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向资金

搜索文档
大摩:5月南向资金流入量锐减!被动型基金流入140亿美元
智通财经· 2025-06-04 15:09
资金流动情况 - 5月中国股票型基金出现温和资金流出,外国多头基金流出2亿美元,较4月的53亿美元流出显著放缓[1] - 被动型基金恢复资金流入达140亿美元(4月为流出37亿美元),主动型基金持续流出15亿美元(4月流出16亿美元)[1][3] - 南向资金流入势头减弱,5月流入60亿美元,低于4月的210亿美元,为2024年以来最低水平[1][14] - 追踪中国A股的本土被动型基金在4月流入270亿美元后,5月流出90亿美元[12] 海外注册基金配置 - 全球基金对中国股票的低配比例略有收窄:全球基金低配12个百分点,亚太基金低配15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基金低配30个百分点[2] - 截至5月31日,海外主动型基金自2022年以来的累计资金流出量已接近2025年3月初的水平,累计主动资金流动触及2022年底以来的历史低位[5] 行业配置变化 - 主动型基金经理增持最多的板块为耐用消费品与服装和消费者服务[10] - 减持最多的板块为资本品、食品饮料与烟草以及媒体与娱乐[10] - 进一步低配材料板块,同时减持最多的板块为可选消费分销与零售以及汽车与零部件[10] 个股持仓变动 - 季度内增持最多的个股包括阿里巴巴、比亚迪、美的集团和京东[11] - 减持最多的个股为腾讯和紫金矿业[11] 其他市场指标 - 海外被动型基金对沪深300指数的资金流动与历史北向资金净流入具有较高相关性[17] - 5月海外被动型基金对沪深300指数的资金流动基本持平[19] - 中国离岸/香港股票的卖空头寸为9亿美元,主要集中在金融和房地产板块[20]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约39亿港元 美团获净买入居前
快讯· 2025-06-03 09:48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约39亿港元 美团获净买入居前 智通财经6月3日电,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39.05亿港元。其中,美团-W、石药集团分别获净买入约10.89 亿港元、9.30亿港元;盈富基金遭净卖出约19.39亿港元。 ...
港股的热闹
投资界· 2025-06-03 07:38
港股市场复苏 - 小米完成425亿港元配售,位列港股历史第三大闪电配售项目,前两位为美团(542亿)和比亚迪(435亿)[3] - 2025年一季度港股IPO融资额达653.25亿港元,同比增长691.33%,配售总额1242.68亿港元,同比增长853.47%[4] - 宁德时代赴港募资46亿美元,成为2025年全球最大规模IPO,恒瑞、海天等A股公司计划赴港二次上市[4] 流动性困境与改革 - 港股流动性问题突出,20%大市值股票贡献90%流动性,小市值股票流动性差[9] - 港交所新任高管唐家成和陈翊庭推动改革,包括降低特专科技公司上市门槛(市值要求从60亿降至40亿)和推出新股结算平台FINI[12][13] - FINI平台缩短资金冻结时间,蜜雪冰城上市认购倍数达5125倍,创港股打新热潮[14] 南向资金主导市场 - 南向资金持续涌入,公募基金一季度加仓腾讯(682.85亿)、阿里(336.01亿)、中芯国际(205.01亿)[20][22] - 险资举牌港股高股息资产,私募机构如景林资产全面转向中国资产,信璞投资港股仓位超80%[23] - 一季度港股日均成交额超2427亿港元,IPO募资额重回全球第一[23] 政策支持与市场定位 - 证监会发布5项对港合作措施,包括放宽沪深港通ETF范围和支持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24] - 港交所定位为连接中国与全球资本的“场”,推动跨境ETF和外资投资[25] - 港股从“国际金融中心遗址”转变为资本避风港,流动性问题逐步缓解[6][10]
港股投资周报:港股精选组合年内上涨31.17%,相对恒生指数超额15.07%-20250531
国信证券· 2025-05-31 11:49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港股精选组合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分析师推荐事件(盈利预测上调、首次关注、研报标题超预期)构建股票池,再通过基本面和技术面双重筛选选出超预期股票[1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事件筛选:捕捉分析师上调盈利预测、首次覆盖或标题含“超预期”的研报事件 2. 基本面筛选:要求过去6个月至少有5份买入/增持评级研报 3. 技术面筛选:过去250日涨跌幅位于全市场前20%,且通过价格路径平滑性(位移路程比)和趋势延续性(新高距离均值)指标综合排序[22] - **模型评价**:兼顾基本面逻辑与技术面动量效应,长期超额收益显著[16] 2. **因子名称**:250日新高距离 - **因子构建思路**:量化股价接近历史高点的程度,反映趋势延续潜力[2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250日新高距离 = 1 - \frac{Closet}{ts\_max(Close, 250)}$$ 其中`Closet`为最新收盘价,`ts_max(Close, 250)`为过去250日最高价。取值为0表示创历史新高,正值越大表示回落幅度越大[21] 3. **复合因子名称**:平稳创新高筛选体系 - **构建思路**:结合新高距离、分析师覆盖、价格路径平滑性等多维度筛选动量股[22] - **具体构建过程**: 1. 初筛:过去20个交易日内创250日新高 2. 分析师覆盖:过去6个月买入/增持研报≥5份 3. 动量强度:过去250日涨跌幅前20% 4. 路径平滑性:位移路程比(过去120日涨跌幅绝对值/日涨跌幅绝对值加总)排名前50%[22]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港股精选组合** - 年化收益:17.02%(2010-2024) - 超额收益:17.60%(vs恒生指数) - 最大回撤:23.73% - IR:1.19 - 跟踪误差:14.45%[18] 2. **2024年表现** - 绝对收益:31.17% - 超额收益:15.07%(vs恒生指数)[17]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辅助因子名称**:股价位移路程比 - **构建思路**:衡量价格路径的平滑性,过滤波动过大个股[22] - **计算公式**: $$\frac{\text{过去120日涨跌幅绝对值}}{\text{过去120日日涨跌幅绝对值加总}}$$ 2. **衍生因子名称**:创新高持续性 - **构建思路**:评估新高趋势的稳定性[22] - **计算方式**:过去120日250日新高距离的时间序列均值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平稳创新高股票筛选** - 医药板块占比最高(10只),其次为消费/科技板块(各10/8只)[21] - 典型案例:先声药业(医药)250日涨幅127.3%,泡泡玛特(消费)537.9%[27] 2. **250日新高距离因子** - 创新高个股(距离=0)平均250日涨幅达137.5%,显著跑赢市场[27] --- 其他量化指标 1. **南向资金监控** - 2025年累计净流入:6509亿港元 - 本周净流入前三:美团-W(66.4亿)、建设银行(27亿)、中国移动(19.1亿)[36] 2. **港股ETF规模** - 总规模3435亿元,前三大: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449.7亿)、华夏恒生科技ETF(264.9亿)[48]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96.47亿港元 盈富基金净卖出额居首
快讯· 2025-05-30 09:37
南向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96.47亿港元 [1] - 美团-W获净买入19.22亿港元 [1] - 建设银行获净买入13.36亿港元 [1] - 小米集团-W获净买入6.36亿港元 [1] - 盈富基金净卖出8.86亿港元 [1]
南向资金今日大幅净买入96.47亿元。港股通(沪)方面,美团-W、建设银行分别获净买入17.38亿港元、13.36亿港元;腾讯控股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8.05亿港元;港股通(深)方面,理想汽车-W、石药集团分别获净买入4.01亿港元、3.7亿港元;盈富基金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8.86亿港元。
快讯· 2025-05-30 09:33
南向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当日净买入总额达96.47亿港元 [1] - 港股通(沪)净买入主要标的为美团-W(17.38亿港元)和建设银行(13.36亿港元) [1] - 港股通(沪)净卖出主要标的为腾讯控股(8.05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净买入主要标的为理想汽车-W(4.01亿港元)和石药集团(3.7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净卖出主要标的为盈富基金(8.86亿港元) [1] 个股资金动向 - 美团-W获南向资金最大单日净买入17.38亿港元 [1] - 建设银行紧随其后获净买入13.36亿港元 [1] - 腾讯控股成为港股通(沪)净卖出首位,金额达8.05亿港元 [1] - 盈富基金在港股通(深)渠道净卖出8.86亿港元,为当日深港通最大净卖出标的 [1]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43.82亿元。港股通(沪)方面,美团-W、众安在线分别获净买入8.42亿港元、6.2亿港元;中芯国际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4.81亿港元;港股通(深)方面,腾讯控股、美团-W分别获净买入2.52亿港元、2.02亿港元;小米集团-W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4.26亿港元。
快讯· 2025-05-29 09:43
南向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43 82亿元 [1] - 港股通(沪)方面净买入美团-W 8 42亿港元和众安在线 6 2亿港元 [1] - 港股通(沪)净卖出中芯国际 4 81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方面净买入腾讯控股 2 52亿港元和美团-W 2 02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净卖出小米集团-W 4 26亿港元 [1]