的起火原因启动调查。据德新社9日报道,位于维苏威国家公园东南侧的泰 尔齐尼奥镇镇长弗朗切斯科·拉涅里怀疑此次火灾系有人纵火。(乔颖) 维苏威国家公园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野生动植物闻名。园区内的维苏威火山距那不勒斯约20公 里。维苏威火山公元79年爆发后,位于山脚下的古罗马城市庞贝被掩埋在数米深的火山灰下。 据园方统计,2024年前 ...
请回答「Knock Knock 世界」NO. 2508010
声动活泼· 2025-08-10 03:32
播客内容与定位 - 播客「Knock Knock 世界」由「声动活泼」和「十分之一」联合出品,目标受众为少年群体,旨在解锁全球新鲜事 [11] - 更新频率为每周一、三、五早晨6:00,每期时长10分钟 [11][13] - 第一季上线时间为2025年3月25日至2026年3月24日,定价365元/年 [11][14] - 提供三期免费试听节目,可在小宇宙App、Apple Podcast、喜马拉雅等主流音频平台收听 [11] 用户关注热点 - 气候变化成为高频话题,用户对全球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现象表现出强烈兴趣 [5] - 青少年对现代动物园的功能与伦理问题存在疑问,包括动物福利与教育意义的平衡 [6] - 商业形态方面,用户关注旗舰店与传统店铺的差异,包括面积、商品种类等具体特征 [7] - 人工智能影响引发职业替代担忧,特别关注未来就业市场的抗AI替代职业 [8] - 人口结构变化引起年轻一代注意,包括生育率下降现象及政府育儿补贴政策 [9][10] 内容生产机制 - 采用用户投稿驱动的内容生产模式,选题来源包括博物馆参观、城市交通等生活场景 [6] - 历史教育类内容需求显著,如南京大屠杀历史认知等敏感话题的探讨需求 [8] - 科技安全议题受关注,包括智能设备诈骗防范和微塑料健康影响等新兴话题 [10] 品牌矩阵 - 母公司「声动活泼」拥有多档原创播客,通过音频平台建立品牌影响力 [15][16] - 跨平台运营覆盖公众号、微博、小红书、即刻等主流社交媒体渠道 [22]
我研究团队揭示西北干旱区东西部干湿变化分异的深层机制
科技日报· 2025-08-08 01:39
由于东中亚干旱半干旱区中全新世与现代暖期的气候类型格局相似,针对西北地区"变暖变湿"现 象,团队进一步模拟了末次冰期最冷期(约2.6万—1.9万年前)以来整个东亚—中亚干旱区的湖泊水循 环,发现其东西两侧水资源演变模式迥异:东侧湖泊水位上升,西侧下降。这一差异主要源于季风与西 风环流带来的水汽输送差异,以及湖泊蒸发效应的不同。 "该研究揭示了西北干旱区东西部干湿分异的核心机制,特别是明确了ENSO的关键作用。"李育教 授表示,"这一发现为理解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北水资源演变及预测未来趋势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随着 未来西风环流摆动幅度增大,我国西北可能延续暖湿化趋势,但东中亚干旱半干旱区的气候类型格局将 保持相对稳定。"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演变呈现显著区域差异: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 部逐步"暖湿化",而东部黄河上游区域却持续"干旱化"。系统阐明这种干湿分异的机理,对保障区域生 态安全至关重要。 李育教授团队深耕祁连山地区,建立了祁连山及周边内流区湖泊演化研究网络。基于连续的湖泊和 风成沉积剖面分析,团队精确刻画了该区域全新世的干湿演变:晚冰期(约1.4万—1.17万年前)至早全 新世期 ...
法国“76年来最严重山火”仍在燃烧 上千人紧急撤离
新华社· 2025-08-07 14:39
法国"76年来最严重山火"仍在燃烧 上千人紧急撤离 靳博文 法国生态转型、生物多样性、森林、海洋和渔业部部长阿涅丝·帕尼耶-吕纳谢7日告诉法国新闻广播电 台,这场山火是1949年以来法国最严重山火,"这显然是气候变化和该地区干旱带来的后果"。 法国总理弗朗索瓦·贝鲁7日表示,这场山火是"前所未有的灾难"。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6日在社 交媒体平台上发文称,"已调动全国所有资源"来灭火,并呼吁民众保持高度警惕。 按照法新社说法,奥德省近年的山火影响范围扩大,与当地降雨量低以及葡萄园变少有关。葡萄园有助 于阻挡火势蔓延。 法国气象局警告说,法国南部多地8日起将迎来新一轮高温天气,会进一步增加山火风险。数据显示, 今年入夏以来,法国已发生约9000起野火火情,主要集中在地中海沿岸地区。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指出,欧洲是世界上气候变暖速度最快的地区。自20世纪80年 代以来,欧洲气温上升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两倍。气候学家警告,全球变暖导致南欧地区更频繁出现 高温和干旱天气,且程度愈加严重,因而更易爆发山火。(完)(新华社专特稿)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一场法国76年来最大规模的山火眼下仍在 ...
气象学者:我们已经身处危机时代,而不是在讨论一个遥远的未来
虎嗅· 2025-08-06 23:53
气候极端化现状 - 2024年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1.55±0.13℃,首次突破《巴黎协定》设定的1.5℃温控目标[5] - 中国成为全球变暖过程中的高敏感区和高风险区,升温幅度和自然灾害数量可能高于全球平均水平[6] - 2020年被称为"气候危机元年",气候极端化已成为常态,表现为"涝的更涝,旱的更旱"的旱涝急转现象[3][8] 极端天气对农业的影响 - 国内粮食主产区已受到极端高温和暴雨影响,导致冬小麦提前抽空穗、玉米生长变缓等[3][16] - 高温增加植物需水量,导致农户灌溉成本上升[17] - 北方地区夏季高温高湿化趋势明显,需配备烘干除湿设备并优化排水系统[18] 行业应对措施 - 农业需大规模更新基础设施以适应极端天气,包括灌溉排涝系统切换能力[20] - 需培育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作物品种,如耐低温不足的冬小麦和耐高温干旱的玉米水稻[19] - 农业保险需引入新金融工具,调整巨灾险种设计和赔付标准[23] 其他受影响行业 - 新能源行业面临"无风无日"天气导致发电量波动[24] - 海上航运企业需应对更多台风等极端天气,考虑北极航线替代方案[24] - 城市规划需调整设计思路以应对高温暴雨,海绵城市建设需结合极端情况应对策略[25] 气候变化应对建议 - 全球需加速淘汰化石能源,全面转向绿色可再生能源[12] - 向绿色能源转型过程中蕴藏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13] - 需坚持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排除伪科学干扰[26]
澳大利亚大堡礁硬珊瑚覆盖率大幅下降
新华社· 2025-08-06 13:30
大堡礁生态变化 - 大堡礁硬珊瑚平均覆盖率从2024年至2025年下降14%至30% [1] - 个别珊瑚礁覆盖率下降幅度超过70% [1] - 珊瑚白化由2024年南半球夏季热浪引发 是覆盖率下降主因 [1] 环境压力因素 - 全球变暖导致珊瑚白化现象发生频率上升且间隔时间缩短 [1] - 气旋影响 洪水泛滥和棘冠海星活动对珊瑚生存形成额外压力 [1] - 珊瑚白化后若环境压力减轻仍可能恢复颜色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研究监测覆盖大堡礁124个珊瑚礁 时间跨度为2024年8月至2025年5月 [1] - 大堡礁全长2000多公里 为世界最大珊瑚礁群及复杂自然生态系统 [1] - 硬珊瑚被定义为重要造礁生物 其覆盖率变化反映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1]
气象学者魏科:我们已经身处危机时代,而不是在讨论一个遥远的未来
经济观察网· 2025-08-06 12:12
近几年,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极端气候正在以肉眼可见的方式侵入现实生活。 今年夏天,国内不同地区出现的暴雨、洪涝、高温等天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7月以来,河南省平均气温达30.5℃ (摄氏度),较常年异常偏高3.2℃,为64年来同期最热。截至8月2日,未来几天中东部将呈现"雨—热—雨"的天气格局,陕西南部、四川东部、重庆、湖 北西部等部分地区气温将突破40℃;而在高压系统南北两侧,广东、广西等地则迎来暴雨天气。 在刚刚过去的7月,我国北方大部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共有5轮暴雨过程轮番影响。截至7月31日,内蒙古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北京为同 期第二多。 随着极端天气对农业生产、城市运行、民众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冲击不断显现,如何科学认识气候变化趋势、有效应对其带来的挑战,已成为亟待解答的重要 课题。 8月3日,经济观察报专访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科。他提出,2020年是中国的"气候危机元年",当下气候危机就像"温水 煮青蛙",如果缺乏紧迫感,未来可能彻底陷入无法挽回的境地。 魏科表示,气候极端化已成为一种常态。全球变暖将导致局部地区"涝的 ...
北半球多地遭遇热浪 日本一周18人死亡 伊朗气温或达50℃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06 11:28
近日,北半球多地遭遇高温天气。 日本再创高温纪录 连日来,日本气温"高烧不退"。8月5日,日本出现41.8摄氏度的高温,刷新了7月30日刚刚诞生的有记录以来日本最高气温。 日本气象厅数据显示,群马县伊势崎市5日测得最高气温41.8摄氏度,刷新日本高温纪录,距7月30日在兵库县丹波市测得41.2摄氏度的高温纪录仅一周 时间。另据共同社报道,关东地区5日有超过十地气温达40摄氏度,地点数量亦刷新有相关记录以来最高水平。据气象厅数据,日本全国7月平均气温已连续 三年刷新历史纪录,今年7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2.89摄氏度,为1898年有可比数据以来最高。依照日本气象厅先前发布的长期天气预报,本轮高温天气可 能一直持续到9月。 日本总务省消防厅数据显示,今夏以来,日本已有超过5.3万人因高温就医,过去一周已报告18人死亡。 伴随高温的是少雨,日本不少地区今年7月降水量不及常年均值的一半。高温少雨地区中有不少是日本稻米产地,水稻长势受到影响。日本农林水产大 臣小泉进次郎说,必须带着危机感迅速采取行动应对高温所致破坏,政府将在病虫害防控及抗旱方面提供支持。 越南北部多地刷新高温纪录 越南北部地区近日也遭遇热浪袭击,越南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